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99jianzhu.com
通识教育理念下职校公共艺术教育探索 作者:丰欣欣
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15年第03期
摘要:通过对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两者关系的讨论,为利用公共艺术教育改变亟须解决的职校中“半人”教育问题提供了思路与路径,为职校公共艺术教育拓宽了通识教育视野,指出公共艺术教育在职校生增强人文素质,培养完善人格,成为“全人”等方面有着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通识教育;职校;公共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3-0069-04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关系最为直接的教育。所以,在职业教育发展中“重视技能,服务经济”的教育理念成为全球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我国专才教育意识仍然顽固、功利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下社会,重视技能的教育模式往往被解读为“重技能、轻人文”,“重专业、轻文化”。这些现象正如费洛姆所批判的“我们现在的教育目的,主要在于造就与社会机器有用的公民,而不是针对学生人性的发展。”这种功利性质的教育模式也会制约职校生全面发展,进而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增强职校生人文素养的使命使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走入了研究的视野。
一、通识教育解读
何谓通识教育?目前的学术界趋向于:以人类知识的角度,通过跨学科的互动和知识的整合,为学生拓展广阔的知识视野,获取广博的知识,并通过知识的提升和内化进而达到人格的完善。通识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均衡发展,目的是通过知识间关系的构建、提升和内化,最终培养人。这与我国教育界近年来一直倡导的“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的诉求耦合。这种均衡发展的理念彰显着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从这个角度上讲,通识教育的性质是除专业性和职业性之外的具有广泛性、非功利性的普遍研读的教育,内容涉及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以培养健全个人为目的,直接指向人的发展。
(一)通识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
通识教育与全人教育的耦合之处在于对人的生活、道德、情感理智的和谐发展的关注。 全人即完整的个人,强调个人智力、尊严、人格的完善和充分的自我发展。全人教育是指充分发展个人潜能以培养完整个体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全人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针对现代教育中“非人化”回应的一种教育思潮。其强调人的整体发展,倡导培养完整的人,使人在包括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隆·米勒认为“全人”包括六个素质,即智能、情感、身体、社会、审美、精神。全人教育就是以这六项素质的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