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
陈寿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的文言字词。
2、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二)、能力目标
1、体会和学习“记言”的史家笔法。
2、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3、巩固学习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4、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5、领会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塑造人物的妙处。
(三)、德育目标:理解和感悟诸葛亮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2、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教学难点
1、重点字词及句子的理解。
2、有关历史人名及故事。
3、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教法及学法: 情景教学法、点拨法、 朗读、思考、质疑、合作探究法。 课型 : 新授课
课时 :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重点
1、学习本文的文言字词。
2、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3、理解和感悟诸葛亮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
一、导入新课
1
《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播放录音,能唱的跟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你知道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对联、诗歌、故事?(三顾茅庐、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等)
二、介绍作家与作品。
1、文章出处。(本文节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作者是陈寿,字承祚,晋朝安汉人,西晋史学家,所著《三国志》共65卷,记载三国时期魏、蜀 、吴的历史。)
2、介绍关于《三国志》:《三国志》是历史散文。记载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三国志》分为《魏书》、《蜀书》、《吴书》。属纪传体的分国史。它善于叙事,总是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情节,进行简洁描述和重点刻划,从而突出中心,表现人物性格物征,文学价值很高。
《三国志》在二十四史中,与《史记》、《汉书》、《后汉书》一起被称为“四史”(前四史)。
3、时代背景。
东汉末年朝廷政治日趋黑暗,官府徭役繁重、刑罚极其苛刻,广大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时,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产生和壮大起来的大小武装力量,为了取代东汉王朝,争夺势力范围,进行了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和频繁的军事混战。在镇压黄巾起义中起家的曹操、刘备和孙权,在多次战争中,一步步扩大势力。赤壁大战之后,形成了曹操、刘备和孙权三国鼎立的形势。
4、解题
公元207 年,刘备屡败,只好投靠刘表,寄居新野,势单力孤。渴求贤者辅佐其成就大业,于是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三顾之情所打动,为他对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做分析。“对”:回答,应对。
三、课文朗读。
播放录音(注意:读音、停顿、语气等)
四、生读课文,弄准字音。
陇亩(lǒng) 倾颓(tuí) 猖蹶(chāng jué) 存恤(xù )
夷越(yí) 胄(zh?u) 殆(dài) 沔(miǎn) 诣(yì) 2
好(hào)为 乐(yuè)毅 诣(yì) 屏(bǐnɡ)人
度(du?)德量力 存恤(xù) 胄(zh?u) 箪(dān)食壶浆
1、生自由朗读,然后提出朗读中的疑难字句,教师组织学生相互帮助解答。 准确断句,如:长句“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等等。
2、播放课文录音,同学们结合注解听读理解,初步把握大意,概括段落层次。不太理解的词句,就勾画下来共同讨论。
(1)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读勾画。
(2)请同学大声朗读,齐读。
学生谈朗读体会,师小结。
五、课堂练习:听写生字、易错字
六、教学小结
三顾茅庐”的故事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但是刘备三顾茅庐真正的收获是什么? 是诸葛亮在隆中为他制定三国鼎立大计的事。正所谓“画纸之上分天下,谈笑之间定乾坤”。让我们课下走进陈寿的《三国志》,去重温那一次伟大的会谈吧!
七、作业布置
1、将自学或抽查中重点的字词抄写在作业本上。
2、熟读课文,理解和感悟诸葛亮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
第二课时
课时重点
1、体会和学习“记言”的史家笔法。
2、领会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塑造人物的妙处。
教学过程:
一、抽查字词消化情况:昨天作业本上字词的抽查。
二、朗读激趣。
学生自选你最喜欢的一段当堂朗读。
三、合作学习,疏通文意。
3
翻译下面的句子,并注意划线字的读音和意思。
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2、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3、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4、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交流、明确:
1、我没有正确估价自己的德行和能力,想要为天下伸张正义,但是我的智谋有限,
所以一再失败,直至现在。度,估价。遂,于是、就。
2、现在曹操已经拥有上百万的兵力,挟持天子来命令诸侯各国,(我们)的确不能
与之争强夺势。挟,挟持、控制。诚,的确。
3、这个人值得登门拜访,不应该委屈他前来。将军(指刘备)应该屈尊亲自前去
拜访。就,接近。枉,委屈。顾,看望。
4、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盛着食物、用壶装着水来迎接将军你呢?箪,名词用做动
词,用竹筐装着。壶,名词用做动词,用水壶盛着水酒。
四、逐段深研。
第一段:简介诸葛亮的身份以及他远大的抱负。
1.为什么交待诸葛亮的身份以及他远大的抱负?——与《陈涉世家》联系:
①写人物传记首先要交待身份,符合传记的写法。
②为下文作铺垫。
2.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他什么?
说明他志向远大,自认为有出将入相的才能。
3.为什么“时人莫之许”,只有崔州平徐庶“谓为信然”?
因为当时人们还不了解他,只有跟他十分友好的朋友崔州平徐庶,才知道他确有出
将入相的才能。
第二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1.徐庶为什么说诸葛亮只可“就见”“不可屈致”?
(1)有才能的人往往恃才自傲,如果不够尊重地请他,他肯定不会来。
(2)亲自前往拜访,才能显示思贤若渴,才能表现对人才的尊重。
(3)通过徐庶的话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能。
(4)通过徐庶的话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能。
4
第三段:写刘备三顾茅庐问策。
1.“三顾茅庐”为什么不详细介绍?
隆中的对策才是要点,这样安排详略得当。
(1)小说 比史籍的故事性更强;从很多细节上进行文学加工,如写诸葛亮卧睡草
堂让刘备一行人在雪中一再等候的细节,这样使二人的见面更有戏剧性了。
(2)小说详细写了三顾茅庐时关羽和张飞的表现,以衬托刘备求贤若渴的真诚态
度。
(3)小说还刻画了诸葛亮的个性,他在刘备的请求面前一再推辞,表现出一副隐
士风范。
第四段:写隆中对策。(核心)
一论曹操 : 军事优势——拥百万之众
政治优势——挟天子而令诸侯
结论——此诚不可与争锋
二论孙权 : 地位巩固——已历三世
地理优势——国险
政治优势——民附,贤能为之用
结论——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论荆益:
(荆州):地理优势——用武之国 交通便利(易攻难守)
政治形势 ——其主不能守(既不会用兵,又不会用人)
结论——可争,但作为根据地不保险。
(益州):地势险要——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政治形势——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结论——可图,作为根据地。
第五段:侧写羽、飞,体现对其器重与信任。
五、教学小结
本文“记言”的写法极好地再现了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是我国史传文学的一个鲜
明的特色,值得体会与学习。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作业。
2、熟读课文理解和感悟诸葛亮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
5
板书设计:
隆中对
陈寿
第一段:简介诸葛亮的身份以及他远大的抱负。(身份、抱负,作铺垫。)
第二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恃才自傲,思贤若渴, 侧面烘托)
第三段:写刘备三顾茅庐问策。(隆中的对策是要点,详略得当。)
第四段:写隆中对策。(一论曹操,二论孙权 ,三论荆、益。)(核心)
第五段:侧写羽、飞,体现对其器重与信任。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1、领会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塑造人物的妙处。
2、通过课文,了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3、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教学过程:
一、深入探讨。
1、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的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
蓝图:“霸业可成 ” “汉室可兴”
方针:“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接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根据:占据荆州和益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 、对诸葛亮的这番话,刘备是什么态度?从这番话看,应怎样评价诸葛亮? 刘备是持肯定、赞同的观点。诸葛亮是个有卓越政治才能的人。
3、在对前景形势的分析中,诸葛亮特别强调了什么因素的作用?你是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的?
特别强调了“人谋”的作用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贤能为之用”“ 总揽英雄”。
4、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的人物形象。
刘 备:是一个思贤若渴、以复兴汉室为己任的英雄形象。
6
诸葛亮:是一个富有雄才大略的谋臣形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5、结尾写“关羽、张飞等不悦”有什么作用?
引出刘备对诸葛亮的评价,说明他的“自比”并非虚夸,从侧面突出了诸葛亮的杰出才能;同时照应了前文,使文章显得结构严谨。
二、体会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运用。
正面:诸葛亮隐居及答问过程
体现:不凡抱负和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
侧面:徐庶的推荐、关与张的不悦、刘备的回答
体现: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
三、出自本文的成语。
度德量力 箪食壶浆 挟天子而令诸侯
四、课堂练习:
1、将下列字组成成语并要求用法一样:
①躬:亲自。(事必躬亲:不管什么事情都一定要亲自去做。)
②身:身临其境、身体力行、身先士卒、身经百战
③度:审时度势、以己度人
五、教学小结
这篇文章以诸葛亮回答刘备的咨询为主要内容。诸葛亮在对策中分析了敌我友多方的形势,确定了“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然后北定中原的战略方针。充分展示诸葛亮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
六、作业布置
1、收集有关诸葛亮的故事、成语或名句。(每生至少收集3条)
2、 阅读陈寿的《三国志》
板书设计
隆中对
陈寿
刘 备:是一个思贤若渴、以复兴汉室为己任的英雄形象。
诸葛亮:是一个富有雄才大略的谋臣形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运用。
7
正面:诸葛亮隐居及答疑过程
体现:不凡抱负和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
侧面:徐庶的推荐、关与张的不悦、刘备的回答 体现: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
8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