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学设计、预习案、课课练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3.让学生了解本文表现的社会理想。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朗读、背诵课文。

2.难点:认识并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学过的《饮酒》这首诗歌吗?(生齐背诗歌)那还记得这首诗歌的作者是谁吗?是哪个朝代的人呢?

诗歌展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二、了解作者、作品、时代背景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年,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施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才41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羸疾一起折磨着他,63岁去世。后人称之靖节先生。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就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大约写于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记”是古代一种文体,本文就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

三、朗读文章第一节和第二节,理解重要的文言词语及语句

1.重要字词

夹(jiā)岸 俨(yǎn)然豁(huò)然阡陌(qiānmò)垂髫(tiáo) ......

怡(yí)然 邑(yì)人便要(yāo)还家刘子骥(jì) ....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要求:

(1)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2)反复朗读课文,做到琅琅上口

3.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补充注释如下)

“为业”:靠??谋生。“缘”:沿。

“夹岸”:夹着溪流两岸。“杂”:别的。

“鲜美”:鲜艳美丽。 “异”:诧异。

“穷”:穷尽。 “舍”:舍弃,放弃。

“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 “开朗”:开阔明亮。

“平旷”:平坦开阔。 “属”:类。

“悉”:全。“怡然”:快乐的样子

4.重点词句,着重讲解

学生全文翻译后,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文言文知识。

教师引导归纳。

1.古今词义。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交通运输。

五、布置作业。

理解并掌握1-2节所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 检查复习第一课时内容

二、 学习3—5节,理解重要的文言词语及语句

1.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所从来”:从哪儿来。 “咸”:都。 “问讯”:打听消息。 “先世”:祖先。

“妻子”:妻子儿女。 “邑人”:同乡人。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 “焉”:于之,从这里。 “间隔”:断绝了往来。 “皆”:都。 “叹惋”:惊叹。 “延”:邀请。 “语云”:告诉(他)说。 “不足”:不值得。 “既”:已经。 “志”:做记号。

“诣”:拜见。 “如此”:像这样。 “遣”:派。 “欣然”:高兴地样子。 2.重点词句,着重讲解

学生全文翻译后,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文言文知识。

教师引导归纳。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不管(连词)。

如此

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

缘:

古义:沿。 今义:缘故,缘分。

延:

古义:请。 今义:延长,延伸。

津:

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 今义:口液。

3.一词多义。

舍: (1)舍弃 例:便舍船。 (2)房子 例:屋舍俨然。

寻: (1)寻找 例:寻向所志。 (2)不久 例:寻病终。

志: (1)做标记 例:处处志之。 (2)标记 例:寻向所志。

向: (1)以前 例:寻向所志。 (2)对着 例:眈眈相向。

4.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二、整体感知

三、精读研讨、探究质疑

五、小结全文

六、拓展延伸

1.欣赏:影视歌曲《神奇的九寨》。

2.课外阅读:《桃花源诗》(陶渊明)、《桃源行》(王维)、《桃源图》(韩愈)、《桃源行》(王安石)、《桃

花溪》(张旭)、《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附: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美丽 景色美 人情美

神秘 桃林神秘 山洞神秘 人物神秘 结局神秘

幸福 和平安定 丰衣足食 民主平等 民风淳朴

七、教学反思

林尽( )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 )船,从口入。 初极狭( ),才通( )人。复行数十步,豁然( )开朗。土地平旷( ),屋舍 ......

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 )交通( ), ........

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 )垂髫( ), .......

并怡然()自乐( ) ....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内容。

5.理解性填空

( 1)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林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2)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和平幸福的境况的句子:6.读第二段。说说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样的美景?

7. “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

寻( )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 ....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园林史名词解释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 上一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预习案、课课练
  • 下一篇:《生命与和平相爱》教学设计、预习案、课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