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住区户外活动空间适老性设计研究

 
旧住区户外活动空间适老性设计研究

建筑设计

CONSTRUCTION

第4卷 第20期2014年7月

旧住区户外活动空间适老性设计研究

朱 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西安 710055

摘 要:旧住区记录并留存着一座城市的岁月变迁和特定时期的社会传统,然而也存在着老龄化、高龄化等一系列问题。本文总结了旧住区的特征,分析了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性,并对完善旧住区中老年人的户外环境,提升旧住区中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关键词:旧住区;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适老性设计中图分类号:S611??1.旧住区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和青年人口的迁移,现在大多数的旧住区都已经成为了老龄化的住区,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与旧住区户外活动空间的更新必将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方面居民生活尤其是老年人的生活对住宅区户外空间的诉求日益强烈;另一方面,住区户外活动空间正在被慢慢蚕食,并且日渐萎缩[1]。

旧住区历史悠久,人情味足,居民彼此之间相互了解,并且建立了深厚的社区情感和邻里关系网络,这些都是旧住区可贵的积极因素,也符合老年人原居安老,落叶归根的心理需求。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房屋陈旧、道路狭窄、设施老化、治安混乱,缺乏应有的维护和改造,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居民的生活要求,更不能满足老年人对安全、舒适的住区空间的基本需求,亟需改造更新。而作为旧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户外活动空间的存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承载着住区居民,尤其是老年居民的活动,执行着住区功能,体现了住区形象,反映了住区问题。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大量居住在旧住区中的老年人来说,改善住区的户外空间环境,使其能够适应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促进老年人的社会交往,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是十分必要而迫切的。

2.老年人的户外活动行为研究2.1老年人的基本特性及需求

人在进入老年以后,身体机能在不同程度上会出现一系列的老化现象,感知能力、骨骼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都会衰老,因此老年人在使用户外空间环境时,会出现感知度下降、敏锐性降低等现象,从而影响其对身边信息的接收。老年人心理方面由于生理及环境的变化也产生了相应的转变,如失落感、孤独感、自卑感、忧郁感等。

老年人由于生理变化和社会角色的转变,其对住区环境的心理需求也与其他居民不尽相同,与普遍要求的景观视觉效果不同,老年人更在意住区的安全性和邻里关系的和睦,在意原居安老和家庭氛围。随着老年人的心理感受的变化,必然会对其周围的生活环境产生各种反应,这些反应尽管对老人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场合,往往会被人们所忽视[2]。

2.2住区老年人的户外活动行为特征2.2.1老年人户外活动范围

根据老年人出行的时间、活动的半径和频率将城市老年人在住区内部的户外活动范围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细化为三个层次:近宅生活活动圈、组团生活活动圈、住区生活活动圈。老年人在近宅活动圈主要进行交谈、闲坐、晒太阳等静态活动,因此近宅活动圈是私密性最强的空间。组团活动圈其活动半径约在180-220米,符合5分钟老人出行距离,在这里可以进行一定的公共活动和小规模的群体活动,老年人可以在此偶遇友邻、运动散步,组团活动圈相对于近宅活动圈来讲,其活动内容更丰富,公共性更强。

2.2.2老年人户外活动形式

在住区中常见的老年人户外活动形式主要可分为三类:独自活动、成组活动、群体活动。独自活动形式常见于高龄老人、轮椅老人,他们行动不便,听力和表达能力都在很大程度上发生退化,因此喜好在私密性强的空间进行独坐;成组活动的老年人是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老年人,或者性别相同、年龄相仿的老年人通常为三五成群的活动、聊天,形成了小规模的成组活动形式。

3.旧住区户外活动空间适老性设计原则3.1邻里永续原则

既有的社会网络和邻里关系是旧住宅区的宝贵财富,也是最能体现住宅区活力的重要因素。在进行户外活动空间适老性设计时,必须立足于住区的现实情况,遵从邻里永续的原则,在保持住区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合理的进行改造设计,是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得以提高。

3.2安全弥补原则

现状的旧住宅区户外活动空间缺乏适老性的考虑,而且由于年久失修,

文献标识码:A

住区存在地面破损、缺乏无障碍坡道、设施老化等一系列具有安全隐患的问题。而老年住户是旧住区户外活动空间的主要使用者,因此进行适老性设计时,首先要解决住区户外活动空间及其设施的安全性问题。

3.3历史延续原则

老年人在住区中经历了几十年的岁月,住区的一切特征都影响着老年人对该住区的感知、认知。因此,在进行旧住区户外环境适老化设计改造时,应该顺应住区本身的特征,尊重老年人长期以来形成的“地域固定性”的场所选择,再此基础上进行改进,使空间的优势放大化,消除其缺点,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活动场所。

4.旧住区户外活动空间适老性设计4.1形成主次分明的空间结构

老年人记忆力下降,方位感较差,合理的层级划分和易于识别的空间组织可以帮助老年人寻路、定位,形成对空间的场所感和归属感。例如安排一个类似中心广场的占主导地位的空间,并提供空间导向的指示,活动空间之间应保持视线的通达性,各个空间具有明显的标志物,并提供指示牌,方便老年人定位。

4.2提供复合多样的空间种类

提供从公共到私密不同层次的户外活动场所,同时空间的尺度应富有变化,既有大尺度的公共开放空间,同时也有小尺度的角落,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需求;注重活动空间的复合渗透性,在适合多人活动的公共空间周边创造可以休憩的小空间,适合老年人交谈和观看他人活动;

4.3创造易于交流的私密空间

易于交流的小空间可以被老人视为“私人会客厅”,在这里进行朋友间的交谈可以有效避免一些会打断思维和谈话的琐事。此类空间应设置在能让老年人看到热闹的住区道路或其他活动空间的地方,这样可以让老年人感觉到在参与社区生活。

4.4重视室内外之间的过渡地带

室内外之间的过渡地带可以有效缓冲老年人对环境变化的不适,为老年人提供可以适应强光、噪声和温度的空间,同时也可以用来稍作休息并且观看他人活动。可以在每一个单元入口处设置棚架,让老年人逐步适应光线的变化,遮蔽恶劣的天气,同时设置扶手为老年人的停留提供支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扩大过渡区域的面积,并为老年人设置舒适的座椅。

4.5创造更好的景观观赏空间

对于旧住区中的老年人来说,利用户外环境好的空间享受阳光、呼吸清新的空气、种植花草或蔬菜、喂鸟、观察天气的变化是非常常见的行为。将景观较好的观赏区域设置在稍远离住宅的地方,但同时保证能从室内或其他空间易于看到这样可以促发老年人前往探索,有助于老年人走出家门活动。同时应设置步行道穿越宅前绿化或小花园,同时设置座椅,注意铺装材质的选择不应采取汀步,选择适宜老年人行走的柔性防滑材质。

5.结语

住区老年人日常户外活动空间场所设计问题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外延又十分广泛的综合性课题。涉及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学、老年社会学、建筑、景观及城市规划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适合老年人的户外活动空间场所设计,首先要研究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其次从社会学的角度去研究他们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活动特征,最后,才是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的角度研究老年人日常户外活动空间场所设计,使得户外活动空间场所能弥补生理上的衰退、满足心理需求、符合老年人的行为习惯,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日常户外活动空间,使他们积极健康的安度晚年。

参考文献:

[1]谷鲁奇.面向老年人的旧住宅区公共活动空间更新方法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0.

[2]王江萍.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1.

文章被我刊收录,以上为全文。

此文章编码:2014J ? 

5342


旧住区户外活动空间适老性设计研究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朱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西安 710055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ChengShi Jianshe LiLun Yan Jiu2014(20)

1.谷鲁奇 面向老年人的旧住宅区公共活动空间更新方法研究 2010

2.王江萍 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规划与设计 2009

引用本文格式:朱琳 旧住区户外活动空间适老性设计研究[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4(20)

bbs.99jianzhu.com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江苏省盱眙县都梁中学高中数学第2章平面向
    绿豆蛋花是怎样制作及具有什么样的功效?
  • 上一篇:NJFU城市总体规划第二讲人口规模预测
  • 下一篇:高等级公路边坡设计若干问题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