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中学高三学生考试焦虑
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方新1 杨辰2 李昂3
(1.北京大学医院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北京,100871;
2.北京林紫心理咨询中心;
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北京,100190)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点高中高三学生的考试焦虑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针对384名重点中学高三学生施测“考试焦虑量表”(Sarason Test Anxiety Scale,TAS)问卷与“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n av Bardndosnauppforstran,EMBU)。结果:女生的考试焦虑水平高于男生(t=2.81,p<0.01);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男生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得分低于女生父母(t=-2.23、-2.47,p<0.05),男生父亲的“拒绝否认”、母亲的“惩罚严厉”得分高于女生父母(t=3.30、2.62,p<0.01);女生的考试焦虑与父母的“惩罚严厉”(r=0.269、0.370,p<0.01)、“拒绝否认”(r=0.327、0.280,p<0.01)、“过分干涉”(r=0.238、0.262,p<0.01)与“过度保护”(r=0.335,p<0.01)存在正相关,而男生的考试焦虑仅与父亲的“拒绝否认”(r=0.157,p<0.05)、母亲的“惩罚严厉”(r=0.169,p<0.05)存在正相关。结论:重点中学高三学生考试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关,并且存在着性别特征差异。
【关键词】 考试焦虑;父母教养方式;横断面调查;重点高中高三学生
Test Anxiety and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Among the Senior Three Students in Key High School
FANG Xin1,YANG Chen1,LI Ang2
1.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100871
2. Management School of Graduate Universit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100190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st anxiety and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among the senior three students in key high school. Method:384 senior three students in key high school were administrated with “Sarason Test Anxiety Scale” (TAS) and “Egma Minnen av Bardndosnauppforstran” (EMBU). Results:The female’s level of test anxiety was higher than male’s (t=2.81,p<0.01);when it came to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the score of male’s parents about “Emotional warmth/understanding” was lower than female’s (t=-2.23,-2.47;p<0.05),the score of
male’s father about “refusal/denial” and of male’s mother about “strict-punishment” was higher than the score of female’s parents (t=3.30,2.62;p<0.01);the test anxiety of femal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arents’ “strict-punishment” (r=0.269,0.370;p<0.01), “refusal/denial” (r=0.327,0.280;p<0.01), “over-intervention” (r=0.238,0.262;p<0.01) and “over-protection” (r=0.335,p<0.01),but male’s test anxiety was on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father’s “refusal/denial” (r=0.157,p<0.05) and mother’s “strict-punishment” (r=0.169,p<0.05). Conclusion:test anxiety of the senior three students in key high school is associated with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with gender differences.
【Key words】test anxiety;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cross-sectional study; the senior three student in key high school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前途或事业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在考试中的表现和成绩,因而会在考试过程中体验到不同程度的考试焦虑。其中,面临高考压力的高三学生的考试焦虑现象尤为严重[1]。面临关键性的考试总会引起一些心理压力,产生一定程度的考试焦虑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无伤害;但严重的考试焦虑现象不仅会制约学生真实能力的展现与学业成就的取得,而且还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潜在威胁[2] [3]。因此对于高三学生的考试焦虑现象应给予格外的关注。面对考试焦虑,学生之间会存在不同的反应,这种个体差异性与生物和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4]。有研究表明,考试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一定的关联[5]。国内对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大量的研究报告,而涉及“考试焦虑”现象的研究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1、考试焦虑测量工具的选择问题,即所采用的量表(如,SAS、STAI、SRITA等)多是从测查个体与情景交互作用的角度构建起来的,并不适用于对个体差异等单一因素的研究,而TAS问卷(Sarason Test Anxiety Scale)作为在国外被广泛应用于针对考试焦虑现象中个体差异研究的适用工具则可以很好弥补这方面不足;2、研究对象选择的问题,以往的研究大多针对大学生或普通中学生[6][7][8][9][10][11][12][13],较少涉及高中三年级学生,此外,由于重点中学的学生背负着他人更高的期望,因而更易出现考试焦虑。本研究以重点中学高三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考试焦虑之间的关系,以期能够诊断、预防、缓解重点中学高三学生的过度考试焦虑,并最终在维护其身心健康的前提下提高考试成绩。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北京市第二中学高三年级全体学生为本次研究样本,共获得有效样本383人,平均年龄为18±1岁,男女学生人数之比为1:0.99,文理学科人数之比为1:3.07,独生子女所
占比例为93.6%。父母大学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例分别为67.6%与50.9%,父母职业涉及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8个主要类别。
1.2 工具
1.2.1 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修订版(Egna Minnen av BarndomsUppfostran,EMBU)[14]
本研究采用国内修订版(岳冬梅等,1993)。该问卷中涉及对父亲的评价有58个项目,包括“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偏爱”、“情感温暖/理解”六个因素;对母亲的评价有57个项目,包括“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情感温暖/理解”五个因素。问卷采用4点记分法。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水平。
1.2.2 考试焦虑量表(Test Anxiety Scale,TAS)[8]
本研究采用王才康翻译的问卷版本,在此基础上根据英文原版问卷(Sarason , 1980 )对个别词句语序进行了修改,使其更易被中学生准确理解。修改后问卷的分半信度为0.769,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系数)为0.807,问卷效度通过AMOS 4.0验证[15]。 此外,增加了第38、39两道题目,分别涉及对自身焦虑的担忧以及对焦虑所导致负性结果的预期和担忧,以此来考查预期性考试焦虑与考试焦虑的关系以及此种考试焦虑与早年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1.3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10.0软件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与t检验。由于被试中独生子女人数过多,因此本研究没有比较父母的“偏爱”维度(FF4,MF5),而父亲“惩罚严厉”维度(FF2)中也未将第49题计算在内。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与不同学科学生之间考试焦虑的差异
统计结果显示,在不同性别之间,女生的考试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男生(t=2.81,p<0.01);在不同学科之间,文理科学生在考试焦虑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t=1.95,p>0.05)。
2.2 不同性别学生之间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见表1),不同性别学生之间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男生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显著低于女生父母(t=-2.23、-2.47,P<0.05);男生父亲的拒绝否认,母亲的惩罚严厉显著高于女生父母(t=3.30、2.62,P<0.01)。
表1 不同性别学生之间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性检验
FF1情感温暖/理解(父) FF2惩罚严厉(父) FF3过分干涉(父) FF5拒绝否认(父) FF6过度保护(父) MF1情感温暖理解(母)
男生(N=181) M 49.55 16.85 20.48 9.71 10.58 54.63
SD 9.22 5.54 3.95 3.14 2.48 9.87 6.79 4.08 4.46
女生(N=179) M 51.92 16.32 20.31 8.63 10.40 57.38 35.68 12.43 12.10
SD 9.72 6.59 4.17 2.84 2.73 9.77 6.15 4.48 3.97
t -2.23 * 0.83 0.38 3.30 ** 0.65 -2.47 * 1.26 0.15 2.62 **
MF2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母) 36.56 MF3拒绝否认(母) MF4惩罚严厉(母) **p<.01,*p<.05
2.3 考试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12.50 13.36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见表2),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考试焦虑显著负相关,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父亲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与考试焦虑显著正相关。
表2 考试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教养方式 情感温暖理解 惩罚严厉 过分干涉 过度保护 拒绝否认 **p<.01,*p<.05
其中,女生的考试焦虑与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显著负相关(r=-0.237~-0.296,p<0.01),而与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与“过度保护”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262~0.370,p<0.01);男生的考试焦虑与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显著负相关(r=-0.197~-0.206,p<0.05~0.01),而仅与父亲的“拒绝否认”、母亲的“惩罚严厉”显著正相关(r=0.157~0.169,p<0.05~0.01)。
父
FF1、-.197** FF2、.139** FF3、.127* FF6、.220** FF5、.206**
MF3、.184**
考试焦虑(N=383)
母
MF1、-.215** MF4、.232** MF2、.096
此外,根据Newman(1996) 对 TAS 的分类(0—12分为考试焦虑低分组,21—37分为考试焦虑高分组)。考试焦虑高分组在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t=-2.39,p<0.05;t=-2.76,p<0.01)上的得分显著低于考试焦虑低分组,在父母“拒绝否认”因子(t=3.19,p<0.01;t=2.58,p<0.01)、父亲的“过度保护”因子(t=3.93,p<0.01)、母亲的“惩罚严厉”因子(t=3.48,p<0.01)上的得分显著高于考试焦虑低分组。 2.4 预期性考试焦虑与考试焦虑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根据统计结果,对考试焦虑的预期性担忧(问卷第38题)与考试焦虑总分显著正相关(r=0.475,p<0.01),对考试焦虑结果的预期性担忧(问卷第39题)与考试焦虑总分显著正相关(r=0.499,p<0.01)。
此外,预期性考试焦虑总分为第38、39题分数之和,2分为有预期性考试焦虑,0分为无预期性考试焦虑。结果显示,有预期性考试焦虑组在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上得分显著低于无预期性考试焦虑组,在父母“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父亲的“过度保护”、母亲的“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无预期性考试焦虑组(见表3)。
表3 有无预期性考试焦虑组在父母教养方式上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有预期性考试焦虑组 无预期性考试焦虑组
FF1情感温暖、理解(父) FF2惩罚严厉(父) FF3过分干涉(父) FF5拒绝否认(父) FF6过度保护(父) MF1情感温暖理解(母)
(N=96) M 48.98 17.70 20.91 9.90 11.33 53.92
SD 9.36 6.69 4.35 3.22 2.80 10.32 6.75 4.83 4.26
(N=214) M 51.94 15.84 20.13 8.84 10.13 56.96 35.67 12.09 12.24
SD 8.70 5.21 3.68 2.73 2.43 8.66 6.23 3.92 3.59
t -2.71** 2.65** 1.62 2.98** 3.83** -2.69** 2.18* 2.14* 3.18**
MF2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母) 37.39 MF3拒绝否认(母) MF4惩罚严厉(母) **p<.01,*p<.05 3 结论与讨论 3.1 研究结论
13.20 13.73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结论如下:
首先,在重点高中三年级,不同性别学生的考试焦虑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不同性别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也存在着显著差异。
其次,在重点高中三年级,考试焦虑现象与其父母的教养方式显著相关并呈现出一定性别特征,并且考试焦虑高低分组在父母教养方式上也存在显著差异。
再次,在重点高中三年级,预期性考试焦虑(学生对考试焦虑及焦虑结果的担忧)与考试焦虑显著相关,并且预期性考试焦虑有无组在父母教养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
3.2 研究价值
一方面,本研究了解到考试焦虑在重点高中三年级分布的特点:女生考试焦虑显著高于男生,文理科学生考试焦虑差异不显著。这使得学校及心理辅导教师应针对女生的考试焦虑给予更多的关注,并且还可以用考试成绩作为另一指标,对于高分高焦虑的考生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和帮助;对于高分低焦虑的考生,因其心理健康、成绩出色,可以对个案研究并进行经验推广。
另一方面,了解了重点高中高三学生的考试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证实: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越多,其子女的考试焦虑越低;父母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父亲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越多,其子女的考试焦虑越高。这使得家长认清应更多采取“宽容”、“接纳理解”和“肯定支持”的方式对待子女,使其在健康的前提条件下,调整焦虑发挥出真实水平。更重要的是对年轻的父母采取何种教养方式提供积极的指导。
3.3研究存在的问题
(1)取样问题:本研究只选取了一所重点高中的高三学生作为被试,将来还需要更大范围内取样,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2)测量工具问题:本研究对王才康翻译的考试焦虑问卷进行了调整,但由于实际情况所限,只提供了修改后量表的折半信度、内部一致性系数和结构效度,缺乏重测信度指标。
(3)研究的内容:本研究未涉及考试焦虑与成绩关系,而焦虑与成绩的关系复杂,如果无法保证所有学生学业能力水平相同,而只测量一次考试成绩进行横向比较则没有意义。应对成绩追踪研究,使学生具有成绩、焦虑两种记录,才能为将来纵向的研究提供有意义的资料。另外,由于对问卷有所改动,所以没有对考试焦虑的年龄差异、学校差异及跨文化差异等内容进行比较性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永新,王松波, 杨育林.870名考生高考前焦虑及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1):
799
2. 朱智贤,著.心理学大辞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52
3. 郑日昌,著.中学生心理咨询.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140
4. M Zeidner.Test Anxiety:The state of the Art.New York:Plenum Press,1998
5. 程念祖,龚正行.考试焦虑与个性特征及家庭教育初步分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5):221 6. 凌文辁.用TAI量表对中国大学生考试焦虑的测量与分析. 心理学报,1985,2:137-143 7. 凌文辁.中日大学生考试焦虑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心理学报,1988,2:127-133
8. 王才康.考试焦虑量表在大学生中的测试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2):96-97,95 9. 宋维真,张瑶.我国大学生考场焦虑与个性特质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1(4):165-168 10. 王欣,苏晓巍, 王岩,等.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焦虑水平的相关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5):
344-345
11. 魏心.高中生考试焦虑集体治疗探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3):191-192
12. 许冬.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焦虑水平的相关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9):631-632 13. 陈祉妍.中学生负面评价恐惧与考试焦虑的相关性.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22):855-857 14. 岳冬梅.父母教养方式: EMBU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3, 7 (3) :97 –
1011
15. James,L,Werner,W.Amos 4.0 User's Guide. American:Smallwater Corporation,1999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