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38 、 39页的圆柱的认识
使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体各部分名称,掌握圆柱体的特征。
教学目的
宁远实验学校 何月秀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的特征。
教具准备
圆柱体的实物、模型或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各种实物和模型。引导学生比较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并简单介绍圆柱体。(板书课题)
二、新授
1 、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圆柱体。
2、认识圆柱各部分名称。
(1)教师指着一个圆柱模型,边引导学生观察边板书。
a 、面: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圆柱一共有几个面?(3个面)
b 、高: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高在哪里?(教师出示图说明)圆柱体的高有几条?(无数条)
提问几位学生复述圆柱体的部分名称。
3 、认识并掌握圆柱体的特征。
(1)底面:引导学生明确第一个特征:圆柱上下两个底面是面积相等的两个圆。(板书)
(2)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圆柱的第二个特征: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板书)
(3)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第三个特征:同一圆柱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板书)
4 、练习:“做一做”第1 、2题。
5 、指导学生认识圆柱的立体图并学会画图。
(1)教师出示一个圆柱体模型,让学生由正面看底面。渐渐移动(使学生看到底面由圆形变成扁圆形),教师指出,根据美术上的透视原理,圆柱的两个底面画在平面图上,一般都画成扁圆形。
(2)教师画立体图,请学生指出各部分名称,然后教师板书各部分名称,强调高有几种不同表示方法,有时也叫长,厚,深。
(3)让学生练习画各种位置(横、竖、斜)的圆柱体立体图,并标出各部分名称。
三、全课总结
1 、提问:圆柱体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圆柱有哪些特征?
2 、指导看课本第38 、39页的内容。
3 、思考:圆柱体的侧面展开以后还会出现其他什么图形吗?如果会,那是什么图形?这些图形的各部分与圆柱的有关部分关系怎样?
完成课本第39页的“做一做”的第3题以及练习十的第1题。
四、布置作业
做一做:
1、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94.2厘米,高是25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2、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45分米,求它的表面积。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