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美育简言》

 

席勒在《论美》和《美育书简》中论述了艺术美理论问题

席勒在《论美》和《美育书简》中论述了艺术美、游戏说和审美教育等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

(一)艺术美问题

席勒在《论美》(又名《给克尔纳的信》)中,着重探讨了美的本质问题,而在第七封信、即1793年2月28日的信中集中地论述了艺术美的问题。首先是探讨了艺术美的特性。什么是艺术美呢?席勒回答道:"当艺术作品自由地表现自然产品时,艺术作品就是美的。"(49)很显然,席勒在这里袭用了德国古典美学通用的"美在自由"的命题,并将其用于艺术美之上,从而将艺术美归结为对自然的"自由地表现"。所谓"自由地表现"的第一个含义就是把对象的特征"提供给直接的直观",即使对象的特征与直观、内容与形象处于直接的统一之中。这种直接的统一是两者的融为一体,而决不经过理智的概念。席勒认为,艺术的表现一旦经过概念就是一种对自然的"描述",而不是"表现",是对"自由"的破坏,从而背离艺术美的基本特性,成为理智的认识。"自由地表现"的第二个含义是从审美主体来说,在艺术活动中必须凭借直观的想象能力而不是理性的概括能力。想象力是艺术活动的基本心理功能,因为只有在形象的想象中,主体才是自由的,不受束缚的。其次是论述了艺术形象与物质媒介及艺术家之间的关系。席勒深刻地研究了艺术活动的本质特征。他认为,艺术活动面临着三种不同的自然物之间的斗争,即所表现的对象(形象)、物质媒介及艺术家个人的自然特性之间的斗争。他的基本要求是三者之间的斗争结果应是艺术形象的感性特征完全地克服了物质媒介和艺术家个人的感性特征。他说,"那么,在艺术作品中质料(再现者的自然本性)应该溶化在(被再现者的)形式中,物体应该溶化在外观中,现实应该溶化在形象的显现之中。"(50)这里,所谓"质料应该溶化在形式中",是从总的方面论述艺术形象应克服物质媒介和艺术家自然本性的质料。而"物体应该溶化在外观中'是指艺术美的观念性的特点,说明通过艺术创造将媒介与艺术家的物质性消溶在精神性的形象之中。而"现实应该溶化在形象的显现之中"则指媒介与艺术家的偶然性的感性特征消溶在必然的美的艺术形象之中的艺术典型化的特点。这里所说的"消溶",实际上就是指物质媒介、艺术家的自然本性与艺术形象直接统一,融为一体。也就是艺术的自由地表现。席勒认为,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是真正的艺术美,而做不到这一点就是一种丑。他举例说,"如果在(铜板画中)肌肉的灵活性由于金属的硬度或艺术家的手不够灵活而受到损害,那么表现是丑的"。(51)再次,席勒还探讨了艺术创作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反对由于过分表现主体形成的一种"特别作风",而主张主体溶化于客体之中的"纯粹客观性",并将这种"纯粹的客观性"称作是"风格"。他说,"特别作风的对立面是风格,风格不是别的,而是表现的最高独立性,这种表现应脱离一切主观的和一切客观的偶然性的规定。表现的纯粹客观性是好的风格的本质,是艺术的最高原则"。(52)他以当时的演员对《哈姆雷特》一剧的表演为例,说明艺术家在处理主客体关系时的三种情况。一种是扮演哈姆雷特的演员,作为一个大艺术家只"给我们表现对象",而将自己的个性完全消融到哈姆雷特的个性之中。一种是扮演奥菲莉雅的演员,作为一个平庸的艺术家,完全按照自己的主观的原则演出,从而仅仅体现了"特别作风"。再一种是扮演国王的演员,完全是低劣的艺术家,在演出中老是令人嫌厌地表现自己身体的自然本性。不仅如此。席勒还在《论美》中探讨了诗歌艺术(即语言艺术)在艺术表现上的特殊性问题。他认为,诗歌艺术在运用克服物质媒介自然本性的规律方面是十分困难的,原因在于诗歌所运用的物质媒介是词语。词语不是一种感性的自然形态,而是一种"类或种"、"无限多个体的符号",实际上即是反映事物的抽象性和概括性的概念符号。他说,"诗歌力图达到直接的直观,语言却仅仅提供概念"。(53)显然,作为概念符号的语言是同艺术的具体性、个别性相对立的、异己的。因此,诗歌艺术的任务就是运用自己的艺术力量克服语言通向一般的倾向,以达到艺术美的高度。他说,"诗的表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园林史名词解释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 上一篇:《云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
  • 下一篇:三角函数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