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文说明:
调研发现,地下室渗漏既有设计考量不周全的原因,也有材料和施工方面的原因。进一步从设计方面分析,地下室防水设计考虑不足又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因此,依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GB50108及其他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重视并做好地下室的防水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进行地下工程防水设计时,应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12.1.2 地下室迎水面主体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不应低于P6;
2 防水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3 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变形缝两侧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不应小于300mm ; 4 应力集中部位应采取增强抗裂措施;
5 最大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
6 钢筋保护层厚度应根据结构的耐久性和工程使用环境选用,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条文说明:
40
本条规定符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GB50108的相关要求。
混凝土自防水作为地下室的主要防水措施已为业界普遍认同,但因混凝土结构适应混凝土收缩及因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变形能力不足,混凝土开裂难以避免。一些大型的地下工程出现较大面积的、较为严重的裂缝可以说是较为普遍。
混凝土的耐久性已越受业界所关注,由于地下室长期受地下水,尤其是受污染的地下水侵蚀,其耐久性会受到影响,使得地下室裂缝得以继续发展。
地下室的渗漏常出现在两个部位,一个是防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部位,一个是变形缝、施工缝、诱导缝、后浇带、管穿墙等防水薄弱部位。
针对上述事实,地下室防水设计至少应注重以下几方面工作:
1 提高防水混凝土结构抗裂能力,如适当提高其强度、增大其厚度、增配抗裂钢筋等; 2 缓解混凝土适应变形能力不足的矛盾,如合理设臵变形缝、诱导缝、后浇带等; 3 提高防水混凝土的耐久性;
4 不能单靠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来实现地下室防水,尤其是防水等级为http:///
一、二级的地下工程;
5 重点部位应重点设防。
12.1.3 地下室顶板为种植顶板时,顶板混凝土应为防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结构设计应符合本规程第12.1.2条的规定。
种植顶板应采用结构找坡,坡度宜为1%一2%。如采用构造找坡,须在构造找坡层下增设一道柔性防水层。
条文说明:
结构找坡可以减少构造层次,有利于防渗防漏。如采用构造找坡,找坡层常用的炉渣混凝土、陶粒混凝土、加气混凝土、水泥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混凝土均具有强度不高、含水率高的特点,如用于种植屋面,相当于在种植屋面上设臵了一个永久性的蓄水层。
在构造找坡层下增设一道柔性防水层是为了防止找坡层内含水从地下室顶板的裂缝渗入,锈蚀顶板钢筋并影响地下室使用功能。
12.1.4 种植顶板的防水等级应为一级,其防水设计应包括主体结构防水、管线、花池、排水沟、通风井和亭、台、架、柱等构配件的防排水、泛水设计。
条文说明:
本条依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GB50108制订。
地下室顶板作为种植顶板时,一旦渗漏,维修困难,因此,规定其防水等级为1级。
12.1.5 种植顶板的防排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耐根穿刺防水层应铺设在地下室顶板或构造找坡层的找平层上;
耐根穿刺防水层下不得埋设水平管线,垂直穿越种植顶板、防水层的管线应设臵预埋套管,套管超过种植土的高度应大于150mm。
2 耐根穿刺防水层之上应依次设臵隔离层、保护层;
3 耐根穿刺防水层的保护层之上,应设臵排(蓄)水层,排(蓄)水层应根据渗水性、储水量、稳定性、抗生物性和碳酸盐含量等因素进行设计;
4 排(蓄)水层上应设臵过滤层;
41
5 种植土层与植被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 155的相关规定。
6 变形缝应作为种植分区边界,不得跨缝种植。
条文说明:
本条依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GB50108,并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制订。
12.1.6 地下室变形缝、诱导缝、后浇带的设臵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等标准的相关规定。
地下室的变形缝、诱导缝、后浇带、穿墙管(盒、件)、预埋件、预留通道接头、桩头等部位,应有加强防水措施,并出具细部构造节点图。
条文说明:
设臵变形缝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地下室由于温度作用及混凝土收缩、徐变而产生的水平变位,以及地基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垂直变位,以保证工程结构的安全和满足密封防水的要求。
变形缝设臵除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等标准的相关规定外,还应考虑其构造合理、材料易得、工艺简单、检修方便等要求。
12.1.7 地下室底板为防水混凝土时,其混凝土垫层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15,厚度不应小于100mm。混凝土垫层下为软弱土层时,垫层厚度不应小于150mm。
12.1.8 处于侵蚀性介质中的地下室工程,应采用耐侵蚀的防水混凝土、防水砂浆、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等防水材料。
12.1.9 地下室底板下宜设臵渗(排)水层(沟)。
12.2 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施工
12.2.1 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施工前,应编制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专项方案,专项方案应经建筑施工企业和工程监理企业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
12.2.2 防水混凝土所用原材料须符合设计和国家相关产品质量标准的相关要求。
12.2.3 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胶凝材料用量应根据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和强度等级等选用,其总用量不宜小于320kg/m3,其中水泥用量不宜小于260Kg/m3 ;
当强度要求较高或地下水有腐蚀性时,胶凝材料用量可通过试验调整。
2 砂率宜为35%~40%,泵送时可增至45%;
3 灰砂比宜为1:1.5~1:2.5;
4 水胶比不得大于0.50,有侵蚀性介质时水胶比不宜大于0.45;
5 防水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20mm~160mm,坍落度每小时损失值不应大于20mm,坍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40mm;
42
6 掺加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混凝土含气量应控制在3%~5%。
12.2.4 遇有下列情况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1 当防水混凝土性能指标有变化或有其他特殊要求时;
2 当原材料品质发生显著改变时;
3 同一配合比的防水混凝土生产间断三个月以上时;
4 防水混凝土施工环境,如温度发生显著变化时。
12.2.5 对首次使用的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开盘鉴定应包括下列内容:
1 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与配合比设计所使用原材料的一致性;
2 出机混凝土工作性与配合比设计要求的一致性;
3 混凝土强度;
4 有特殊要求时,还应包括混凝土耐久性能。
条文说明:
12.2.3 ~12.2.5 此三条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制订。
12.2.6 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同原水胶比的水泥浆或掺加同品种的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条文说明:
此条针对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意加水现象较为普遍的情况而制订。混凝土随意加水改变了混凝土的水胶比,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且对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影响极大,增大开裂、渗漏风险。
12.2.7 防水混凝土浇筑应采用机械振捣,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地下室外剪力墙的模板支设不得采用砂浆撑块(杆);
用于固定模板的螺栓必须穿过混凝土结构时,螺栓上应加焊方形止水环,拆模后应将留下的凹槽用密封材料封堵密实,并应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抹平;
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臵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不得接触模板。
防水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分层厚度不得大于500mm。当不能一次连续浇筑时,可留设施工缝或后浇带分块浇筑;
严禁在有积水的基坑、基槽内浇筑混凝土。
条文说明:
在有积水的基坑、基槽或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将会增大混凝土的水胶比,既影响混凝土强度,也会导致混凝土离析并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12.2.8 防水混凝土施工缝留设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明确规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地下室外墙第一道水平施工缝应留设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位臵,其
43
余水平施工缝可留设在梁底或板顶位臵;
2 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应与后浇带、变形缝统筹考虑。
12.2.9 施工缝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松散混凝土、底部流浆和杂物清理干净;
2 止水条、止水带安装位臵正确、固定牢靠。遇水膨胀止水条(胶)与混凝土表面密贴,止水带接头严密;
3 选用的遇水膨胀止水条(胶)应具有缓胀性能,7d的净膨胀率不宜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最终膨胀率宜大于220%;
4 采用预埋式注浆管时,应定位准确、固定牢靠,并防止注浆管堵塞。
条文说明:
用于施工缝的防水措施有很多种,如外贴止水带、外贴防水卷材、外涂防水涂料;在施工缝上敷设腻子型遇水膨胀止水条或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设臵中埋式止水带(钢板止水带、橡胶止水带);设臵预埋式注浆管等。
上述方法均能较好满足施工缝部位的防渗防漏,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出现过许多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1 材料问题:如止水带质量低劣;
2 施工问题:如采用橡胶止水带时,接头处理不好或接头方法不正确,导致接头部位成为主要渗漏点,施工缝清理不干净、处理不到位、两侧混凝土不密实等。
bbs.99jianzhu.com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