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人生》读后感

 

读《国学与人生》

回郭镇清中小学 贺斌斌

前几天,我看了傅佩荣老师的《国学与人生》这本书,看过之后颇有收获。开卷有益,忙碌中的人们闲暇之时,最应该用传统国学来陶冶自己的情操,用先人的哲思来涤荡自己忙碌的心灵。坚持阅读的爱好,让传统文化永驻我们的心田。复兴国学,从根本上讲,是复兴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

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广义上的国学。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历史源远流长,其内涵博大精深。当年,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中国文化衰落到极点时的20世纪初评价世界各大文明的地位和影响时仍然说:“就文明的历史之悠久和影响之深远来看,中华文明是世界上自古以来最伟大的文明”,可见中国文化在世界历史上所留下的印记是多么深刻。中国文化自古号称“雄踞万邦”,在周边国家的心目中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对周边各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灿烂的中国文化,闪烁着智慧之光。这光照亮着我们人生的智慧之门。

《易经》是群经之首,很难学,但学会可以终身受用。它的卦辞和爻辞里面有许多做人处事的道理,对个人的启发很直接、很有用。这个源头之于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意义,或者说对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确切地说就是“轴心”的意义,并且这个轴心至今还是唯一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学的源头是没有枯竭的,也正因为如此,一个民族只要存在下来了,并不断地得以发展,那么这个民族就有着永恒的价值和生命力。我们发现前人智慧实际也是发现自己的智慧,找到我们的精神之根。或者说得更深入一点,国学的源头,与其所在的时代共创了一段历史的辉煌,开创了一种思想精神的轴心时代,因而也成就了很多圣人们的辉煌人生。而与社会历史人生言之,历史是群体的活动,这就是民族与国家的文明史,但这所有说到底又是以个人集合的形式完成的。这样,焕发一个民族的精神落实下来就是焕发每一个个体的精神。

《国学与人生》书中提到:“三纲五常”为汉代学者的创作,后来演变成‘礼教吃人’。其实与孔孟之道是两回事。原始儒家(以孔子、孟子为代表)并无这种观念,也不会赞同这种观念。所以我们要读国学原典。

书中提到老子。他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是指母亲的爱。以慈母之心对待万物。“俭”是珍惜的心态。“不敢为天下先”代表谦虚自抑的态度。在任何场合都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


TOP最近更新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上课实录
    高考历史三轮复习:考前提分冲刺练2
  • 上一篇:三年级思品学校的变化
  • 下一篇:一碗不变的爱情,一碗云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