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频 率”(热闹——增加较大人群的相遇机会:认识车主的车牌和车的 类型,个人印象的累积)。
E. 住区公共设施与邻里交往的关系 住区公共设施是住户进行目的性行为的场所,它对邻里交 往的意义主要在于:通过增加居民间的“识别频率”,逐步建 立信任感和亲切感,从而促成交往。(特别是——幼儿园、小 学、医疗保健机构、运动健身美容场所、小商店、餐馆等) F.老人、儿童与邻里交往 老人、儿童(幼儿)是时间最多的人群,两者往往结伴进 行室外活动。他们往往是“不设防的”,并容易成为建立不同 家庭之间信任的“先导媒介”,老人的交往动机之一是排遣孤 独,儿童的交往动机主要是寻找玩伴(儿童更加渴求同伴之间 的共同语言和友谊)。 G.人的私密性和开放性(公众性)的兼顾 ——应该使住户达到私密性和开放性的自由选择。在安全的前 提下,家庭和个人生活的有选择的开放,可形成健康明朗的居 住气氛,有助于形成“和谐社区”(和现在的实际情况相比, 还有点“理想化”)。
——居住的开放性是建立在一种良好的社会关系(彼此信 任和互助)的基础上的,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不太容易 达到理想状态。因此对于新的住区来说,最可能形成的局 面是: 较多的私密性和较少的开放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开放性的比重会逐渐增加。(外国 规划师对中国住区的围墙极为反感,认为割裂了与城市的 关系。)
课题百度搜索:99建筑网,查看数百万资料
四、郊区,还是市区?
● 郊区和市区永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城市扩张的过程,就是郊区变为市区的 过程。
? 对于大城市来说,一般呈现为中心市区、市区、近郊区、远郊区等圈层结构。 而各个圈层内,又存在着“首位度”的梯级结构差异。 ? 具备一定条件的市区(污染、安全、交通、自然属性…)永远具有非凡的“魅 力”(城市的本质意义所在),只有这种平衡被打破了,部分条件较好的人 群才会“逃离”市区。 ● 研究城市圈层的人群构成特点,是住区规划的重要思考过程。
? 不同圈层的人群,其生活规律和行为特点有着较大的差异(当然也有很多基 本的共同点),对于这些差异的针对性研究,在住区规划中是具有重要意义 的。 ● 什么是中国式的“大城市居住郊区化”? ? 城市中心区条件的下降(某个阶段),以及城市人口构成的巨大变迁(最大 的贫富悬殊阶层共处于同一城市环境中),是较封闭和安全的郊区住区的主 要优势,某种程度上是较为富有的阶层的一种“自我甄别”行为。同时也是 “初级步行生活方式”(杂乱、喧闹、混住…)向“车行生活方式”以及“高 级步行
生活方式”升级的过程。
课题五、“开发理念”有什么作用?
● 其实是变得更加实际和真实了 开发理念与规划设计的关系是互融的而不是割裂的,是在规划设计 的前期调研和思考的基础上,对项目的主要关键问题的发现和解读, 以及在规划设计上的对应手段,从而形成规划设计过程中的思维主 线。 ● 主要可在以下方面进行“挖掘”创新的线索: ——基本要素(安全、舒适、私密性)和升级要素(“住”、 “看”、“动”、“感”),基本要素中含有“升级”的因素(时 代、潮流等),升级要素中含有“基本”的因素。 ——“贴近生活”——了解生活中的细微之处,用更好的方式解决生 活中的问题。 ——新事物(文化、新科技、新型的生活方式、美好事物…)与住 区的“链接”。 ——新形式(视觉、活动)的创造。 ——新空间(户内空间的特色。“绿塔”、错层、台阶式的空中花 园…)。
——自然属性的回归。 ——新时代邻里关系的建立和培育。 ——地域、地形特色的挖掘和利用 ——投资价值。
● 对规划设计的要求更高: “内功”——对社会﹑生活﹑人的深刻理解,对经济活动规律的了 解,对社会审美心理的判断,自身的审美修养等方面。 “招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专家,具有对专业内容的 扩展和深化能力。最直接的还是以形态的方式涵扩思想和理念。 例如:“家在园中,园在家中” “茶香居”。
实例分析
上海生态住宅示范楼
“零能耗”住宅
示范楼实景及联排后效果图
由一幢代表联排小住宅之一个单元(一户)的“零能耗”独立住宅和一幢 代表多层公寓的低能耗生态公寓组成。 独立住宅为二层砖混结构,在这一幢建筑中全面集成了当今国内外的绿 色住宅先进技术,力求达到“零建筑能耗”的目标,许多技术将能在5-10年 内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示范楼实景及多层公寓效果图
生态公寓将多层建筑一梯两户型单体两套和木结构轻质屋顶加层合为一 体, 以技术推广为目的,在该建筑中集成了大量一二年内即可在住宅建设中 推广应用的绿色住宅实用技术,增加的建筑造价控制在500元/m2以内。 整体示范楼实现“零(低)建筑能耗、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智能高品质居 住环境”等先进技术集成目标。
技术构成
“零能耗”建筑是通过优化的建筑节 能设计、采用先进的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 使建筑物的建筑能耗降低到尽可能低的水 平,再采用可再生能源补充剩余所需能量, 以实现建筑物采暖空调不使用常规能源即 “零能耗”的目标。 为实现“零(低)能耗”建筑的目标, 独立住宅和生态公寓建设中主
要集成了以 下节能技术措施。
1.“零(低)能耗”建筑节能技 术
1. 超低能耗围护结构 采用高效外墙外保温系统,结构 形式为非水泥基EPS100外墙外保温体 系与砂加气200填充墙,平均传热系数 为0.32W/(m2· K) 采用高效的节能门窗系统,外窗 采用真空低辐射中空塑钢窗,玻璃传 热系数为1.2W/(m2· K), 外窗平均传 热系数为1.5W/(m2· K), 遮阳系数 0.72 天窗采用夹胶钢化低辐射中空塑 窗,玻璃传热系数1.8W/(m2· K), 外 窗平均传热系数为2.5 W/(m2· K), 遮 阳系数0.69 〈 外墙保温系统
智能遮阳
根据建筑设计风格和日照规律, 采用多种高效智能遮阳系统,包括户 外可调铝合金百叶帘、可伸缩外遮阳 蓬、户外天窗遮阳帘、户外卷闸百叶 帘、户内百叶帘等内外遮阳系列产品, 其中南窗、东窗和天窗采用外遮阳方 式,北窗采用内遮阳方式 可调节铝合金百叶帘 可伸缩外遮阳蓬
户外天窗遮阳帘
户外卷闸百叶帘
日光增强型百叶帘、太阳能驱动 卷闸帘、太阳能驱动风光感应及无线 控制器、无线遥控及编程控制器、户 外24V安全性遮阳帘等一些具有世界 领先水平的遮阳技术产品,通过固定 开关、无线遥控发射器、风光感应控 制器共同实现对全部遮阳帘的控制, 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安全性。使外窗的 综合遮阳系数达到0.4, 天窗遮阳系 数为0.2。
地源热泵空调
在独立住宅中应用了地源 热泵空调系统,比常规空调系 统节能20%-40%,具有较高的 室内热舒适性,无吹风感和噪 音
地源热泵地下换热示意图
毛细管辐射末端
组成共计三部分: ①冷 热源部分为土壤热泵机组加地 下埋管换热器系统, 通过地 下埋管管内的介质循环与土壤 进行闭式热交换达到供冷供热 目的;②辐射末端均选用特制 砂浆粘贴在天花板上的毛细管 来供冷及供暖;③独立除湿新 风系统。
太阳能
太阳能光伏发电
独立住宅采用3kW太阳能光伏发 电和并网技术,光伏电池每块200W,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块光伏电池, 并与屋面结构浑然一体。园区采用太 阳能庭院灯,草坪灯和风光互补路灯。 在理想光照强度下,充电4h即可 灯保证景观灯3-5d的正常工作。据 计算一台太阳能路灯一般每年可节约 电费1000元。
太阳能BIPV系统和太阳能庭院灯
太阳能集热器与建筑一体化
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已成为 太阳能大量推广应用的技术关键。生 态住宅示范楼注重实现了太阳能集热 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 生态公寓的 二三层阳台分别安装2.7 ㎡和4.2㎡ 的阳台护栏悬挂式太阳能热水系统 遮阳屋檐悬挂型太阳能集热器
独立住宅安装了4.6㎡的遮阳屋 檐悬挂型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热水系统
风力发电系统
独立
住宅采用了一套性能优异的涡 轮式小型风力发电机该系统寿命长达 几十年,额定功率140W, 启动风速 仅2m/s, 额定风速15m/s, 扫掠面
积仅0.3 ㎡ ,比常规风力发电机可多 发50%的电力,与建筑实现一体化设 计,具有高效、美观、长寿和无噪音 等优点。 涡轮式小型风力发电机
相变储能材料
采用纳米石墨相变储能材料制成 的蓄能罐安放在吊顶层,用作空调相 变储能装置。夏季在电力低谷时段开 启空调器制冷功能,冷量便直接传入 相变蓄能罐中蓄冷,待相变材料相变 完全后空调器停止运转,在电力需求 高峰时段,再需要制冷时,仅需启动 风机,利用空气循环换热,将蓄热罐 中的冷量逐步释放到室内空间;冬季 相变材料可以发挥蓄热功能;从而实 现电力调峰和节省电费支出的目的。
吊顶层内的相变材料蓄能罐
家用燃气空调
生态公寓采用最新开发的家用燃气中央空调,以天然气作为动力直接使用初 级能源,可以减少城市用电负荷,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城市污染。 系统可制冷、制热并供热水,与同类空调相比节能效果明显。经节能效果分 析,独立住宅全年采暖空调耗电量约3100kW· h(中庭不采用空调时),3kW的光伏 发电系统,在上海一年可发3300度电,再加上风力发电机的发电量,可满足建筑 全年采暖空调的耗电量,实现了“零”能耗住宅示范楼节能设计目标。而生态公 寓通过采取不同节能措施,分别实现了50%和65%的节能目标。
bbs.99jianzhu.com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