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要素与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

 

师德有两种存在形态:一是社会公众对教师的殷切希望和要求,它以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的形式存在;二是教师自身通过学习和实践等修养过程逐步认同、内化这些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以个体道德品质的形式存在。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师德处在何种位置起着何种作用呢?有人认为,专业成长只涉及业务要素,而与道德要素无关。本文试图从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结构、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和师德效应等角度来说明师德要素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提高师德水平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师德在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中不可或缺

什么是专业?教育部师范司编写的《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的解释是:专业是一群人在从事一种必须经过专门教育或训练,具有较高深和独特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按照一定的专业标准进行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将解决人生和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这里的“专业标准”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的理念和职业道德,还包括长期的专业训练,形成专业组织等。台湾学者林瑞钦把教师专业结构分为三个部分:所教学科的知识、教育专业智能以及教育专业精神,并把“教育专业精神”解释为教师的专业情感、专业信念和专业理想。对专业的这种理解告诉我们,把专业等同于“业务”,从而认为它与道德无关,是不对的。专业是“专门职业”,是一种要求更高的职业,在这种要求中,既有业务方面的,也有道德方面的。

教师职业特别是幼儿园教师职业是不是一种专业?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争议的焦点不是该不该成为专业的问题,而是现实中的幼儿园教师队伍够不够专业的问题。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随着教育在推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世界各国都在采取各种措施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尽管做法各不相同,但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都很重视。

以美国为例,1987年,美国成立了一个国家专业教学委员会。该委员会设立专门资金项目支持国家教师证书标准的开发,通过建立一个鉴定优秀教师的评议程序来帮助和推动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委员会提出了五项“核心建议”作为国家教师专业标准的基础,其中第一项为教师对学生及其学习负责;最后一项为教师要成为学习化社会的表率,这些都涉及到职业道德。在美国,教师资格的鉴定一般需要两道程序:一是原就读或就任学校的推荐,二是业务能力的考核。可见,第一道程序意味着道德品质的鉴定。

笔者在2002年春天参与考察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幼儿园教师教育,发现巴州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尤其是对师德的要求是很高的,甚至把它写进了州宪法。巴州宪法第131条第二和第三款中对教师是这样要求的:“尊重宗教信仰和人的尊严,能自我克制,有责任感,乐意承担责任,助人为乐以及能接受一切真善美的东西??以民主精神,以热爱巴伐利亚故乡和德国人民的思想,及各民族相互谅解的精神教育学生。”慕尼黑市立社会教育专业学校是一所专门培养培训幼儿园教师的学校,我们在该校的课程设置中看到,除了学科课程还有专业课程。在专业课程中,除了教育心理学类课程外,神学、哲学、法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课程也赫然列在其中,可见他们对教师的思想涵养、社会规范意识和相应的责任感培养十分看重。

我们党和国家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历来十分强调师德素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4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1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3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3—18条、教育部颁布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都以法规的形式对教师的道德操守作了明确的要求。1994年颁布施行的《教师法》从法律角度确认教师的专业地位(“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的同时,还要求教师遵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002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百年庆典上的讲话中,希望教师“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时隔两月,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在谈到创新教育时,又特别提出要“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肯定了教师在民族复兴中的作用,指出了教师成长的方向。我国当代的教育理论界对教师素质结构也多有探讨。叶澜教授指出:“对人类的热爱和博大的胸怀,对学生成长的关怀和敬业奉献的崇高精神,良好的文化素养,复合的知识结构,在富有时代精神和科学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


TOP最近更新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上课实录
    高考历史三轮复习:考前提分冲刺练2
  • 上一篇:汉语拼音字母儿歌和口诀
  • 下一篇:师德的建设大家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