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99jianzhu.com
如何在政治学科中渗透法制教育
作者:陈定学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第10期
摘 要:初中时期正处于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的关键阶段,思想品德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科目,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法制教育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通过课本知识、实际生活、学习体验以及实践锻炼等途径引导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学习与运用,做好法制教育内容的渗透,培养学生成为执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
关键词:思想品德;法制;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245-01
法制教育是学校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在初中时期,由于学生的身体发育还没有完成,此时的他们相对于成人而言还比较弱小,更需要我们的保护与爱护,也更需要法律的保护。所以在初中时期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法制教育对于他们提升自我保护意识、丰富日常学习生活、增加社会知识以及拓展社会视野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初中《思想品德》科目就为我们进行相关的法制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同时也提供了很好的途径。本文笔者就自身的一些工作经验以及学习心得入手,谈一下我的一些见解,旨在为实现学生法制意识的逐步提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法制教育打好基础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相当于是给了学生一把通往知识宝库的钥匙,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思想品德由于科目知识的理论性较强,学生学习兴趣相对较低,教学的过程中更是如此:想要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教学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的有效进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法制知识的重要性,让他们自主对于学习有一个倾向性。比如教师就可以根据初中生的特点,用案例的的形式向学生进行讲授,例如在教学《一念之差》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要列举一些近些年来的青少年犯罪案例,通过与自己年龄相仿、性格相近的人物事件来让学生认识到很多时候犯罪就是一念之间,一个冲动就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悲剧,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此外,教师也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丰富多彩的品德课堂,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法制教育的有效开展打好基础。
二、充分利用课本知识,为法制教育寻找依据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