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并不是孤立的个体,他的发展依存于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他们不可能脱离这种环境和关系。这种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既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条件,也是儿童心理发展本身反映的一个内容。影响儿童发展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包括了儿童身边的小环境,家庭和各类教育机构及里面的成员等。对3-6岁的幼儿来说,游戏伙伴和教师则成为诸因素中的重要因素,他们的评价、态度在幼儿的发展,特别是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教师的积极评价、同伴的积极评价和幼儿自我和积极评价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
积极评价、自信、成功、交往
观察发现,每个班或多或少总存在一些特内向或特调皮的孩子。前者一声不响,默默无闻,与人交往甚少;后者惊天动地,人尽皆知,人际关系一团糟。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自信,缺少成功感,有一种我不行或我不乖、别人不喜欢我的想法。所以,我认为让幼儿体验成功,树立自信是非常重要的。诚然,让幼儿体验成功的途径和方式多种多样,而积极的评价是让孩子体验成功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通过教师的积极评价,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树立信心,激发幼儿的交往动机。 教师评价是教师对幼儿学习、游戏、生活情况作出的价值判断。
幼儿由于自身的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特别是认知水平的限制,还不能对自己进行独立、客观的评价,往往通过成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而这个成人一定是他们心目中的权威人物,教师可以算得上是幼儿心目中最富权威的人了。所以教师的评价对于幼儿来说至关重要。人格心理学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有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幼儿需要教师的肯定,教师积极的评价有助于儿童道德观、认知能力和人格的发展。积极的评价可以加强大脑皮层与中脑内扁桃体——主管情绪的联系,能使幼儿产生积极情绪,勇于为自己确定目标,善于求知探索,以愉快的期望迎接生活。那如何通过教师的积极评价,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得到积极情感体验呢?
首先,教师评价要注意面向全体。《纲要》指出,要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我们应该知道,生存发展是儿童的基本权利。我们不仅要承认幼儿的年龄特征,而且要承认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只有这样,才谈得上尊重儿童。在工作中,教师要更多地关心了解每个幼儿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特别是对那些易被忽略或易受歧视的孩子,努力去发现肯定他们的优点、进步和成绩,使孩子感到你的赞赏和鼓励。当你把注意的目光转向关注孩子的优点和成绩时,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有其积极向上的一面,如有的孩子虽顽皮,爱闹事,但聪明、思维活跃;有的孩子虽不怎么漂亮,甚至有点丑,但讲究卫生、能干、乐于助人;有的孩子虽不够聪明,活泼,但很懂事,会关心别人;有的孩子虽然很内向,但从不挑食,身体健康,接受力较强;有的??对这些,都应给予肯定和赞扬。让幼儿感受到老师表扬我,是喜欢我的,我行,从而信心倍增,愿意参加各类活动,乐意与人交往。
例如:在一次科学活动中,教师启发幼儿怎样能产生风时,小健这位班上的“顽皮大王
”迫不及待地告诉大家:“把伞撑起朝上朝下动动(上下振动)就有风了。”为了便于表达,他还伴以动作说明,形象、生动,教师及时表扬,而且力度要比表扬别人大,能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对他来说很可贵的,在老师的影响下,小朋友都一齐鼓起了掌。这样使他产生我被老师表扬了,我行,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一下课,就有小朋友围在他身边问这问那,他也认真地一一作答,全没了往日顽皮的神情。
其次,教师评价中要注意对幼儿进行纵向比较。《纲要》指出:要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有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横向比较和不公平的竞争,会压抑孩子的自尊感、自信心。既然承认每个孩子都存在个体差异,那就不能拿一个人的短处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