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乡孩子的信》案例
一、教材分析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是著名作家巴金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回信,全信共写了六段话,一段话一个意思。这封信语言严谨,感情真挚,表达了作家巴金对家乡孩子关心和喜爱。通过学习,可使学生了解有关书信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读巴金爷爷的信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深刻道理。本课紧密的与主题相联系,以书信体的形式,用简明、清楚的语言表达方式,传达出写信的基本格式和要求,为学生独立写信或写复信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几年来的语言积累,可以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对文章所讲的内容有一个概括的了解,能够结合相关的词语和句子谈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其中的情感。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书信的写法,因此对写信格式的掌握不是难点。相反,在学习巴金爷爷信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方面,因为语言含义较为深刻,在理解“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道理时,将会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三、设计理念:
《给家乡孩子的信》这篇课文洋溢着浓浓的人文精神。作者杰出的写作才华和他高尚的人品,必然对学生的心灵产生深深的震撼。通过阅读教学中“自读自悟,合作解疑”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学习课文,在小组合作总解决疑难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挖掘文本内涵,通过相关资料的拓展,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旨在让学生通过与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对话,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也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教学目标
1、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注重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句进行感悟、体验。联系上下文反复品读,体会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真诚关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巴金对家乡孩子关心、热爱的思想感情,同时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道理。
2、能结合文章的重点词句,通过小组合作围绕中心句谈出自己的真实感想,加深对巴金爷爷的认识。
六、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给家乡孩子的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巴金爷爷在这封给家乡孩子的信里都写了哪些内容?(指名学生交流)
5、这是巴金爷爷写给家乡孩子的信,也是写给所有少年儿童的信。所以我们应该用心读一读,体会巴金爷爷的良苦用心。
二、继续认识巴金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