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2#墩超大型双壁钢围堰设计与施工技术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2#墩超大型双壁钢围堰设计与施工技术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2#墩超大型双壁钢围堰设计与施工技术 摘要:本文介绍了长江大桥深水基础双壁钢围堰的施工,详述了长江上直径最大的圆端型双壁钢围堰的设计、制作、气囊法下河、拼装接高、下沉定位、封底等方法,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水中基础超大型双壁钢围堰设计与施工技术

1、工程概况

武汉鹦鹉洲过江通道工程为新内环线工程的一部分,通航孔主桥采用三塔悬索桥方案。2#墩为悬索桥的中主塔墩,其下部结构基础为39根φ2.8m钻孔灌注桩,钻孔桩采用行列式布置,纵桥向布置5排,横桥向布置9列,钻孔桩桩底标高-43.11m (黄海高程,下同),桩长40m;承台截面为圆端矩形,顺桥向尺寸34.0m,横桥向尺寸70.0m,圆端设置半径R=19.0m,承台顶标高+7.5m,底标高+1.0m,承台高6.5m。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2#墩基础施工采用圆端型双壁钢围堰施工。双壁钢套箱围堰高度为35.5m,顺桥向尺寸41.0m,横桥向尺寸78.0m,圆端设置半径R=20.5m,共设置3道内支撑。围堰顶高程为+26.5m,围堰底高程为-9.0m。其布置图如下:

围堰布置图1

围堰布置图2

2、双壁钢围堰的设计制造与安装

2.1围堰的设计制造

采用型钢和钢板为原材料,通过在制造厂内焊接和组拼,形成钢结构半成品,再通过现场接高拼装,使钢围堰形成成品,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的尺寸。底节围堰高17m,顶节高16m,总高33m,壁仓宽2.0m,中间设两纵两槽隔仓加强结构,围堰平面面积2837m2,为目前最大圆端型双壁钢围堰。

底节钢围堰是围堰工程的核心构件,它必须在工厂内制造和拼装成节段,整体水下浮运到桥位处,再接高上节钢围堰(上节钢围堰在工厂内制造单元件,运到现场吊装焊接接高)。

2.2围堰的安装


鹦鹉洲长江大桥2#墩围堰平面为圆端矩形,总长度为78m, 宽度为41m,壁体宽为2.0m,总高度为35.5 m。围堰分三节制造拼装,底节围堰高度16m,底节围堰在桥址上游20km船厂加工制造、整体拼装,气囊法下河;中节围堰高度17m,在钢结构车间制造单元块,散件发货,驳船运输到墩位,利用浮吊分块、对称接高;顶节围堰高2.5m,后期在钢结构车间加工制作。

底节围堰由底隔舱和钢壳壁板组成,底隔舱按井字形布置,两道纵向底隔舱1为主隔舱,双壁结构,壁体宽2.4m,高度10m,两道横向底隔舱2、3为次隔舱,双壁结构,壁体宽1.5m,高度8.1m,两道纵向底隔舱1兼做底节围堰整体下河的受力结构。中节围堰由钢壳壁板和内支撑组成,内支撑为钢管构件,分三层横向布置。顶节围堰由钢壳壁板组成;整个围堰钢结构总重3700T。

底节围堰下沉到一定深度时才具备接高上节围堰的条件。因此,钢围堰的安装接高受下沉控制,将会使制造安装工序拖延时间较长。

3、围堰施工工艺

围堰下沉是深水基础施工的一项重要工序。把围堰从自浮状态下沉到江底河床上,再通过在围堰内吸泥(砂)作业,使围堰继续在土体内下沉,一直下到满足设计标高和平面位置。本围堰施工与航道整治工程同时施工,交叉干扰大。围堰需穿过江底已铺好的软体排,需首先将围堰下的软体排切割并打捞出,再下沉围堰,软体排对围堰吸泥造成严重干扰;围堰平面面积为2837m2,属于特大型结构,给下沉作业增加了一定难度。

3.1围堰下河

2#塔钢套箱围堰底节采用气囊法下河方案。由于场地客观条件限制,围堰下水前须在滑道上转36度的角度,这是一项从未有类似工程经验的特殊课题,要通过调整气囊的摆放角度实现,只有依靠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无理论计算指导,故风险较大; 2#塔钢套箱为圆端形围堰,设置两道底隔舱及其下方的底托架作为围堰下河滑道。围堰底隔舱高10m,底隔舱下方设置的底托架横向宽度8m,下河时吊挂在隔舱顶上。底托架下方设置长8m、直径φ1.8m的高压气囊,充气托起钢套箱,在拉缆的控制下,钢套箱依靠自重沿坡道向下的分力随着气囊的滚动移动到水中,套箱入水部分依靠浮力平衡自重,直到套箱全部入水,在水中自浮。套箱围堰入水后,浮至合适水域,将底托架自与套箱底隔舱脱开,沉至河底,再利用打捞船打捞上岸。

3.2围堰浮运

在锚碇系统调整就位后,选择气象、水文条件对浮运较为有利的日期进行钢围堰下河及浮运。将制造好的底节整体围堰从滑道上移动到长江里,再浮运到桥位处,实现围堰施工工况的转换。


3.3围堰定位施工

围堰定位虽然是一道临时工序,时间较短。采用定位船和锚绳把围堰固定住,并通过调整锚绳的松紧使围堰准确就位于设计平面位置上,为下沉提供基本条件。本围堰体积大,定位调整难度大;锚绳众多调其一而影响全体,故调整关系复杂,必须反复试调;锚绳长短不一,角度不同,变形量各异,调整难度大;在定位过程中要根据水文地质条件,酌情考虑下沉预偏量。

围堰浮运到设计墩位处,需要进行定位系统设置,并利用定位系统对围堰进行初定位、精确定位等步骤,完成围堰定位施工。主要步骤有:前定位船抛锚定位及主锚抛设、后定位船抛锚定位及尾锚抛设、锚碇对拉预绞、围堰初定位、围堰精定位等。

围堰锚碇系统形成后,即可利用锚碇系统对围堰位置进行调整、定位,围堰定位时应遵循先调整围堰顶面高程,后调整平面位置和扭角的原则。第一步,使围堰垂直度满足不大于1/200的要求,并测量围堰的平面位置及扭角;第二步,根据测量结果调整围堰,使其平面位置及扭角偏差均不大于50mm;第三步,均匀收紧后拉缆,使整个尾锚系统对围堰施加预拉力。同时,均匀收紧围堰边锚,使每侧边锚对围堰施加预拉力;第四步,测量围堰的垂直度、平面位置及扭角,并根据测量结果调整围堰位置;第五布,重复第四步,直至围堰位置达到精度要求。

3.4围堰着床、第一次吸泥下沉

围堰在着床之前,呈悬浮状态,此阶段的围堰下沉较容易,只要向井壁内灌水,克服水的浮力,并调整好拉缆受力,围堰即可平衡下沉。在向井壁内灌水时,应遵循对称加载的原则,对称的隔舱,同时灌水,且流量一致,以防围堰倾斜。

在围堰底距河床表面1.0m时,对围堰进行精确定位后即可实施着床。围堰采用井壁内迅速注水加重的方法下沉,每个隔舱布置一台水泵,同时开动均匀注水,使围堰刃脚尽快落到河床上。围堰下沉过程中,应有专人不断调整前后拉缆,以使围堰稳定,下沉顺利。

围堰进入河床后,需收紧围堰拉缆,调整好围堰平面位置,完成围堰的定位着床工作。围堰着床后,在围堰第一次吸泥,下沉围堰至稳定深度(围堰底高程约+6.0m左右),围堰隔舱顶设置5组移动式吸泥平台,平台可沿围堰上下游方向移动,每个平台上布置1-4组吸泥泵吊架,吸泥泵吊架可沿顺桥向方向移动,每个吊架挂设一个吸泥泵,对围堰内吸泥。

下沉质量关键是围堰偏位和标高的控制,采用动态调整吸泥点位、吸泥深度来控制,必须严格按计划执行,杜绝盲目作业现象,否则容易引起偏位;


第一次吸泥平台布置图3

3.5围堰接高

(1)围堰侧板接高

因为围堰的顶节在水上拼装,故除了对围堰抛锚定位外,对于拼装处的水深也必须符合要求。现场采用浮吊进行拼装,并配备平板驳进行存放。

底节钢围堰在着床并入土到稳定深度后,通过侧板分舱内的水头调整钢套箱的平面高差至50mm以内,并保证底节顶部与水面高差在2m左右,开始进行上节钢围堰的分块拼装。根据分节情况围堰在高度方向有两层,在对竖向焊缝进行焊接时必须在围堰外侧搭设临时脚手架,以满足安全要求。

将焊接完毕、检查合格的单元块用浮吊吊装到拼装点,使上、下隔舱板对齐,围堰内壁轻轻靠在槽钢靠山上,检查壁板的垂直度,合格焊接内外壁板与底节的接缝。焊好后方可松钩。第一块拼装时,需对称同时进行拼装,防止产生围堰底节受力不均而发生倾斜。

拼装围堰上节时,若与底节之间有缝隙的,需进行修割或补板,保证底节与中节之间的焊缝不能漏水。

按照拼装顺序拼装第二片单元块,此时为保证单块围堰的稳定,壁板的连接缝和水平环均要求焊接,并达到实际焊缝的50%后才能松钩,同时两片间环筋间连接角钢应焊接好。

在拼装过程中,应随时测量围堰的结构尺寸、隔舱位置、垂直度等,保证底节和顶节的中心不发生较大的偏移,上下壁板在同一竖直面内。

依次拼装其他单元块。最后两块应实际测量距离后对待拼装的单元块进行修整,避免拼装时高空执行修整操作。

(2)内支撑的拼装

在拼装内支撑之前,应对整个围堰的结构尺寸进行测量,为保证钢套箱的相对尺寸,内支撑由中间往两侧拼装,观察单根内支撑的中心线与侧板隔舱的中心线对齐,经测量人员定位好后,将内支撑与侧板上焊接的垫座连成整体。依次拼装其他单根内支撑。

3.6围堰井壁填充混凝土施工

围堰井壁共分为26个隔舱,相邻隔舱之间采用封闭隔舱板或联通隔舱板进行分隔,两种分隔板交替布置,形成13对相互联通的隔舱,其中单个隔舱最大长度为10.734m,两个联通隔舱最长为21.468m。隔舱内自刃脚底部以上16.5m


范围内灌注C20水下混凝土,混凝土总方量为6094.6m3。

围堰上节拼装完成后,开始进行井壁隔舱混凝土灌注。围堰井壁混凝土灌注按照分层对称均匀灌注的原则进行,两个相互联通的隔舱同时进行灌注,每个隔舱共分三次灌注完成。

首轮采用竖直导管法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灌注高度为5.5m,在施工过程中同时利用水泵将该隔舱内的水抽出,混凝土灌注到预定高度后进行下一组联通隔舱的混凝土灌注,灌注方法和高度相同。待所有隔舱第一轮全部灌注完成并将隔舱内的水抽干,然后分两轮依次进行混凝土干封,完成井壁混凝土灌注。

3.7围堰第二次吸泥下沉

围堰第二次下沉在是在覆盖层中下沉,采取空气吸泥机和搅吸泵吸泥配合吸泥下沉的方法,围堰内吸泥清淤约40000方,采用8台空气吸泥机(2台浮吊,4台门吊配合),8台搅吸泵进行吸泥工作,具体布置详见附图9(附图9 2#塔围堰二次吸泥下沉施工平面布置图)。整个围堰按照先核心区、后周边区的顺序取土吸泥。单个隔舱吸泥顺序按照先中后边、对称吸泥的方式进行。整个取土吸泥过程中,保持舱内水位高度,保证舱内水压力,同时在靠近刃脚的区域应控制取土吸泥深度,防止发生涌砂现象。

bbs.99jianzhu.com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江苏省盱眙县都梁中学高中数学第2章平面向
    绿豆蛋花是怎样制作及具有什么样的功效?
  • 上一篇:武咸城际铁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研究
  • 下一篇:无人机航测技术在高山区电网建设中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