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99jianzhu.com

民族地区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思考 作者:马琼红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07期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鲜明的教学理论: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学生学先于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每一教学过程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的,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有学有教,不学则不教。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可见,预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前奏曲”。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

然而,在教学活动中,什么是预习?预习从字面上理解即在老师上课之前学生自己对课文进行预先的学习。新课程标准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前预习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预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认识上实现从不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从获取知识到运用知识的矛盾的转化,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为研索”、“自求解决”的习惯和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打好基础的关键阶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它关系着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是否能够拥有高效率的预习能力和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然而,在现阶段的教学活动中,课前预习的效果却不容乐观。在教学中,我根据二十多年来的语文教学经验,再结合班上的学生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 民族地区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现状

语文这一学科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它教会学生祖国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字;它教会学生分析、理解、综合的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还有一个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地方就是它的预习多变而复杂。经过对多位学生和家长的实际调查访问,我发现对于很多学生而言,语文预习是一项留于表面形式的作业,教师难于作业布置、学生难于怎样去预习、教师和家长难于检查预习的效果、课前预习作业是否安排。具体调查访问情况如下:

困惑一:教师难于作业布置

对于语文教师而言,作业布置较有新意、让学生感兴趣的预习作业往往是很痛苦的事情。因为无论怎样布置还是要求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再有就是对生字词的初步认读要求,把不认识的字,通过各种方式读对,会认,会写。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有时还要加上对课文内容的圈画、批注、释疑。调查中发现,民族地区小学很多语文老师和学生已经达成共识,即老师每天布置作业时口头上或在黑板上写上“预习××课”,学生就按照固有的套路去预习,及固定模式的预习卡等。长此以往,教师就更难花心思布置有新意的预习作业了。在调查中,有近80% 的同学认为语文预习作业缺少新鲜感。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


TOP最近更新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上课实录
    高考历史三轮复习:考前提分冲刺练2
  • 上一篇:浅论住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下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感

  • TOP相关资料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