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期,由于经济资源向少数空间发生集聚
性运动,区际差别由小变大,但整体经济仍可获得较高的增
长速度;但当整个经济达到高度发展阶段,过度的集聚规模
将产生一系列新的问题,这时再要求得到较高的发展速度,
就必须调整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即向外围地区推进,其结果
是新的经济区出现和区际差别逐渐缩小。
20. 中心地理论的假设条件、三种基本类型的结构形态
假设条件:
●地域是一个均一的平原,避开了自然地形、人工障碍等的影响
●地域上的经济活动可在各个方向上移动
●居民及购买力是连续、划一的分布
●消费者根据最短距离原则在空间上活动
市场网络的三种基本类型:
●市场原则K3:从商品和服务供应范围最大角度出发,适用于联系方便的发达地区和城市内部。
●交通原则K4:按主、次中心之间最短距离而定出的中心体系,适用于有重要交通线通过或新开发地区。
●行政原则K7:一个主中心能控制周围六个亚中心,每个亚中心又可控制六个次中心。这是行政管理要求的结果。适用于自给自足的地区。
21.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P23
一般以为,以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空间集聚及其形成的区域城市网络为主体的现代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实际上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
· 集聚体(城市)本身的发展规律及空间结构组织规律(现代城市总体布局) · 集聚体(城市)对周围农村地区的吸聚模式(区域城市化布局)
· 区域内各个集聚体(城市)相互联结的城市网络结构形态(区域城镇体系布局)
1、城市发展规模及空间结构组织理论
●城市最佳规模理论
●城市区位级差地租理论
2、空间吸聚理论
集聚体对周围农村地区的空间吸聚包括:资金、人才、原材料、劳动力等,其中以劳动力的空间吸聚现象最为突出。
早期的劳动力人口空间吸聚理论(人口城市化理论):推拉因模式
1970年代,现代劳动力人口的空间吸聚理论:农村和城市的双重控制性系统及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调节机能。
·农村控制性系统:农村各种组织、家庭、家族??
·城市控制性系统:职业、住房??
3、城市网络结构形态理论
早期的研究:城市规模的序列式分布和首位式分布
· 1913年(德国学者):城市按人口规模呈由大到小、由少到多有规律的序列分布法则 · 1939年(美国学者),首位城市法则——一个国家(区域)的首位城市(即规模最大城市)其规模往往比其他城市大得多
首位度:S=P1/P2 四城市首位度:S=P1/(P2+P3+P4)
4、区域空间结构演变阶段和类型分异理论
●区域空间结构演变阶段理论
· 低水平的均衡阶段
以经济活动分散孤立,小地域范围内的封闭式循环为特征,表现为城镇规模小,相互间联系较为松散,多为农业社会的典型空间形态。
· 极核式集聚发展阶段
基本经济部门在空间集聚发展,促使若干特定城市发展迅速,形成区域经济的发展极核。同时,技术革新的较快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大量出现,并依托大力开发的区域交通网络,将周边和外围地区的资源和潜力更多地吸聚到经济循环中来,并分配给原有的中心和形成新的中心,从而形成极核城市发展较快的非均衡城市体系。
· 由极核扩散发展阶段
生产的高度发达使极核城市的反集聚效益开始出现,交通信息手段的日益进步为城市的扩散发展创造了技术条件,在区位级差地租的内在作用下,出现了由经济活动极核城市向外围地
区扩散的趋势。由此,区域经济活动过密过疏的问题将日趋缓和,并有可能出现一批后来居上的新产业极核城市,多为中后期工业化社会的典型形态。
· 高水平的均衡阶段
以网络化、均衡化、多中心为特征的空间结构,地区间的阻隔和差异已逐渐消失并完全融合为一个整体,各地区的空间和资源得到更充分和合理的利用,整个区域空间结构处于一个高水平的、动态的均衡发展之中,多为后工业化社会或信息社会的典型空间形态。
●点轴开发理论
· 运用网络分析方法,把国民经济看做由点、轴组成的空间组织形式,即“点”和“轴”两个要素结合在同一空间。点即增长极,轴线即交通干线。
· 点轴开发理论的中心思想
随着连接各中心地理的重要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河流航线等的建立,形成有利的区位,方便人口的流动,降低运输费用,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新的交通干线对产业和劳动力产生新的吸引力,形成有利的投资环境,使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而形成新的增长极。这种对地区开发具有促进作用,形成区域开发纽带和经济运作通道功能的交通干线被称为生长轴。
· 点轴开发模式的基本思路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选择若干资源较好的具有开发潜力的重要交通干线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
在各发展轴上确定重点发展的中心城镇(增长极),确定其发展方向和功能。
确定中心城镇(增长极)和发展轴的等级体系,首先集中力量重点开发较高级的中心城市(增长极)和发展轴,随着区域经济实力增强,开发重点逐步转移扩散到级别较低的发展轴和中心城镇。
●网络开发理论
在经济布局框架已形成,点轴系统比较完善的地区,进一步开发就可以构造现代区域的空间结构并形成网络开发系统。
· 网络开发系统应具有下列要素:
“节点”——增长极的各类中心城镇;
“域面”——沿轴线两侧“节点”吸引的范围;
“网络”——由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通讯网组成。
网络开发是点轴系统的延伸,提高区域各节点间、各域面之间,特别是节点与域面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同时,通过网络的外延,加强与区外其他区域经济网络的联系,或者将区域的经济技术优势向四周区域扩散,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将更多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调度组合。
●区域空间结构类型分异理论
· 原材料出口模式
其区域空间结构由边境地区向内地推进,呈现以输出港为中心的等级分布特征。各城市分布多取决于原材料资源区的分布,城市网络主要为等级传递型,发展动力来自于外部市场对原材料的需求,与外界的联系频繁,经济专门化程度很高。这种模式主要出现在资源丰富而经济落后的地区。
· 工业专门化模式
其区域空间结构呈群状集聚体,形成交通便捷的区域网络。其发展的动力是追求集聚优势,工业是经济的主导部门,经济专门化程度很强,区内协作联系明显重于与区外联系,城市规模分布无固定模式,城市发展次序取决于市场传播的速度和方式。
· 外缘带商业推进模式
其区域空间结构是由发达地区逐步向次发达地区推进,呈现出由核心区向外缘地带渗透的梯度特征。其发展的动力是发达的核心地区向外缘地带的投资,由于城镇多作为地域的服务中心,因此商业是城镇的主要职能,城镇经济专门化程度较低,城市间联系表现为以核心区城市占支配地位的资金和劳力的流动,在区域城市规模分布上往往呈现出强烈的首位城市型特征。
· 社会变动模式
这种模式最为普遍,其直接动力是技术和劳力持续的更新和迁徙,间接和内在源泉是整个社会的经常变动和演进。城市间联系密切而多样,经济专门化程度亦因时因势而异,城市分布格局亦变化迅速,是一种内源式的区域发展模式。
22. 空间扩散方式
●扩散的类型
· 对流:人口和物资的流动,是具体的有形的物质传送;人口和物资的流动,是具体的有形的物质传送;
· 传导:各种财政交易过程,是无形但等同的交割;
· 辐射:信息、政策、思想、技术的扩散,能逐级传播,效益不断放大。
●扩散的方式
· 周边式扩散
——从中心点向四周扩散,是一种最简单和最自然的方式。
· 等级式扩散
——从中心点跳过相邻地区,而在距离较远,但属同级或次级中心点的区域扩散,反映出同级城市由于属性相近,扩散和交流也更容易实现的基本特征,信息、创新的扩散往往表现为此类方式。
· 点轴式扩散
——由中心点沿交通干道串珠状向外延伸,多形成若干扩散轴线或产业密集轴带,反映出交通干道往往是产业经济向外扩散的基本传递手段,也是一种非常常见和相当有效的扩散类型。
· 跳跃式扩散
——中心点的扩散向指定地点的非常规的跳跃式集中,往往是满足某些资源指向性产业群布局或产业协作的特定要求。
· 发展极式扩散
——多在扩散影响较小、辐射作用较弱的地区,由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兴起而带动的扩散,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空间不均衡性。
· 反磁力式扩散
——多在中心点的外围选择若干地点,通过一定的空间差异政策人为地诱导中心点的扩散,主要是为了抵消中心点吸聚力过强而可能产生的反集聚效益。
23. 区域规划再兴起的原因
2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规划的发展变化
25. 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城市连绵区、城市带的概念及之间区别
都市区: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由县作为构造单元。它不是一级行政单元,而是城市功能上的一种统计单元。 城市带:由若干连续的都市区组成的巨大城市地域。
26. 城镇体系的概念
城镇体系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
27.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现状
不同地域层次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一般配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都只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陪衬,多数只是简单、生硬地套用有关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和区域基础设施网络的规划模式,发挥不了应有的指导作用。
单独进行的城镇体系规划内容在逐步拓宽,除了城镇体系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规划协调外,还增加了与资源和生态环境协调的内容,并力求明确区分需要对开发建设进行鼓励、引导、控制、限制或禁止的不同地域空间类型,使原功能较简单的城镇体系搞活转向以城镇体系发展为主体,与相关要素进行空间综合协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规划,在较大程度上顶替了衰变前的国土区域规划。
bbs.99jianzhu.com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