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园本教研是针对园内现阶段教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案例交流、专题研究、专家讲座等面对面交流研讨的一种教研形式。这种传统的面对面研讨方式,因经常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往往出现研讨内容少、研讨速度慢、研讨效果差的现象。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教多媒体不断渗透进幼儿园,我们也逐渐把电教手段引入园本教研活动中来。经过多次活动验证,电教手段在园本教研活动中有着其不可忽略的优势,不仅能活跃研讨氛围,调动教师研讨积极性,还增加了研讨活动的密度和容量,加速了研讨信息的传递,提高了园本研讨的优化效果。 如何巧借电教手段,实现园本教研的优化呢?
巧用照片和录像,观察比对细节化
传统的教研大都是在观摩教学活动后,大家集中在一起对相关的教学活动各抒己见,发表各自的观点。这样往往会出现一种现象:部分参加了听课的老师在评课过程中很踊跃,而没有参加听课的老师主动性和积极性就明显低落。但是,运用了电教手段,特别是教学实录和精彩瞬间照片后,我们发现,研讨活动变得活跃和有效了。
我园举行了五年以上教师一课三研的“音乐活动——勤劳人和懒惰人”。针对这次活动,我们拍摄了一组执教老师的板书和教具设计,将研讨主题定为:教师的教学具和板书设计。研讨时,先让执教老师讲讲自己在活动前设计教具和板书的想法。由于有照片和实物的呈现,教师们的发言明显积极和活跃了。大家通过比对,学习到了执教老师的优点和亮点,同时也迸发了自己的教学设计灵感,研讨活动变得和以往不同;在同题异构的“体能活动——好玩的球”中,我们派电教组老师拍摄了活动实录,将研讨主题定为:确立合适的观察点,提高组织体育活动的能力。研讨过程中大家都发现,这样更有针对性,特别是执教老师,一看到录像就知道了自己曾经在执教过程中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比如衣鞋不合适、教学语言不艺术,等等。在研讨过程中,我们通过回放、暂停、比对等,让大家对教师的教学语言、教态、师幼互动等教学细节更加关注。类似这样的研讨活动还有很多,深受老师的欢迎。大家逐渐明了,在今后要带着自己的观察点进行听课和评课,这样才能从他人的课堂中汲取经验,从而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巧用空间和短信,共享快捷最优化
巧用录音和网络,欣赏体验灵动化
学习是一种坚持、一种固守、一种节操,也是教师提升理论水平的必要途径。专家的引领很重要,但是专家不可能每次都来幼儿园给老师讲座,老师也不可能集体都出去聆听专家讲学。这时,录音和网络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园里派出去观摩学习的老师每次都会带回专家的精彩讲座录音,有时老师听不清楚,我们就反复回放认真倾听。在“录音专家”的精准指点后,我们要求教师们现场谈心得体会。教师们在自由畅谈的过程中,对日常教育理念和行为都有了进一步深入的体会。
研讨活动有时遇到理论方面的问题,这时就需要网络了。比如“科学活动——连接”是我们举行的“一课三议”教学研讨活动,针对“连接”这个科学名词,老师们在研讨现场搜索相关注解说明,通过热烈的讨论,大家对相关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设计反复斟酌,不断修改。在这样“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的活动中,我们巧妙地用研讨活动将实践与研究融为一体,为教师自身教育理念和行为的统一提供了帮助,使教师逐步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相结合的习惯。
为促进园本教研深入开展,我们还建立了园本教研资源库,注重对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故事、教学叙事、教学随笔、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素材等过程性研究成果的记录和收集,尽可能形成电子文档,建成电子化的资源库,最大化地提供给老师们学习参考的内容。 当然,电教手段在园本教研的运用中也要注意适时、适当、适度,组织者应该把握在最恰当的时机,选择最恰当的切入点,采用最合适的电教手段,达到最优最深的研讨效果。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