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99jianzhu.com
多给留守孩子一点爱
作者:邵丽华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第10期
摘 要:幼儿时期正是孩子们了解周围事物、认知生活世界的初期阶段,幼儿园作为孩子们学习的主要场所,对于他们的学习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意义。然而在农村地区,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将孩子留在老家由亲人代为照顾,缺乏父母的关注与教育导致他们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出现不少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予以重视,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常见问题,保证他们学习生活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167-01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投身到城镇化建设大军中,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劳动者子女仍留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由于留守儿童大多是由祖父母或者亲友代为照顾,父母教育的缺少导致这些儿童在学习生活中往往会遇到比同龄人更多的困难,对于他们的学习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本文笔者就自身的一些工作经验以及学习心得入手,谈一下我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一点思考。
留守儿童教育反思:
幼儿时期正是一个人情感认知、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此时的他们应该在父母的关心、爱护下快乐的成长、快乐的生活。但由于受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的制约,在农村地区还是出现了不少的留守儿童现象。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家庭教育的缺少就会导致他们自身的学习能力、情感认识发育不完善,在面对困难、挫折的时候难以积极面对,给他们的学习生活造成很大的阻碍。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有效的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给以学生更多的关爱,更多的指导,以便能够让他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更好的进行学习生活。另外教学中还需要教师能够注重留守儿童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以便能够让他们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深化对于知识的认知。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学生的性格了解比教师要清晰的多,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家长认识的更为明了。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善于和学生家长(监护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以便能够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思维动向、情感特征,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开展相应的教学策略,更好的引导他们进行有效学习。工作中,教师一方面要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动态的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