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99jianzhu.com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
作者:代杰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第11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378-01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实,不管是哪种教学方式,不管是新颖的还是陈旧的,都需要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表现出来,都可以说是一种教学实践?这一切都不是完全剥离开的,与教师的理念是紧密相连的。新课程理念中,教师要真正转变角色,放手学生,成为名符其实的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帮助者,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让他们成为快乐的、自主的学习者,激发学生主动能动性,增强学生自主探索意识。要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建立师生共同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合作,共同探究的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
一、强化学生课前预习,自主完成基本目标任务
很多教师并不看好预习这一环节,认为学生提前把内容都看熟悉了,上课就没有新鲜感,学生也就对新课程提不起兴趣。其实并不如此,预习时让学生在课前运用工具书或查询有关资料,提前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热",解决课文中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基本内容,解决一些基本性的问题,在预习中找出自己不能解决的,想更深入了解的内容,以便于在课堂上提出,和教师一起共同解决,从而激发学生兴趣,节约课堂上的时间,能够更深入地学习课文中内容。预习,不要求学生解决太难的问题,可以按照课文的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设计出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完成。预习一般只要解决以下问题就行了。(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2)哪些重点段和关键词语能够突出课文的主要内容?(3)哪些问题可以解决,我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想更进一步了解什么?通过这样的预习,学生头脑中就会形成对课文的整体认识,掌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二、加强学生课内读书,汲取知识发展学生学习能力
读书是快速获取知识,直接汲取知识的最快、最有用的途径,也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种常用的、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课堂内读书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否则,就有可能主题跑偏,与阅读的要求背道而驰。看读书质量如何,主要是看阅读中能不能发现问题,并提出有效问题。因此,在课堂阅读中,作为教师就要刻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甚至是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提出很多问题。课文中讲述"车夫已经让开道",这说明车夫本身是做到位的,也就没有责任,况且由于几乎没有行人,"又没有别人看见",他完全可以不管,但车夫并没有这样做,而是主动向前询问伊,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车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同时,课文也细致地描写了"我"的语言和心理,这又可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对比车夫与"我"的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