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
1、关于行政法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
A、表现形式多样B、规范数量多、内容广泛
C、具有明显易变性D、程序性规范与实体性规范界限分明
2、下列属于行政法特点的是()。
A、行政法具有统一、完整的法典
B、行政法规范的数量多,内容广泛
C、行政法律规范具有明显的易变性
D、行政法规是以多种多样的法律形式表现出来
3、在我国,行政法的渊源有(ABCD)。
A、宪法和法律 B、行政法规与规章 C、地方性法规 D、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4、关于行政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以下说法正
确的是(BCD)。
A、行政关系属于法律关系 B、行政法律关系以行政关系为基础
C、行政法律关系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 D、行政关系经过行政法调整转为行政法律关系
5、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ABD)。
A、主体 B、客体 C、事实 D、内容
6、公民甲因为驾驶机动车闯红灯将一名老人撞成轻微伤,被某区公安局交警大队以拘留7天的处罚。本案件中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是(AD)。
A、公民甲 B、被撞的老人 C、交警大队 D、某区公安分局
7、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ACD )。#
A.行政主体B.社会舆论 C.行政相对方 D.行政法制监督主体
8、我国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包括(ABC)。
A、行政监察机关 B、国家审计机关 C、上级行政机关 D、下级行政机关
9、关于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CD)。
A、双方当事人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B、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是由当事人预先规定
C、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D、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统一性
10、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包括()。
A、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B、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行政法律规范预先规定
C、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D、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统一性
11、行政法律关系的不对等性体现在(ABCD)。
A、双方主体地位不平等 B、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不以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为前提
C、行政主体可以单方面设定行政法律关系
D、行政主体可以对行政相对人行使强制权
12、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
A、行政主体 B、行政相对方 C、行政法制监督主体 D、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13、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BCD)。
A、事实 B、物 C、行为 D、精神财富
14、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行政法律关系要素的变更,包括(ABD)。#
A、主体变更 B、客体变更 C、关系变更 D、内容变更
15、以下属于行政法律事件的是()
A、人的自然出生、死亡 B、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C、没收非法财物 D、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
16、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BD)。
A、合乎现实性 B、合法性 C、具有中国特色 D、合理性
17、关于行政主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
A、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 B、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
C、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产生法律后果
D、行政机关一定是行政主体
18、关于行政主体,可以说法正确的是(ABD)。#
A、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范围大于行政主体 B、
行政主体都是行政机关
C、行政机关都是行政主体
D、非行政机关也可以成为行政主体
19、下列各项中,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是()
A、乡、镇人民政府B、公安派出所C、街道办事处D、公安局法制科
20、能够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包括()
A、国务院的直属机构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
C、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D、全国人大常委会
21、国家行政机关有如下特征()。
A、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B、国家行政机关是具有国家强制性质的社会组织
C、国家行政机关是具有较强的执行色彩的组织
D、为了顺利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职能,国家行政机关必须按照一定的层次和结构组织起来,并且按照科学方法依法进行活动
22、下列权力属于行政职权的是()。
A、规章制定权 B、行政奖励权 C、行政强制执行权 D、行政复议权
23、行政职权的特征包括()。
A、灵活性 B、强制性 C、不可处分性 D、职权与职责的统一性
24、行政优先权权包括()。
A、先行处置权 B、推定有效权 C、获得社会协助权 D、行政征用权
25、行政优先权包括()。
A、先行处置权 B、获得社会协助权 C、行政处罚权 D、推定有效权
26、关于国家行政机关的特征,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
A、具有国家强制性 B、具有较强的执行型
C、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D、按照一定层次和结构组织
27、关于对行政机关概念的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 B、权力依据是宪法和有关法律
C、行使的是国家行政权力 D、是国家机构重要组成部门
28、关于对国家行政机关概念的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 B、权力依据是宪法和有关法律
C、行使都是国家行政权力 D、是国家机构重要组成部分
29、我国行政机关的设置原则是()。
A、适应需要原则 B、精简原则 C、高效率原则 D、依法设置原则
30、垂直领导就是由于业务上极为密切,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采取直接组织与指挥,权力高度集中。如()
A、民航 B、铁路 C、国家科委 D、国家体委
31、在我国,国务院是()。
A、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B、中央人民政府
C、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D、最高国家机关
32、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包括()。
A、教育部 B、国家海关总署 C、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D、中国人民银行
33、按照行政区域划分,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基本级别包括()。
A、省、自治区、直辖市 B、市、自治州、直辖市的区
C、县 D、乡、民族乡、镇
34、被委托组织与被授权组织的区别体现在()。
A、形式不同 B、性质不同 C、产生的依据不同 D、行为后果不同
35、以下主体可以接受行政授权成为被授权的组织的是()。
A、广东省佛山市人民政府 B、山东省滕州市公安局官桥派出所
C、山西省吕梁市律师协会 D、黑龙江省林业厅
36、以下主体可以接受行政委托成为被委托的组织的是()。
A、陕西省咸阳市人民政府 B、山东省滕州市公安局官桥派出所
C、吉林省长春市律师协会 D、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法院
37、关于行政主体与国家公务员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行政管理活动通过公务员公务行为得以实现
B、公务员的公务行为是以国家机关名义实施
C、公务员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由国家行政机关承担
D、公务员与国家行政机关之间是职务上的委托关系
38、关于作为公民的公务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各种权利 B、
行为不具有强制性
C、可以以国家名义从事活动 D、所属公务机关对其过错负连带责任
39、根据我国《国家公务员法》的规定,下列属于行政处分的是()。
A、警告 B、记过 C、罚款 D、降级、撤职
40、在我国,行政职务关系的产生,有哪几种情况?()
A、选任 B、委任 C、调任 D、升职
41.根据《公务员法》规定,下列情况可以引起公务员法律关系的发生( )。
A.选任 B.委任 c.聘任 D.考任
42、在我国,行政职务关系的变更,有()几种情况。
A、调任 B、罢免 C、撤职 D、免职
43、关于行政相对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D)。(行政机关也有可能是相对方)
A、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机关相对
B、可以分为直接向对方与间接相对方
C、听证是相对方重要的义务
D、相对方有协助行政主体执行公务的义务
44、关于行政相对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
B、可以分为抽象向对方与具体向对方
C、申请行政法上的救济是相对方重要的权利
D、遵循法定程序要求是相对方重要义务
45、行政相对方的权利包括()。
A、参与行政管理的权利
B、了解情况的权利
C、申请行政法上救济的权利
D、提出申请的权利
46、关于行政相对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机关相对
B、可以分为直接相对方与间接相对方
C、听证是相对方重要义务
D、相对方有协助行政主体执行公务的义务
47、我国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包括()。
A、行政监察机关 B、国家审计机关
C、上级行政机关 D、下级行政机关
48、以下可以成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是()。
A、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B、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