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
【摘要】长期以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一根拔不掉的毒刺,并已严重危害到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幼儿教育的正常发展。笔者在对目前社会存在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分别从宏观、微观两方面探究幼儿教育小学化产生的原因,阐明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幼儿健康发展的主要危害,为改善这一问现象,需完善幼儿教育的管理监督机制重视幼儿教师培养,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家园合作,实现家园共育。希望对促进全社会正确认识幼儿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唤起全社会对学前教育及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视。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学前教育;健康成长
一、引言
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幼儿园已经成为目前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主要机构和场所。因而,幼儿在幼儿园中被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对其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近年以来,诸多幼儿园以“幼小衔接”为名,提前开设了写字、拼音、心算等等学习性课程,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小学化教育,受到众多幼儿家长的追捧,而幼儿园的孩子们却早早背上了身心重负,学前教育已然演变成了学校教育......但是这种盲目的超前化教育不仅对幼儿身心施加重负,使其提前成熟化,更是违背了正规教育的程序和计划,使得幼儿教育的作用发生异变。因此,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需要业界学者对其研究和探讨,以提早应对这种大众化现象。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
(一)教学内容中“知识性”抢占“趣味性”阵地
著名学者皮亚杰研究表示,幼儿认知水平大多处于前运算阶段,其思维对象以表象为主,缺乏守恒性和可逆性,尚不具备进行复杂思维的生理基础。基于此,《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他方式作不同的划分。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1]幼儿教育应遵循全面教育的方针。但是,由于“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不断蔓延,一些幼儿园将幼儿教育错误理解为知识教育,提前让儿童掌握更多的书本知识,选用小学低年级的教育材料把丰富多彩的幼儿教育内容简单粗暴地划分为语文、数学和英语等文化课程,在拼音方面,要求幼儿掌握声母与韵母、能拼读、能书写;在数学计算方面,要求幼儿进行较大数位的加减运算;在汉字学习上,要求幼儿会读、能写。片面强调知识性学习,忽视幼儿性格、学习态度和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的培养。
一般而言,幼儿教育应该保持一定的游戏形式,幼儿园的教学组织形式应以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