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散文诗两首》学案

 

24.《散文诗两首》 备课人:张保臻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这两首诗所蕴含的哲理。

2.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生字正音】

匿(nì)隐藏:不让人知道。祷(dǎo)祷告,向神祈求保佑。衍(yǎn)

嗅( xiù ) 闻(气味)。罗摩衍那( mó ,yǎn)印度长篇叙事诗。

匿笑( nì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祷告( dǎo ) 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 mùyù )洗澡。比喻承受润泽、培育。

注音

并蒂(dì ) 姊妹( zǐ )莲蓬( péng )菡萏( hàn dàn )徘徊(pái huái ) 攲斜( qī)荫蔽(bì ) 白瓣儿(bàn)

【作者介绍】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自主学习】

《金色花》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3.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荷叶母亲》

1、为什么要写与祖父赏莲?

2、为什么4-6段中作者情绪的变化总是和花的处境的变化呼应着?

3、文章本是写母亲,但又写了荷叶。试说说写了荷叶和不写荷叶对表现母亲形象的影响。

4、文章结尾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全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5.《荷叶母亲》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理由是什么?

6.《荷叶母亲》一诗中荷叶、红莲、风雨分别诗什么形象?

7.《荷叶母亲》一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现对母亲的爱。

总结:

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像寒冷冬天里的一杯热茶,温暖着我们;像一股涓涓细流,滋润着我们;像一股和煦的柔风,抚摸着我们。一声声呵护,一声声叮咛,一次次微笑,都让我们如沐春风,温馨幸福。

【当堂训练】

1、下列句子中有毛病的一句是( )

a、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b、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c、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d、每次上体育课,每当看见她裤子上那条长长的伤疤时,就觉得对不住她。

2填空

⑤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

3.阅读: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


TOP最近更新内容

    高考历史三轮复习:考前提分冲刺练2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上课实录
  • 上一篇:25.诗五首
  • 下一篇:24.短文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