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2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预测卷

 

语文预测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蛊惑(gǔ) 谄媚(xián) 妖娆(ráo) 难辞其咎(jiù)

b.诘难(ji?) 狡黠(xiá) 恣睢(suī) 义愤填膺(yīng)

c.干瘪(biě) 襁褓(qiáng) 执拗(niù) 未雨绸缪(móu)

d.鞭挞(tà) 睿智(ruì) 慰藉(jia) 鳞次栉比(ji?)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诓骗 希翼 略胜一筹 张皇失错

b.狼籍 糟粕 郑重其事 心无旁鹜

c.嗔怒 和煦 毛骨悚然 妄自菲薄

d.琐屑 寒喧 相形见绌 消声匿迹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文艺教育可以塑造一个时代的道德追求和精神风貌,是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不二法门。

b.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之所以举世瞩目,是因为它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具有标志意义的一大步。

c.坚如铸铁的山岩远处化为画师笔下的泼墨,而轻逸如纱的云雾又与重峦叠嶂凝成浑然一体的水纹。

d.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

4.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4分)

①给孩子们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关键是要增强安全。几年前全国两会上就有代表委员呼吁重视儿童安全问题,②遗憾的是一直未能引起非常重视。近年来校车这种"舶来品"不断发生事故,③说明一些地方对新情况新问题嗅觉不灵,处置乏力,反应迟钝。④说到底还是缺乏责任心不够强。但愿此次校车安全条例的制定及其实施能够成为加强儿童安全保护工作的一次重要契机,告慰那些过早凋谢的花朵。

(1)第①处成分残缺,应在 后添加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3)第③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4)第④处句式杂糅,应改为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4分)

当天上午,留守儿童们在市少年宫参观了特长培训中心、爱心书屋、小萝卜艺术团等,并在imax环幕影院观看球幕科普电影。随后,孩子们游览了园博园现代园林展区、国内外城市园林展区、中心园林展区等十余处优美的园林,园内处处留下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喻建告诉记者,其父母常年在广州一家电子厂打工,这也是他第一次出远门,"参加这次公益活动, 。" (选自2011年12月1日《重庆日报》)

(1)请给这则新闻加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2)请在文中的横线上写出喻建畅游园博园后的感受。(2分)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雪》《藤野先生》都是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怒杀阎婆惜"等情节说的是《水浒传》中英雄人物武松的故事。

c.《狼》选自长篇小说《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是元末明初人。

d.《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作者是法国著名的小说家莫泊桑。

7.综合性学习(10分)

阅读下面新闻链接,完成练习。

新闻链接一:

校园浪费现象严重

记者走访了首都多所高校,发现"北大校园十大浪费现象"在高校中普遍存在。

以学生食堂为例,每到就餐时间,各学生食堂内的残食桶很快就倒满了,里面堆满了只咬了几口的馒头和白花花的米饭。北大农园餐厅二层残食台负责清理的张师傅告诉记者,他每天能收起满满三大桶的残食,足有600斤。整个二层的3个残食台一天能收超过1000斤的残食。北大各餐厅每天产生的残食估计约有5吨。他说:"看到大学生们把好好的饭菜扔了,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新闻链接二:

直击中小学生粮食浪费现象

10月14日,在第31个"世界粮食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走进校园,就我区中小学生在校就餐浪费情况进行了暗访和现场直击。

14日中午,记者先后走进长寿中学和江南九年制学校,观察学生就餐情况。走到食堂旁边,看见泔水桶里已堆满了米饭、蔬菜、汤水皆有。这时,一个女生来倒饭菜,记者一问,女生答:吃不完就倒掉了。随后,记者站立了几分钟,陆续有学生前来倒饭,或多或少,多的甚至有半盒饭......记者不禁问:"那下午饿了怎么办?"一女生回答:"吃零食。"

"一般在校吃饭有3000-4000人,浪费多的时候,一顿饭大概要倒五六桶泔水,一桶好几十斤。"学校食堂负责人雷老师告诉记者,不仅是他们学校,其他学校中小学生浪费现象也一样存在。

(2)你所在的学校将在第31个"世界粮食日"这一天,开展"节约校园"主题教育活动。(4分)

①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相关的宣传标语。(2分)

②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具体措施,请结合你校实际情况,再补充两项措施。(4分) 措施一:观看影视图片,让学生了解地球资源和我国资源紧缺的现状。

措施二:广播站做好一期"三节约"(即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滴水、节约一粒米)主题节目。

措施三:各班举行一次主题班会,出版一期主题黑板报。

措施四:开展小调查活动,找出身边存在的浪费问题,并展开讨论。

措施五:

措施六: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每空1分)

8.默写填空。

(1)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2)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

(3)力尽不知热, 。(白居易《观刈麦》)

(4)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5)《醉翁亭记》中表现作者意在彼不在此的语句是" , "。

(6)王湾在北固山下泊舟时,因冬末春初的旅途景色而触发了他", "的思乡愁绪。(王湾《次北固山下》)

(7)面朝大海,意气风发的曹操在《观沧海》中用" ,若出其中"咏唱出阔

达的胸襟,忧愤深广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里用"人生自古谁无死, "抒发视死

如归的情怀。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岳阳楼记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

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

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

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

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属予作文以记之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大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或异二者之为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2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斯人,吾谁与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参照下面示例赏析句子。(3分)

【示例】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赏析:这个句子运用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极写洞庭湖浩大的气势。

句子: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赏析:

12.有同学读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觉得伟大的"诗圣"怎么只写个人的遭遇,

另有同学觉得这首诗表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对此你怎么看?谈

谈你的理解。(4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22分)

微笑的橙子

张莹

当大水忽然涌来的时候,他知道煤矿透水了。

他被水流冲着,急速下滑,不知道要滑到哪里去。他的思想,也如同这水流,飞速地旋转着。老家的房子,慈祥的父母,儿时的伙伴,还有那个可爱的姑娘......如快放的电影镜头,在脑海里闪过。他想,他可能不行了。

忽然,他被矿壁上的什么东西挂住了,他一喜,觉得有了希望。挣扎着,让自己稍微固定了下来。然后,他看见了一样被挂着的工友。

水无情地在每个人身上流过,浸泡着肌肤嗖嗖地凉。他招呼着相近的工友们,用腰带、衣物等将自己在矿壁上挂牢,慢慢靠近,拥抱着相互取暖。他知道,呼喊只能白白耗费能量,于是,他说,我们要安静,耐心等待,会有人来的。没有任何争议,每个人都异常安静地听取了他的意见。他把每个人的矿灯收集起来,每隔一段时间开一次灯,好让救援人员在到来的时候,第一时间发现他们。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呼吸着矿道里难得的空气,每一分钟都像在炼狱,考验着每一个人。渐渐地,有人要支撑不住了,他说,咱们学长征路上吧,吃树皮,吃草根,喝尿吧,说不定咱们也能炼成钢筋铁骨呢!当他们在水里浸泡了三天三夜后,爬上了漂来的两辆矿车,漂到高处。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四周仍然一片漆黑。有人开始动摇,这时候,他说,咱这才过了多长时间啊,一定会出去的,知道汶川地震吧,有个人在矿下待了25天呢,最后硬是挺了过来,和他比比,咱这希望不是还很大吗!听的人又都安静了下来,黑暗中似乎有一种无形的美好的东西慢慢蔓延开来。

可是,他明白,他根本不知道那个25天的故事,那是他信口编出来的,而且他也不能确定救援的人什么时候能到。他只是觉得这样说,会让人振奋的。

冷、饿,一次比一次凶猛地袭来,相拥着的人中有人精神开始萎靡。

于是,他开始给他们讲故事,讲他自己的故事。他说自己刚和邻村的杏儿订了婚,等他挣了钱,就回家结婚。他说,他今年也和杏儿浪漫了一回,过了一回情人节。那是大年初一,他去拜年,杏儿送他一个橙子,用漂亮的纸包着,她在上面画了一个可爱的笑脸,说他俩一定会成的,一定会幸福的,说到这里,他憨憨地笑了。

他伸出手,在每个人的手心画了一个橙子,橙子中间画了眼睛,嘴巴,嘴角是上翘的,微笑着。他说,咱们也一定会成功的。

他们的相互鼓励和支持,他们的智慧,还有整个救援的不放弃不抛弃,让他们成为第一批获救的人员。

当他们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他们都笑了,为生命的重生。而他们手心里那个可人的微笑橙子,成了他们圣洁的福,绵长绵长的。

几天后,当他们摘下眼罩,第一眼看到的,居然是每个人床头都挂着个金黄金黄的橙子,上面画着可爱的脸,灿烂地笑着。那是他的杏儿,知道了他的事情,从几百公里之外匆匆赶来,焦急而耐心地等待着。在等待的日子里,她将一个个橙子画好,拜托护士们挂在他们床头,为他们祈福,然后,和他们一起迎接新的太阳。

这个世界变化多端,但总是有希望、有奇迹的,而生命的奇迹在于,即使四面楚歌,也要努力地活,微笑着走过。

(选自《润·文摘》2011年第2期)

13.以"微笑的橘子"为标题,有何好处?(4分)

14."他的思想,也如同这水流,飞速地旋转着"表明了他什么样的内心世界?(4分)

15.为了鼓励矿井下等待救援的工友们,他讲了哪些故事?目的是什么?(4分)

16.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4分)

(1)咱们学长征路上吧,吃树皮,吃草根,喝尿吧,说不定咱们也能炼成钢筋铁骨呢!

(2)听的人又都安静了下来,黑暗中似乎有一种无形的美好的东西慢慢蔓延开来。

17.你觉得获救前后的生命有什么不同?给我们何种启示?(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3题。(18分)

无刺蜂的奇异世界

王正君

①一提到蜜蜂,许多人都会对它的独门利器--螯刺畏惧不已。很多人都有被其狠狠蛰过的经历。尤其是少不更事时,见到在花丛中飞舞的蜜蜂,忍不住与其握手,而蜜蜂往往会错意,误以为要伤害它,遂将"螯刺"狠狠扎进人的皮肤中。由于螯刺连接着蜜蜂的内脏部位,在蜜蜂脱离时,螯刺连同其内脏一同脱落,蜜蜂以生命为代价捍卫了自己。

②在蜜蜂家族中,有一类蜜蜂因不具备这种独门利器--螫刺,而被视作'异类",它们就是"无刺蜂"。无刺蜂隶属于膜翅目,蜜蜂科,无刺蜂属,起源于非洲,随着蜂群队伍的不断壮大,其分布越来越广泛,逐步扩展到热带与亚热带的各个地区。在中国,它们占据着海南与云南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地带。

③上帝是公平的,他关上了"螯刺"这扇门,又打开了"强有力的嘴巴--下颚"这扇窗。失去螯刺的无刺蜂,自有一套独创的看家本领。它们的制敌策略通常有3种:释放蜂胶,粘住敌人,遂以叮咬,制服敌人;释放毒气、毒液,自卫防身;钻入毛发,粘住咬断。

④无刺蜂的后足带有胶状小球,其内含有粘性极强的蜂胶,在遇到挑衅者(如胡蜂)时,它们利用蜂胶的粘性,将胡蜂的翅膀粘住,使其以自由落体之姿坠到地面,之后对其进行撕咬,彻底将其消灭。

⑤有的无刺蜂则以"毒气与毒液"为杀手锏。在遭遇敌害时,它们如黄鼠狼一般释放一股极其难闻的气体,在熏跑敌人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时间;有的种类则喷出具有腐蚀性的液体,所溅之处,无不被其"毁容",极具杀伤力。

⑥有的无刺蜂在人触碰其巢穴时,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钻入人的头发、眉毛中,甚至会进入人的眼睛、耳朵,旋即释放粘液,用下颚撕咬,令人产生不适感。

⑦但相对蜜蜂家族中的其他成员,无刺蜂是一类比较温顺的小动物,它们通常不会主动攻击人类或动物。无刺蜂秉承着"自卫防身"的原则施用着它们的独门武器,算是一群和平爱好者。

⑧无刺蜂生来与众不同,它设计的"小屋"也别具一格,其复杂程度堪称"蜜蜂之最"。无刺蜂通常把 "家"安在中空的树干或树杈上,巢在树洞内呈长桶状,密封性良好,只留一个小孔与外界相通,孔的外侧通常连有一根"管子",此"管状通道"由蜂蜡和泥土混合筑成,有的"管状通道"还被设计成"喇叭状",向内一直通到蜂王繁殖的区域。整个蜂巢采用多种建筑材料:蜂蜡、蜂胶以及树脂等。这些建筑材料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防水。因而蜂巢就像一个裹紧的粽子,既保温、防水,又御敌。

⑨深入巢穴.向内望去,可见3间"小室",分别为产卵区、储粉区、储蜜区。产卵区通常占地最大,为蜂王产卵之所,产卵区又被分成许多"小房间",为"卵巢房",数量在1万~2万个不等,形如米粒。空间较小的区域则被用来贮存花粉与蜂蜜。储蜜区通常被安置在巢的底部,里面装有许多储蜜罐,当储蜜罐储满蜂蜜时,无刺蜂中的工蜂会分泌蜂蜡将其封盖。与储蜜区构造相似,储粉区也由许多储粉罐构成,储粉罐内的花粉颗粒大、水分足、分量重,大概在0.5~1千克之间,在储粉罐储满花粉后,工蜂将其封顶。

⑩无刺蜂蜂蜜呈绿褐色,与普通蜂蜜相比,具有水分大、口感略酸、香味更浓郁、还原糖含量较低、淀粉酶值较低等特点。无刺蜂蜂蜜还以药用价值高而著称。它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白内障、皮肤病以及一些妇科疾病等方面,疗效显著。

(选自《百科知识》2011年第19期)

18.无刺蜂与有刺蜂相比,最大的优势是什么?(3分)

19.本文讲述了无刺蜂哪三个方面的奇异之处?(3分)

20.无刺蜂制敌的独门武器是什么?制敌策略有哪些?(3分)

21.文段第③④⑤⑥采用了何种说明结构,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3分)

22.文段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某种说明方法的作用。(3分)

2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可否删去,为什么?(3分)

但相对蜜蜂家族中的其他成员,无刺蜂是一类比较温顺的小动物,它们通常不会主动攻击人类或动物。

四、作文(55分)

24.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走过路过,不一定都不要错过!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无足轻重的包袱,是人生的障碍或包袱,我们须得及时抛弃,以免累赘了人生。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一生去守护,守护住了,或许就守护住了人生的精彩之门。细细想想,我们都有哪些东西要及时抛弃,才便于我们轻装前进;又有哪些东西值得我们一生去守护,我们才能走向人生的精彩之门呢?请以"守护,只为精彩未来"为题,写一篇作文。

(2)"那些日子,你给了我 "(知识、航向、信念、思想等),请选择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写成一篇作文。

重庆市2012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语文预测卷 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答案】b 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3分。共3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易读错的字音的辨析能力。辨析词语中的字音是否正确,同学们在平时的积累中切忌"认字认一边(半)",还要注意同音相混、语音语调等现象。a项"谄"应读"chǎn" ;c项"襁"应读"qiǎng" ;d项"栉"应读"zhì"。学生平时应多注意对重点字音的朗读训练。

2.【答案】c 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3分。共3分。

【解析】此题考查正确识记教材所涉及的常用汉字字形的能力。辨析词语中的字形是否正确,同学们应在平时的积累中注意同音相混、形似相混、语义不明而混、自造简化字等现象。a项"希翼"中的"翼"应为"冀","张皇失错"中的"错"应为"措";b项"狼籍"中的"籍"应为"藉","心无旁鹜"中的"鹜"应为"骛";d项"寒喧"中的"喧"应为"暄","消声匿迹"中的"消"应为"销"。

3.【答案】d 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3分。共3分。

【解析】本题考查在具体语境中正确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d项的"事倍功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显然与句子的语境不符,应改为"事半功倍"。

4.【答案】(1)第①处成分残缺,应在"增强安全"后添加"意识";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非常"改为"足够"; (3)第③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嗅觉不灵,反应迟钝,处置乏力; (4)第④处句式杂糅,应改为"说到底还是还是责任心不够强"或"说到底还是缺乏责任心"。(4分,每小题1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病句的修改能力。四个病因在题干中已标明,因此难度降低,只需要根据提示直接修改即可。审读病句,可以从感觉上察觉毛病,按习惯的说法会觉出别扭,可以通过预感察觉法来辨析、修改。

5.【答案】(1)留守儿童喜游园博园(扣住"留守儿童""游园博园"拟题即得2分。) (2)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今后我一定会努力读书,做一个有用之才,回报社会,回报关心咱们的叔叔阿姨。(语句通顺,恰当表达喻建的感受即得2分。)

【解析】(1)考查新闻类提取信息的能力。给新闻加标题,要求考生对新闻的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有所了解,抓住导语中的关键信息,注意用一个完整的陈述句表述。本则新闻只要扣住"留守儿童""游园博园"拟题即可。(2)代喻建写出畅游园博园后的感受,要符合喻建的身份及年龄,语句通顺,恰当表达喻建的感受即可。)

6.【答案】d 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3分。共3分。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中外重要作家作品及必读名著的能力。a项中《雪》选自鲁迅散文诗集《野草》;b项中"怒杀阎婆惜"属于宋江的故事;c项中蒲松龄是清朝人。这种题型在复习时既要全面梳理,又要有重点。对作家作品,重点记住作家所处的朝代(国籍)及其代表作;对必读名著,重点梳理主题、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

7.【答案】(1)大学生要接受节俭教育。(加强学生的劳动锻炼,进行必要的吃苦锻炼,使他们体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①示例一:节约从我做起,建设节约型校园。示例二: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示例三:一米一粟当思来之不易,爱粮节粮须知人人有责。 ②示例一:举办以"节约"为主题的征文活动。示例二:举行以"节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示例三:评选"节约型班级"和"节约学生标兵"。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8.【答案】(1)荡胸生层云(2)将军白发征夫泪(3)但惜夏日长;(4)铜雀春深锁二乔(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6)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7)日月之行 留取丹心照汗青 (每空1分,共10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优秀诗文的背诵、理解、运用能力。根据所提供的篇名和上下文,准确填写出空白处的语句,不能出现错别字。针对性考查学生古诗文积累情况,分为直接型默写:根据题干中已知语句填写上句、下句或中间句;理解型默写:根据题干要求,在理解诗句含义的基础上默写,解答此类题关键是对原诗文有充分的理解;运用型默写:要求考生在背诵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古诗文名句。

9.【答案】(1)属:通"嘱",嘱托 (2)雄伟景象 (3)迫近 (4)动词用作名词,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4分,每小题1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子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时要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上下语境,推断语义,将推断的语义放入文中整体理解,同时,防止以今译古。古今异义词、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是考查的重点。

10.【答案】(1)在朝廷做官则替百姓担忧,退处偏远的江湖则替君王担忧。 (2)(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同道呢?(4分,每小题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及翻译能力。翻译时结合上下语境,抓住重点文言实词,注意特殊句式,直译为主,避免以今译古,并注意语境要通顺。(1)句中注意"高"和"远"均为定语后置。(2)句"吾谁与归"是宾语前置句,"谁"是"与"的宾语。

11.【答案】示例:比喻贴切(动静互衬),形象地描摹出月光下跃动的水波和沉璧似的月影的美好之态。(3分,指出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1分,分析其作用及表达效果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语言的鉴赏分析能力。根据示例可知:既要指出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又要分析其作用及其表达效果。

12.【答案】示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是孤立地写个人遭遇,而是以自己的遭遇表现天下寒士的遭遇,结尾"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等句,表达了杜甫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这跟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精神、情怀上是一致的。

【解析】理解作品,要将诗文中的情形放到大的时代背景中,还要结合作者的思想情怀。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叙述了悲凉窘困的个人际遇,而这种遭遇正是当时战事纷乱、民不聊生的社会图景的缩写;再结合诗人忧国济世的情怀,我们不难作出正确的判断。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13.【答案】以"微笑的橘子"为题,显得形象亲切,"微笑的橘子"给人的是希望、力量和信念,而身陷绝境的工友们正是靠它战胜了饥饿、寒冷和恐惧;同是也是全文的线索,起到了贯穿材料、暗示中心的作用。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标题的意义和作用。标题隐含有象征义,要结合全文内容和中心,不难看出,"微笑的橘子"代表着希望、信心和力量;同时,它在文中频频出现,缀连起"深水,等待,坚持,获救"一系列故事情节,起到了贯穿全文内容和思想的线索作用。

14.【答案】表明他在危急时刻对"老家的房子,慈祥的父母,儿时的伙伴,还有那个可爱的姑娘"等的眷念与不舍,也是他信念的源泉。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内心的理解与把握。从下文看出,危急关头,他想到的就是生活中那些亲切而美好画面,可以揣摩出他对生的无限眷念,也是他坚持下去等待救援的信念源泉。

15【答案】25天的故事,微笑橘子的故事。鼓励工友们坚持下去,等待救援。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与文章主旨相关的重要情节的把握能力。通过梳理文章情节,与"鼓励"密切相关的情节就是"25天的故事"、" 微笑橘子的故事"。从全文可以看出,他讲这些故事的目的就是在于鼓励工友们坚持下去,战胜饥饿、寒冷和恐惧,等待救援。

16.【答案】(1)"钢筋铁骨"形象地表明了人的意志,此句表明要做一个意志坚定的人,顽强地坚持下去。(2)"无形的美好的东西"是指获救的希望,和家人团聚的希望。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关键句子的意义。"钢筋铁骨"是比喻,它的喻意在于坚强的意志力。"无形的美好的东西"的喻意是指让人眷念的东西,如获救、家庭团聚等。

17.【答案】获救前的生命脆弱、无助,获得重生的生命里多了一份信心、希望、勇气与力量,多了一份执着与坚韧。无论身处怎样的困境,都要有希望,有信念,坚持等待人生的转机。

【解析】此题在于考查学生对全文主旨的领悟。获救前的生命原本也害怕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显得脆弱、无助,但在经历了饥饿、寒冷和无边的恐惧的考验后,已经变得坚强、

执着,生命元素里增添了信心、希望、勇气与力量了。给人的启示也就水到渠成了,只要切准"希望、信念"来答就行了。

18.【答案】无刺蜂在有效抵御敌人侵害后能保全自己性命,而无刺蜂则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解析】此题在于考查对文字的比较分析能力。从他们各自的防御武器看,有刺蜂的武器是"螯刺",而螯刺连接着蜜蜂的内脏部位,在蜜蜂脱离时,螯刺连同其内脏一同脱落,蜜蜂以生命为代价捍卫了自己。而无刺蜂在防御敌害后却能安然无恙,是借助于它特别的武器--下颚。

19.【答案】(1)风格迥异的防御手段;(2)别具一格的"长桶状"蜂巢;(3)产蜜营养高,可药用。

【解析】此题在于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从③到⑦段讲述特殊的防御,⑧⑨段在讲奇特的蜂巢,⑩段讲述蜂蜜的特点和功效。

20.【答案】它的独门武器是下颚或腐蚀性很强的毒气毒液。它们的制敌策略通常有3种:释放蜂胶,粘住敌人,遂以叮咬,制服敌人;释放毒气、毒液,自卫防身;钻入毛发,粘住咬断。

【解析】此题在于考查对说明对象特征的把握。从③④⑤很容易找出答案来。

21.【答案】总说-分说的结构,逻辑顺序。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顺序的把握。由第③段领起,④⑤⑥段具体介绍它们是如何实施防御手段的,几段显出很明显的总分关系。按照从总到分的思路介绍,就是一种逻辑顺序。

22.【答案】运用了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样介绍,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把握事物特征。如:文段④⑤⑥段则分别从下颚撕咬、毒气毒液的威力、钻入毛发眼耳加以介绍,属于典型的分类介绍。

【解析】此题考查对说明语言的分析把握。说明文是介绍知识的,它的科学性决定了说明语言必须具有准确性的特点。加点的词语对语句具有修饰限制作用,用上了它,语言就严密而准确。

23.【答案】不能删去。加点的"比较"、"通常"表明作者说话很有分寸感,不绝对化,正好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也符合事物常理。

【解析】此题考查对说明语言的分析把握。说明文是介绍知识的,它的科学性决定了说明语言必须具有准确性的特点。加点的词语对语句具有修饰限制作用,用上了它,语言就严密而准确。

四、作文

24.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走过路过,不一定都不要错过!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无足轻重的包袱,是人生的障碍或包袱,我们须得及时抛弃,以免累赘了人生。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一生去守护,守护住了,或许就守护住了人生的精彩之门。细细想想,我们都有哪些东西要及时抛弃,才便于我们轻装前进;又有哪些东西值得我们一生去守护,我们才能走向人生的精彩之门呢?请以"守护,只为精彩未来"为题,写一篇作文。

【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引文是我们思考的突破口,抓住它,思考哪些是人生的包袱,哪些是人生值得守护的,其实就是引领学生关注我们生命的厚度。人,一开始或许就是为某种梦想或志向而活,但很多人在人生历程中总是有意无意地修改最初的梦,名利财富与地位很有诱惑力,最终沦为其奴隶,背向人生最初的天空。而与此同时也慢慢疏远了做

人的品质,以至于连底线也守不住了。为此,人生是需要守护的。守护那些真正发掘我们潜力的东西,守护那些生命中最精致的部分,如人格、道义、价值、幸福、快乐等。同时,可以以此为基点写感悟类散文,也可以写记叙文,写出我们的独到体验或真情实感。

(2)"那些日子,你给了我 "(知识、航向、信念、思想等),请选择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写成一篇作文。

【思路点拨】这是道半命题作文。这种命题形式比全命题作文要灵活得多,只限定了一个相对的写作范围,而把选材、立意、组织、结构的自由留给了考生。因此考生可写的内容更多,切入的角度也更多。但应该选用自己深思过的,有深厚体悟的,同时又熟悉相关素材的来写,才能驾轻就熟,得心应手。要关注"那些日子"和所选词语的内涵,注意二者之间的联系,引向生活的某一时段,叙写成一个故事来。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


TOP最近更新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上课实录
    高考历史三轮复习:考前提分冲刺练2
  • 上一篇:幸福的家庭都有一个好爸爸
  • 下一篇:重庆市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