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教育中“五好”教育策略
【摘要】幼儿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要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必须坚持“五好”教育策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积淀良好的能力基础、树立良好的榜样示范、建立良好的互动交流。
【关键词】幼儿教育;“五好”教育;行为习惯
在人的一生中,学前期是人的身心等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期,是发展最快、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幼儿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教育的基础,被喻为是整个教育事业这棵大树的“根”,如果根基薄弱,那么整棵大树势必倒下,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会给未来更高级的教育打下基础,所以良好的幼儿教育对每一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俗话说:“三岁定八十”,孩子的教育自古至今一直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孔融让梨”、“孟母三迁”都是幼教的典故。确实,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社会的未来,为人师者无不希望孩子能够独立撑起一片天,有所成就。然而怎样教育孩子,如何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打好国民教育的基础,成为幼教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目前幼儿教育的现状
1、幼儿教育由“奢侈品”转为“必需品”。改革开放之前,幼儿园对于家长来讲是“奢侈品”,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推动幼儿教育事业迈进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幼儿教育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需要,儿童成长中的必需品。截至2009年,全国的幼儿园已超过13万所,在幼儿园(包括学前班)达2263万人之多,入园率达42.5%。同时,各种各样的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形式融入到百姓的生活当中。“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时时刻刻提醒家长们愈发重视幼儿教育。
2、幼儿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保教幼儿的能力明显增强。随着学历层次的提升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广大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有了较大的改善,他们了解国家的幼儿教育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文件的精神,他们具有较为扎实的幼儿生理学、幼儿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系统的专业理论基础,也具有了解幼儿,与幼儿建立积极互动关系,支持他们的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多数教师不断学习的愿望强烈,他们积极接受继续教育,踊跃参加教研活动,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主动反思和改进教育教学,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与此同时他们的科研意识和能力也明显增强,目前幼教类刊物中,一线教师发表的文章已占相当比例。
3、幼儿家庭教育与托幼机构教育相脱节,严重影响幼儿教育。一是许多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仍存在很大的片面性,他们把幼儿教育等同于智力教育。把识字、背诗、计算、学外语当作幼儿教育的主要课程,错误地认为只要幼儿有了知识就拥有了未来的一切,而疏忽了对幼儿的品德、意志、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而给幼儿的一生带来不良的影响。二是不少家长在幼儿教育中,不顾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了自己面子问题,强迫学龄前儿童接受“正规化”训练,容易损伤儿童的生理健康,也易造成儿童压抑、厌学心理。过早的“正规化”教育忽视了儿童爱玩、好动的天性,严重违背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三是包办代替,忽视了对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养。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总认为孩子小,舍不得让孩子做一点事情。有时孩子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