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新学期来临,幼儿园总要耗费很大的精力组织教师进行环境布置,老师们苦思冥想想出各种主题和内容来布置墙面,希望给孩子们一个暂新的世界,然而对孩子们来说,这不是他们的世界,而且还会担心会不会把老师做的东西弄坏了,那么创设什么样的环境才能使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呢?
环境创设是否和顺应了幼儿的身心的发展规律。幼儿的心理活动富于直觉行动性和形象性,幼儿还不很善于根据间接材料进行思维想象,因而还不能完全的对所有外界刺激都能做出反映,而只有让幼儿通过直觉行动能体会得到的、能够使幼儿形成清晰的主观映象的客观刺激才能发生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本着“生动、形象、直观”的原则,进行符合幼儿心理特点、为幼儿所喜爱和接受的生动形象的环境创设,启发引导幼儿去感受这些环境创设,并进行相互作用,从而利用环境创设物的影响幼儿,提高环境影响的接受性。小班孩子刚入园,习惯随地乱扔废纸,老师多次提醒、纠正,情况却不容乐观。为解决这个问题,有的教师开动脑筋,利用废纸箱制作了一个 “吃纸娃娃”立在墙角。孩子们见了,觉得它非常有趣,非常可爱,争相把废纸扔进它的“嘴”里,渐渐养成了不再随地乱扔废纸了。就这样,借助“吃纸娃娃”这样一个形象直观的环境创设物,教师帮助幼儿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这种效果是语言说教难于达到的。 创设、利用形象直观的环境创设物,还应注意挖掘创设物的潜在教育因素,使创设物的影响力度得到拓展和延伸,从而使幼儿感受到超乎表面意义之上的影响力量,而这种影响力量对幼儿身心发展往往更深刻、更长远、更持久。许多幼儿园各班都设有班标,班标是一个班级的标志,但教师并不局限于此,而是赋于它更深的寓意,使小小的班标成为催发幼儿奋发向上的象征。形象化的标志上面,从而对每个孩子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
一:创设能引发幼儿互动的环境
幼儿的认知、情感和社会的发展始终来自于环境的相互作用,环境就像一个默默无闻的老师,静静的发挥它特殊的、潜在的教育作用。
如根据小班刚入园时情绪不稳定等情况,我们设计了“水果娃娃来我家”的墙饰,放在教室门口,幼儿一入园就能看到娃娃笑眯眯的迎接着他们的到来,在孩子们开始关注着水果娃娃的时候,我编了一个水果娃娃的儿歌,引导孩子们喜欢上幼儿园,高高兴兴的来幼儿园,看到孩子们吃饭挑食的情况,就说水果娃娃喜欢吃饭不挑食的小朋友,说吃完饭就可以去和水果娃娃做游戏,同时我们让每一个幼儿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娃娃贴在墙上来装饰自己的教室,还根据主题活动的教学进程,设计了“大家一起来玩”“我们都是好朋友”“神奇的动物”等墙饰,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了经验,感受到了集体生活得乐趣。
二:启发、引导和鼓励幼儿大胆创设环境
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区角活动中设计、制作了一只没有羽毛的孔雀,问幼儿:“这是什么动物?这样好看吗?怎样让它好看起来?”然后为幼儿提供了所需要的大大小小的材料,鼓励他们大胆的为孔雀添上美丽的羽毛,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孔雀在自己能干的小手里一天天的变化着,孩子们每天都围着孔雀沉浸在制作的喜悦中,仿佛在为一只活生生的孔雀小心地梳理着美丽的羽毛,通过此次活动的参与,使幼儿学会了爱护小动物,爱护自己的劳动成果,爱护环境,学会了自信,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审美,学会了设计和装饰,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为孩子们提供充足的材料,引导他们利用每个空间大胆创设,使孩子们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 三:利用环境创设主题墙饰
为保证环境的教育性,必须让环境的每一部分都有利于幼儿主动地学习和发展,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将墙饰的创设纳入了课程教学之中,我们的宗旨是:挖掘、强化墙面的教育审美功能,提升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品味。变固定、一成不变的主题墙随幼儿的学习、活动需要而变化,更好的为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幼儿的主动发展服务,使墙面成为幼儿、家长、教师进行环境创设的平台。
如小班墙饰“我爱我家”让孩子从家里带来全家福照片,贴在事前用各色卡纸做成的各种相
框里,摆放成一个盒子的形状,就像一个温馨的家让孩子在自然、宽松的氛围中介绍自己的家人,为了让孩子们学会谦让、友爱我们结合主题创设了“我们都是好朋友”“好玩的玩具”等墙饰。中班设计了“小时候的我”“这就是我”墙饰,让孩子们知道自己在一天天的长大,变得更懂事了,我们还结合季节设计了“我和小树一起长大”“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我爱春天”等墙饰,教育孩子们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这些活动不仅使幼儿与墙饰积极活动,也带来了家长的热情。
我班的环境创设,为幼儿提供了一片广阔的天地,这种创设遵循了启发性、参与性、互动性、效应性、创造性等基本的规律和原则,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是真正属于孩子们的环境。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