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圣火传到武汉,我正好因事滞留在汉,清早准备返程,宾馆下原本宽阔的马路,早已被无数的市民蔟拥成一个跑道,在人群后踮起脚观察,马路中央每隔一段有一个站点标志,而路两边则是看不到尽处的攒动的人头。路旁的一家早餐店,许多人正在观看圣火传递的电视直播,传递的每一棒都会有火柱手简短的介绍:平凡的岗位、成功的事业、辉煌的人生、激情的瞬间??,看着听着,我已是精神亢奋、浮想翩翩。圣火即将来到,店里的人们纷纷往路边挤,但已经很难找到合适的观看点,圣火通过时,火柱手的面容自然是无法看到,在那短促的一会儿,只见一段祥云托着一团火焰,很快地从攒动的人头之间穿过,激情呼喊的声音也如浪潮一般推进,激动的人群甚至沿着路边的空隙追着圣火一路向东涌去。
与圣火不期而遇,我久久不能平静,那一刻,我才真切地感到:激情在传递,梦想在传递,奥运真的来了!
第二天有朋友来访,说去了宜昌圣火传递的现场。除了交流一些高兴的感觉、感慨,还谈起一些不很爽的话题。接下来许多天,那些问题仍是耿耿于怀。
我想的问题是:圣火为何不来黄冈?
朋友说:也许是圣火不愿牵涉政治?
这解释我认为不成立,无论是在湖北之前,还是在湖北之后,圣火传递到海南、江西、湖南、贵州、广西,哪里不是优先传递到红色圣地?那么多省份不回避,湖北为什么要回避?再者,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华民族之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正是一大批以民族自立自强为己任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前赴后继才争取到的?我们的“肉食者”凭什么要将代表和平理想的圣火与追求和平的艰辛历程生硬地剥离开呢?我以为,一个真正了解近现代历史的人,没有理由忽视黄麻起义与鄂豫皖根据地的独特地位!一个为二万五千里长征奠定了主力基础和最终方向的圣地,一个红色火种长盛不衰的圣地,全国能找出第二个吗?
也许,在一个和平的年代里,人们只想将“和平”理解成文化的传承,只愿意将圣火与文化古迹、历史人文联系在一起,认为黄冈缺乏传之千秋的人文价值。然而,这样的想法同样不成立,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到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或者是五大剧种之一的黄梅戏,无不昭示着黄冈人杰地灵,印证着“惟楚有材,鄂东尤盛”!
作为除省会城市之外湖北人口规模最大的市,作为对中国古代科技、医药、文化、思想发展有过突出贡献的市,作为影响了近现代中国发展进程的市,黄冈没有得到这次向全世界、全中国展示的机会,肯定有着自身的原因,但原因何在?
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黄冈乏善可呈的经济吧?朋友当时就列举了几件事:黄冈市区建设一直没有太大的发展,一时决定市区剥离,一时讨论机关搬迁,但多年过去了,仍然不见任何动静,巴掌大的城区,被几个收费站象铁桶一般死死地钳制住。民间传说,以前在讨论首脑机关搬迁时,有关领导就反对:在老城区干部上得快,好风水不能破坏,结果,首脑机关连斜开着的大门都没有改动一丝一毫。
一个过分注重官运的地方,经济长年得不到发展,其实这命运已是早就注定的。
朋友想到的问题是:本次选拔火柱手,各市州都分配有指标,其它地方选派的是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而黄冈选了谁呢,除了两个出钱赞助的企业,另外四个全都是当官的!朋友不理解:为什么这样选火柱手呢?
想一想,只能这样判断:只有当官的才能代表黄冈的形象。而这个事实的背后,反映的正是多年传承下来的地方“官”文化:只有官才是本地的代表,只有“官”事才是本地的正事,其它的就再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
朋友感叹说,同时期另外一件事,正好印证了自己的判断:汶川地震之后,举国上下都关注抗震救灾,搞捐献支援,但黄冈最紧要的事是什么?是研究干部,是提拔调动一百多个县级领导!
如此看来,所有问题的真正原因应该是:黄冈在当今时代全方位落后了,包括经济落后,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