现代城市建筑与发展(8)

 


● 认知地图的5个要素:

1.路径:方向性要素,是认知地图中的主要要素。 2.边界:分实际性边界(不可穿透)和象征性边界(可穿透)。 3.区域:具有共同特征的较大的空间范围。 4.节点:用途集中及视觉集中的点状区域(相对于城市地图来说), 往往是区域的中心和象征(如交叉口、广场、车站、码头、换乘中 心、方向转换处、路的起点和终点……)。 5.地标:地景中突出的视觉元素,区域空间方向的参照物,如塔、 高楼、山、纪念碑、桥梁、大型喷泉等。重要地标可以形成城市的 象征,如北京的天安门,悉尼的歌剧院。地标也是认知地图中的主 要要素。 上述5个要素不光适用于城市,也同样适用于各种大小的空间 或区域。

六、居住满意度

● 居住行为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一个人在住宅中度过的时间约是其生命的三分之二(1天中约13~ 14小时)。 ●住宅中有其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亲人或朋友)。 ●住宅是“避风”的港湾,是个人的“自由世界”。 ● 居住满意度 居住满意度是“个人理想家园”与现实居住条件的差异性比较。 可分为2个方面: 住房满意度——面积、房间尺度、空间舒适度、私密性、视野、 噪声等不良因素影响的大小…… 社区满意度——住宅外部的实质特征(环境、建筑造型等)、 邻里中的社会关系品质、社区管理对居住行为的影响…… 研究表明,住房满意度(在“数量阶段”)基本满足后,人们 将更加关注社区满意度及人与自然关系。

● 居住满意度的个人特征: 年轻人对居住的要求和期望(居住理想)最高。 老年人的居住满意度相对较高。 居住时间长,居住满意度较高(在居住条件较好的前 提下)。 具有住房属权


的居住满意度较高。 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的居住满意度较高。 男性(丈夫)对郊区住房的居住满意度较高。 女性(妻子)对市区住房的居住满意度较高。 从审美角度来说,年轻人通常比较喜欢装饰华丽的住 宅外表,并由于其流动性较大而可以变化自己的喜好。 老年人则喜欢洁净和朴实无华的风格,原因之一是老年 人的流动性不频繁,并不愿意主动接受复杂的信息了。

● 独户住宅和集合住宅: 独户住宅是大多数人理想的居住模式,其主要吸引力是在于它 被看成个人成就与家庭乐园的体现。这在人们越来越感到无法把握 命运的年代显得尤为珍贵。 独户住宅标准高,建设密度低,居民的领域感比较容易满足, 独户住宅边往往有较多的绿地,有利于邻里交往。 集合住宅在上述居住条件中均差于独户住宅,但它是大多数人 必须接受的居住形式。 ● 住区区位: 年轻人和老年人比较喜欢市区的住房,相关的因素是娱乐设施 及商店和医疗设施的方便程度。有小孩的家庭多数喜欢市郊(不太 远)的住区,环境质量较好,犯罪率较低,空气水源洁净,有适合 孩子活动的户外空间。

● 社区品质 居民普遍不喜欢单调的住宅外观,认为它更象“公共机构”而 不是住宅。低收入人群并不喜欢他们的住区看上去低人一等,而希 望向中产阶级靠拢。 在景观环境中应重视树木(树林)的作用,它使邻里环境生气 勃勃,具有吸引力。 噪声是影响社区品质的重要负面因素,应重视住宅格局对噪声 的隔离作用。
● 邻里交往与社会发展 邻里交往的重要性降低了吗?高收入的影响。 邻里交往仍然是提高居民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实际距离与功能距离。 道路对邻里交往的影响。 邻里交往与“可防卫空间” 邻里交往与组团规模(150户左右)。

第四部分 现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方法与思路
http:///
一、对优秀的规划设计作品的评判 ——“清晰而生动” ——用创新的方法去更好地解决问题。 ● 从审美角度来说, 几乎所有人都是“喜新厌旧”的,时髦的 “新”会逐渐变旧而过时,将要被遗忘的“旧”往往在新的环境中 被发掘出“新”的涵义和价值。“新”与“旧”永远处于这样的动 态平衡之中,循环往复。 这里的“新”与“旧”都是具有(较为)深刻内涵(有审美者思 考和想象的空间)的,否则就根本进入不了审美的层次。 ● 另一方面,“稀缺度”是“美”的“放大器” 。

二、构思过程—— “手脑并用”

——思维的递进一方面是线索的启示和思想的碰撞,另一方面是通过 图形汇集思维的综合结果,形成思维的多级平台,不断发现新的问 题和


产生新的思路。尽早地进行图形构思,图形构思与抽象思维始 终是呈现交叉的状态,构思的次数越多,设计的深度就越好。 A. 思考项目的最终目的——投资的成功(是设计师与开发商成功合作 的基础,通过提供成功产品服务社会。)品牌(开发商和设计方) 的建立或积累,城市利益的扩展。 B. 资料和信息的收集和积累—— 文字信息——思考的素材 实地考察——积累感性印象。 图片资料——是启发抽象构思和形象构思的刺激源 C. 思维处理过程:构思片段的连接和筛选 如何进行“战略”创新 如何进行“战术”创新

三、住区规划构思的主要因素
规划理念——关键问题的发现 —— “战略创新”与“战术创新”的目标 规划结构——认知地图的梯级结构与景观、交通结合形成的 住区空间骨架。 交通体系——解决目前和可预见将来的交通需求,不一定拘 泥“规律性”的方式。 建筑布局——住户和开发商利益最大化的挖掘和平衡(景观 视线分析、朝向分析、密度、间距……) ——户型单元的售价(条件)评级 配套设施——“硬设施”(规范要求必须设置的)和“软设施”的 结合和互补。 环境设计——环境与人的行为的关联 ——环境与人文环境气氛的关联 住宅设计——发现和引领“新需求”,有需求依据的“新”战无不 胜。

百度搜索:99建筑网,查看数百万资料
四、住区规划结构的作用

——规划结构:住区立体空间构成的主要特征。主要体现为交通体 系和景观系统及建筑组合的空间序列的结合。
规划结构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1、便利和效率——住区物质空间的最合理利用
主要体现在交通模式的设置以及对项目用地的高效率利用 对用户车行和步行活动的“日常性标准”的研究及空间措施;建筑对用地的 “最大利用率”的实验,实现效益最大化。后者在规划设计上具有很大的潜力空 间,涉及到住宅单体设计、住宅组合、探寻“最佳居住密度”(看起来舒服,实 际的密度容量较大,“该小的地方小,该大的地方大”)。不论是从节约资源 (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开发商的角度,这一点都是规划设计师所必须重 点去研究的问题。

2、兴奋与愉悦——寻求住区视觉领域空间的最佳组合

用户回家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领域空间递进的过程,在环境 知觉上,是一种环境(心理)尺度的递减,对于离家过远和尺度过 大的环境空间,他们在心理上是缺乏足够的认同的,即是领域感较 弱。领域感是一种从“公共性——私密性”的环境心理的渐进过程。 住区的视觉环境格局应充分符合用户对环境空间的认知特点,从 “开放——收敛”,从“兴奋——平和”…


…,是“共性认知”—— “个性认知”的渐进过程。 在不同领域的环境空间设置不同“级别”(尺度、兴奋程度) 的视觉“兴奋点”,可以起到“领域象征”的作用。不论是在“共 性认知”还是“个性认知”空间,缺乏“领域象征”的环境空间是 模糊的,减少了用户对环境空间的认知反应,降低了用户对环境空 间的认同程度。

另一方面,在不同的环境心理角度,其“领域半径”也是不同 的。比如“安全”、“购物”、“休闲”、“交往”、“健身”…。 组合不同领域的环境空间,形成有特色的空间序列,是规划结构的 主要表现形式。 对规划结构在空间视觉方面的效果的检验,可通过用户的“心 理认知地图”的方式来进行,一次、两次、三次……,用户在不在 现场时,形成的对整个住区以及住区局部甚至细节进行回忆的“心 理地图”,是清晰的、亲切的、愉快的、舒适的…,还是反之。 “心理地图”的效果,涉及到规划结构特征、环境尺度、“领域象 征”等方面。 规划结构还应充分发现和利用用地的地形特点所提供的条件。 实际上,任何特定地形都具备其特点,利用其有利条件去探寻形成 利益最大化的总体格局(经济﹑自然﹑视觉﹑生态﹑健康),也是 规划结构构思的重要线索。

规划结构——既是理性的思考,也是感性的想象。

规划结构从类型上来看,可主要分为“单构型结构” 和“复构型结构”。 在规模较大的住区,通常应避免采用“单构型结构”, 原因是这样做往往导致尺度过大的公共空间,致使用户无 法把握住区的格局,无法形成清晰的,或是有效的“心理 认知地图”,同时减少了住区环境的领域空间层次,时间 长了反而形成单调感。 “单构”和“复构”是相对的概念,常常是“单构”中有 “复构”,“复构”中有若干“单构”。

广州保 利花园 单构向 心结构 用户的 空间认知感 和方位感较 好,但公共 空间的“公 共性”和 “开放性” 不够,减弱 了领域感的 层次印象和 视觉兴奋”。 车行系统与 公共空间的 结合不够。

广州从化“逸泉山庄”二期组团

“单构”离心港湾式结构,用户的外出(车行、步行)与 休闲(步行)在空间方向上背离,有利于出行的方便和休闲的安静。 较适合于住区内的别墅组团。

广州“星河湾”(番禺大石)

由于“中心圈” 的环境和建筑体量 较模糊,用户的空 间认知感和方位感 较差,但其公“单 构”向心结构共空 间所“追求的”可 能就是这种“模糊” 的效果——因为密 度较大(利益)建 筑层数较高, “视 觉兴奋”点集中在 局部的环境设置 (精细化),从


而 忽略环境空间的压 迫感。“认知地图” 形成的时间较长, 好在其规模不大, 否则此法不可行。 车行系统与步行环 境分离——人车分 流。

广州“中海康城”(广园路)

“单构” 向心结构,由 于“中心圈” 的环境和建筑 体量清晰,导 向性强,用户 的空间认知感 和方位感较好, 住区用地规模 小,建筑层数 较高, “视觉 兴奋”点集中 在中心环境, 从而形成较大 尺度的公共空 间,“小中见 大”,减少了 环境空间的压 迫感。大部分 环境实行人车 分流。

bbs.99jianzhu.com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江苏省盱眙县都梁中学高中数学第2章平面向
    绿豆蛋花是怎样制作及具有什么样的功效?
  • 上一篇:第17单元 交通建设、资源的调配与海岛、城市新区开发
  • 下一篇:2015年“智慧城市”综合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整体规划方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