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目标:

情意:感受、学习红军战士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知识:会读会写本课生字,理解积累本课重点词语。

能力:结合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课文表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初步学习总结中心思想。

重点:抓住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言行,让学生体会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大智大勇的革命精神。

难点: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对人物言行的语句品味,来领会中心。 突破口:红军赶到泸定桥,夺下泸定桥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表现?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揭示课题

在1935年的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举世闻名的长征。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长征中的故事。

二、读通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读通课文。

2、交流朗读。

3、出示"泸定桥",泸定桥是一座怎样的桥呢?看插图。

4、课文是怎样写"泸定桥"的,用[ ]括出自由朗读,并说说泸定桥的情况。 交流出示句子。

①桥险--泸定桥离水面有几十丈高,是由十三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

齐读,读出桥险的语气。

②重要性--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 齐读,读出泸定桥的重要性。

5、理清文章脉络

①师:红军为了北上抗日,必须飞快地赶到泸定桥,夺下泸定桥。

②快读,找到哪几节写了"飞",哪几节写了"夺"。

出示:17、飞夺泸定桥

赶到 夺下

交流:2-5 6-8

6、按事序分段。

三、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并给课文分了段,这节课我们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自学课文

1、过渡:红军为了北上抗日,飞一样地赶到泸定桥,夺下泸定桥,遇到了种种困难。红

军遇到哪些困难呢?

2、下面分小组自学课文:

出示自学要求:

自读课文,选择完成:

★找到描写困难的句子。(赶到--,夺下~~~)

★★概括地说出遇到哪些困难。

★★★在此基础上说说自己的感受。

出示填空:

赶到泸定桥夺下泸定桥

困难__________ __________

红军表现__________ __________

3、自学

三、导学

组织交流,随机点拨。

(一)飞:

①读句并概括:

时间紧:时间只剩下二十多各小时了

路途远: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二百四十里

路难行:漆黑的夜里,泥泞

天气恶劣: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全身都淋透了。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

出示:

赶到泸定桥

困难:时间紧,路遥远,路难行,天气恶劣,敌人增援

②师引:

红军战士飞一样地赶到泸定桥,

1、时间紧--

2、路难行--

3、天气恶劣--

4、敌人增援--

③谈感受

夺:

①读句并概括:

桥险: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

水急: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战......

敌狂: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

出示:

夺下泸定桥

困难桥险,水急,敌狂

②感受:比以前更危险了。

③师引:

红军战士在夺取泸定桥时,同样遇到了重重困难,

1、桥险--

2、水急--

3、敌狂--

红军虽然遇到了--,但他们毫不畏惧。

在课文第三节中有两句重要的句子,快速找出,出示齐读--

抢在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齐读1、2、3节,说说为什么抢在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师:如果不抢在敌人前面,红军就难以夺下泸定桥。他们如何抢在敌人前面,赶到泸定桥的呢?

(二)小组分角色朗读,思考红军与敌人赛跑有几个来回?

从"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开始到第五节结束。

1、回答:几个来回?(3个)

2、出示填空,概括交流,然后两组读红军,两组读敌人。

敌人点起火把,红军也点起火把,与敌人赛跑。

敌人问红军哪个部分的,红军告诉敌人是碰上红军撤下的。

敌人停下宿营,红军冒雨摸黑前进。

(三)谈感受

说表现:

红军表现:忘记,冒雨,踩着拿,背,带,攀

穿过,冲进,搏斗

自由读7、8节,要读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

出示填空:

二十二位英雄(拿着)冲锋枪、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

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指名读填空,引读第7、8节。

(四)揭示文章中心

出示:

课文记叙了红军夺取泸定桥的经过,表现了红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大智大勇的英雄气概。

四、引申

1、发生在长征路上的故事非常多,在我们课文中已学过不少,请你说说看? 《大雪山》,《草地夜行》

出示: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发生在65年前的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革命战争史上惊动天地的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与困难和挫折作斗争过程中谱写的最为壮丽的英雄诗篇。红军长征的英雄业绩,象征中华威、民族魂,它给后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2、推荐课外读物:

《山水狂飙》(作者:伍近先)(发资料)

《草地龙虎》(作者:陈宇)

《长征丰碑--长征路寻胜》(作者:元麟)

《地球的红飘带》(作者:魏巍)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或《西行漫记》(作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3、介绍影片《长征》

一场悲壮惨烈的湘江之战拉开了影片的序幕,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国工农红军被迫撤出江西苏区,突围西征,此次由于湘江之战的重创,中央红军从86,000人锐减为3万余人。在这危急时刻,已被剥夺军权的毛泽东审时度势,力挽狂澜,经过通道转兵、黎平会议,终于促成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在毛泽东的指挥下,中央红军再越娄山关,重占遵义城,取得了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接着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河,巧夺金沙江,飞越大渡河,巧妙地摆脱了蒋介石军队的围追堵截。翻越大雪山后,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共同北上。到达西康阿贝地区后,张国焘恃兵自重,公然分裂红军。面对危局,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果断率红军继续北上。 1936年10月10日,红军三大主力部队在甘肃东部胜利会师完成了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导演:翟俊杰主演:唐国强、刘劲、马晓伟、李琳)

板书设计:

17、飞夺泸定桥

赶到泸定桥 夺下泸定桥

困难时间紧,路遥远,路难行 桥险,水急,敌狂

天气恶劣, 敌人增援

红军表现 忘记,冒雨,踩着拿,背,带,攀

穿过,冲进,搏斗

桥之思

教学目标

1、认会课文中8个生字,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的书写,会在生活中灵活的运用。

2、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抓住第三小节重点词语体会"无形的桥"的深刻含义,并结合个人经历交流自己的看法。

重难点:通过学习,阅读有关于桥的知识,培养学生整理、收集的能力,鼓励学生学会积累。

教学策略

初读-美读-欣赏-感悟

课前准备 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前几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在泸定桥上战士们的勇往直前和不畏艰险,正是由他们的付出才有我们今天的安定、团结和幸福。出示个中桥的图片,桥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桥。我们一起去看看著名作家樊发稼在桥上的思考。

出示课题:桥之思

二、初读课文

导语: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把自己遇到的难认的字写下来,并把课文中难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导语:小组合作学习现在开始。

学生合作完成在预习时遇到的问题。

导语:你们刚才通过合作学习都有哪些收获?

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做点拨。

导语:我们现在来一个朗读比赛,谁愿意首先站起来接受考验?

请学生朗读课文。

师生共同评价,主要是纠正发音。

这一环至少要3名同学。

导语:既然大家课文读得这么棒,生字一定也没问题。

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导语:课文清晰的为我们分了三个小节,这三个小节中都讲了些什么内容呢?课文会有满意的答案。

三、美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

你认为第一小节为我们介绍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写了桥的功能及桥的材料和样式)

你是从那里读到的?

学生交流。

你还知道有哪些样式的桥?

学生交流。

导语:我们的生活中正是因为有了各式各样的桥,生活就更加的方便、美观。 再次播放桥的各种图片。

请你读一读课文的第二小节。你会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的第二小节。

评价朗读情况。

说一说第二小节为我们介绍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在这一小节中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学生自由发言。根据学情进行教学。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桥都引发了你的那些思考?

学生自由交流。

请全班同学朗读课文第三小节。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这样的桥存在于心灵与心灵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

小组合作学习。

全班交流。

四、总结选择你最喜欢的语句先记在读书笔记上,再来背一背。全班交流。 布置作业:

把自己最喜欢的校节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收集有关于桥的材料,下节课交流。

(重点让学生了解这一小节讲的是造型优美的桥,再给人方便的同时,装点着乡村和城市,给人一种美的感受。为我们介绍了两种桥。)

(理解"幽静""碧波粼粼""回旋别致""魅力""巍峨雄伟""浩然坦荡"等词的意思,从而

进一步了解桥的美。)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一起有感情的读一读课文。

大家回去收集了很多的材料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二、全班交流收集的材料。

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

三、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对"幽""粼""魅""叉""巍"等字做重点指导。

导语:在本课的生字中,你认为那几个字的书写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 学生们自由交流。

指导书写。

三、你是一位设计师,你会建造一座什么样的桥?请先在小组中交流,把你想到的桥写下来。

四、全班交流

比一比谁建造的桥最有特点。

师生共同评价。

五、总结并布置作业

写会生字,修改小习作。

作业设置

学写生字

读课文

写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

桥之思

功能、材料、形式

方便

心桥

语文天地六

第一课时

一、日积月累

1、你都摘抄了哪些优美词语,读一读。

2、写摘抄笔记

3、读成语、名言

体会持之以恒、培养习惯的重要性。

你还收集了哪些?

二、阅读

1、《大龙邮票》

进行默读练习,在规定时间内找出文章的主要信息。

你的感想是什么?

2、《邮票是怎样诞生的》

在规定时间内找出文章的主要信息。

复述文章的大意,同学评价。

三、巩固复习。

1 选择正确的读音

提供(ōn òn)

参谋(mào móu )

琢磨(zhuó zuó)

秦俑(yōn yǒn)

2 选词填空。

采用采取采纳

班主任()了同学们的意见。

罗斯福()了普及集邮的许多措施。

我们的书本是()再生纸浆制造出来的。

歌颂赞扬赞美

美丽的集邮册()了伟大的祖国。

游客禁不住()江南秀美的风光。

诚实守信的行为应该得到()。

第二课时

一、综合实践

1 在邮票展览会上,我做了准备我的发言是

2 开卷有益中的文章,我最喜欢因为

3 在记叙一件事情或说明一件事物时,应当真实\编造,因为

二、金钥匙

1、你了解到什么,大声读一读。

2、评价时要注意些什么?

三、巩固复习

1、读片段完成练习

罗斯福曾经以总统的名义,采取了一些普及集邮的措施。他让人把一部邮票印刷机装在一辆巡回车上,开到各地作示范表演,车上陈列着美国的各种邮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开展了一个捐献邮票慰问伤员的运动,罗斯福积极参加,不间断地把自己的重复的邮票捐献给伤员,一直到他去世。

这段讲了罗斯福为了

做了许多工作,包括

2、给下面的词语找个近义词。

不间断 捐献

3、罗斯福做为一位总统,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我对此的看法是

第三课时(大显身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举行邮票展示会,这节我们继续举办邮票展示会

二、学生上台谈我最喜欢的邮票

三、仿写《大龙邮票》写上说明的文字。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


TOP最近更新内容

    高考历史三轮复习:考前提分冲刺练2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上课实录
  • 上一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复习
  • 下一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