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99jianzhu.com
让孩子在阅读中快乐的成长
作者:黄春秋
来源:《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2016年第10期
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既可以获得各种知识,还能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怎样指导低年级学生有效课外阅读,经过十余年的教学,我领悟到了以下几点:
一、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林语堂先生在谈读书时曾说,“一个人读书必然出其自然,才能够彻底享受读书的乐趣。”这里的“自然”应该就是喜爱读书的习惯。因此,我们老师从孩子入学开始,就应该培养培养孩子读课外书的习惯。而习惯的培养,要从阅读学生喜爱的童书的习惯开始。
1、选择合适的书籍。课外阅读是学生自主的、有选择的获取大量的信息的学习活动,在未经指引的情况下,很多刚入学的孩子只喜爱诸如《奥特曼》、《喜羊羊和灰太狼》等卡通图书。他们看书都是有什么看什么,很少有目的选择书目,因此不能盲目让他们读书。指导他们选择合适的书,极其重要。一般来说低年级学生应以拼音读物为主。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内容健康,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类型多样的读物,包括古诗、儿歌、童话、历史故事、科普知识都要涉及。
初入学的孩子,可以让他们阅读一些图文并茂的绘本,通过教师和家长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借助图猜一猜等方式读懂内容;学完拼音后,开始让学生借助拼音逐步阅读浅显的注音读物;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可以引进经典的童话,寓言故事等童书。
2、培养听读习惯。早期阅读中,从听,到读,到写的自然过程是儿童阅读能力培养的奥秘所在。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应从最基本的听、读童书开始。
本着“有益、有趣”的原则结合农村小学实际,对低年级学生要求不能过高,可以定位在学生接触汉语拼音,文图结合,了解故事情节,读后把故事讲给别人听,侧重与口语交际能力和想象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听入手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如选择他们喜欢阅读的童书用故事的形式或利用媒体一边让学生看插图一边听老师讲故事;也可以用一节课的时间,与学生共读一本书,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交流保持学生对书本的浓厚兴趣。
二、创新多种阅读形式
课外阅读是自由的阅读,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应该是一种独立的学习形式,但茫茫书海,学生怎么读才最有效?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不断探索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才能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