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哲学】你的一个小动作,决定了7岁前孩子的脑容量!

 

一天,我们一家人去博物馆玩。爸爸排队过安检,已经检完票,催促着我们快进去。可小家伙压根儿不当回事儿,在一边蹲着不动。我也着急了,走过去催他。

当时,我下意识里想脱口而口的话是“还蹲在那里瞎玩什么啊?快点儿,别耽误时间了,我们必须马上进去!”。但我还是忍住了。

我看到,他正在玩手里的矿泉水瓶,他把瓶子倒过来倒过去,入神地看着,像是在做一项很重要的研究。

我抚摸着他的头,轻声问:“你好像发现了什么。”

他回头看我,很兴奋地说:“妈妈,我发现了好多小泡泡!我摇一摇瓶子,你看,就这样,水里就出现了好多小泡泡。”他边说边跟我做演示,又举起瓶子对着阳光看了一会儿。 爸爸在门的那一头着急地喊我们快点,我朝他笑笑,示意他淡定。然后,竖起大拇指,跟小家伙说:“哇塞!真是个了不起的发现!”

那一年,他3岁——正是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好奇的年纪。我庆幸,当时没有对他大吼大叫。没有阻止他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看到的一些现象。即使会耽误进入博物馆的时间,即使会让爸爸在门的另一边尴尬窘迫,那又怎样?没有什么比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更重要了。

很多时候,当孩子跟不上我们的节奏,我们就会着急、催促,怪孩子太磨蹭,尤其是当孩子为了做一些在我们看来“没意义”的事情而耽误了我们的安排时。然而,这些看似没意义的事情实际上对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要。

我这里还有另外一个故事。

一个小男孩,做事情很慢。吃东西慢,穿衣服慢,画画、做手工也慢。

爸爸是个急性子,每次带孩子出去玩,看到孩子慢慢腾腾的样子,就很着急。 他催促孩子:“又磨蹭了吧?3分钟还没做完,我就不等你了!”

然而,爸爸的催促对孩子一点用都没有。孩子还是不慌不忙,快不起来。所以每次总是以爸爸代劳而告终——爸爸快速帮孩子穿好衣服、鞋子,将孩子拉出家门。

这导致这个小孩如今读小学了,每天早上起床穿衣仍然都是难事一桩,需要父母干预甚至完全代劳。

爸爸很担心地跟我说:

“男孩子做事就应该雷厉风行,速度要快!你做事情这样慢,以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


TOP最近更新内容

    高考历史三轮复习:考前提分冲刺练2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上课实录
  • 上一篇:山上的音乐家
  • 下一篇:善待生命关注生存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