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临终关怀与社会工作

 

儿童临终关怀与社会工作

徐华

摘范宇君要:儿童临终关怀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服务活动,在中国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政策、机

制、社会认同和伦理等方面的困境。随着现代整体医疗模式的推广,临终关怀越来越强调跨学科团队的建设。社会工作作为链接多方的纽带,其专业的价值观和方法在临终照顾和丧亲支持环节发挥着特有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儿童临终关怀三个阶段内容的分析,总结出中国大陆地区儿童临终关怀当前的发展困境,借鉴国外经验,形成与中国具体国情相切合的儿童临终关怀服务模式,从而提升我国儿童临终关怀服务的水平。

关键词:儿童临终关怀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828(2014)05-0049-06

DOI:10.3969/j.issn.1672-4828.2014.05.004

徐华,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安徽合肥230601);范宇君,复旦

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一、儿童临终关怀的起源、发展及概念界定

现代临终关怀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它体现了一种考虑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多方面需求,旨在提高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的照顾方法的重新崛起。英国的CicelySaunders博士于1967年在伦敦创立的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所,被称为第一个现代意义的临终关怀机构。1977年,第一个以医院为基础的姑息治疗团队在伦敦的圣托马斯医院成立。在美国,1974年第一家安养院在纽黑文市成立后,短短十年间,有500多个安养院如雨后春笋般冒出。随着临终照顾在成人医疗界的逐步建立与发展,儿童临终关怀开始成为新的关注点。在英国,第一家儿童临终关怀所海伦之家(HelenHouse)于1982年在牛津成立。苏格兰的两大临终关怀疗养院雷切尔之家(RachelHouse)和罗宾之家(RobinHouse),旨在通过建立一个“家外之家”,为患儿及其家属提供一个放松、充电、玩耍、分享的地方,并提供专业的情感支持与咨询服务。还有像美国的儿童宁养中心(Chil-dren’sHospice)、英国的儿童收容所协会(ACH)和儿童姑息治疗协会(ACT)等在内的非营利性儿童临终关怀组织的成立,通过社会募集资金来为患儿提供服务,推动了儿童临终关怀服务水平的提高。

社会工作·49·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


TOP最近更新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上课实录
    高考历史三轮复习:考前提分冲刺练2
  • 上一篇:心理护理对儿科监护室儿童及家长的作用
  • 下一篇:儿童临终关怀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