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是人生中最基础的教育,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面向全体幼儿,使幼儿主动地、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在教育改革步步深入的今天,许多幼儿园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可喜的经验。然而,在改革的浪潮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方向不明,人云亦云,只重形式不重实质,貌似改革而实为“走过场”、“走形式”的现象。本文就幼儿园小组活动存在的类似问题,对如何在小组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作一些探讨。
一、小组活动及其意义
小组活动是幼儿素质教育组织形式之一。它界乎集体活动与个别活动之间,既有集体活动的统一性,又有个别活动的灵活性;既可防止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幼儿主体地位,又避免了以“幼儿为中心”而失去教师主导作用;同时还能解决幼儿园环境设备与幼儿人数不相适应的矛盾。它是当前既体现现代幼儿教育观,又符合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有国情的教学活动形式。幼儿园小组活动在对幼儿的素质培养中起着育心、育智、育能的重要作用。
(一)育心
育人先育心,这是幼儿素质教育的关键,应调动幼儿的内在发展因素,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使之主动、积极、自信地参与活动。
自信是幼儿学会做人的基本素质之一。由于小组活动的人数相对地减少,幼儿在教师、同伴面前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相对增加,这使幼儿特别是能力弱的幼儿克服胆怯、怕事的缺点,在教师的帮助下,更多地去接触事物,克服困难,大胆地探索尝试,从中获得成功,自信心得到发展。
主动性、积极性是幼儿学会学习的基础之一。小组活动中的幼儿,在相对充裕的物质条件下,动手操作的机会多了,教师指导细致了,使他们喜爱各种活动,对各种事物都有浓厚的兴趣,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通过幼儿内在的主体性与外在教育环境的相互作用,使我们教育能真正促进幼儿自身素质的提高。
(二)育智
幼儿的智力发展并不在于其会写多少字,会算多少道题,而在于探索、求知的欲望。当今之世界是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知识日新月异,是人们一生也学不完的,我们不单是给幼儿学些什么,而更应是让幼儿知道如何才能学得更好、更多,求知欲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启迪幼儿智慧的关键。
小组活动既有教育的要求,又能让幼儿充分地自由活动。幼儿在对客观事物的操作、摆弄过程中,获得大量的感性经验,而不单靠成人的灌输,这样所得到的知识是幼儿理解的,能保持记忆的知识。幼儿的自由操作是自动的、自发的学习,正如我国着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所说的“以‘做’为出发点,在‘做’的过程中去学,在‘做’的过程中去教,在‘做’的过程中去求进步。”这种学习,是经过幼儿自己的动手动脑去获取知识,正是我们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所必须的,它既符合幼儿心理、年龄特点,又符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幼儿有了对知识、对事物的求知欲望,将是他一生的知识源泉。
(三)育能。
人的能力是其把自己的知识与设想变为现实的基础,幼儿各种能力的培养,对其将来进行高一级的学习和实践有着重要的作用。
小组活动无疑为幼儿学习和掌握各种操作技能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而更大的益处是为幼儿学会合作、交往等社会性能力提供了学习与实践的机会。有时幼儿须互相讨论、商量好如何进行某一活动;有时须通过合作,共同完成一项劳作;有时又须按一定的程序才能进行一项操作;有时又要遵守一些规则才能玩好一个游戏等等。合作能力,互相商量讨论能力,遵守次序、适度忍耐的能力,克服困难、改变现状、进一步开拓的能力等都可在小组活动中得到锻炼。而这些能力更是幼儿将来学会做人,立足社会的必备条件。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