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99jianzhu.com
基于经济生活的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
作者:李晓辉
来源:《经济师》2014年第07期
摘 要:在对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课程概念探析的基础上,从课程实施的主体缺位,课程目标的可操作性不足、课程内容有待拓宽,对课程的观念偏差、认识有误,课程实施的途径单一等方面,文章剖析了当前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幼儿园 社会领域教育课程 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7-194-03
当前,我国的幼儿教育普遍存在着重视智育教育而忽视社会性教育的现象{1}。随着幼儿教育研究的深入,教育界已经意识到幼儿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提出幼儿教育要指向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这对于培育具有社会性协作意识和适应社会的劳动者,具有深远意义。社会教育是以发展幼儿社会性品质为目标,培养幼儿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的完成,固然必须依靠包括幼儿园在内的社会多方主体共同完成,但幼儿园在这个过程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2001年,教育部颁布实施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新《纲要》),对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作了全面指导。然而,新《纲要》颁布至今,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课程和活动在实践中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社会性教育活动内容偏离幼儿实际生活,社会领域课程教学方法单一,注重说教,忽视创设情境和体验等现象还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比较普遍的存在{2}{3},导致幼儿的社会性品质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没有收到应有的实效。因此,新形势下探索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课程的体系建设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一、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课程概念探微
社会课程在国外也称作“社会科”,在我国曾称之为“常识”、“品德”、“社会课程”。2001年,新《纲要》明确称之为“社会领域课程”。它以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行为品质,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为目的,是幼儿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幼儿的主体意识,加强对幼儿主体的态度、价值观、行为品质及社会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