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云阳县江口中学2011年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2011年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30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敕造(chì) 惫懒 (bèi) 讪讪(shà) 扪参历井(shēn)

b.錾银(zàn) 两靥(yàn) 桌帏(wéi) 拗他不过(niù)

c.蹙缩(cù) 歆享(xīn) 榫头(sǔn) 吮血(shǔn)

d.咨嗟(chǎ) 盥沐(guàn) 贾人(gǔ) 间或一轮(jiàn)

2.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踌躇 寒暄 国粹 恰如其份

b.取缔 云宵 针灸 荒诞不经

c.怄气 磕头 车蓬 没精打采

d.驰骋 自诩 迢远 俯首帖耳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小说在青少年的阅读生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各式各样新创作的小说让人眼花缭乱,我们需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细心挑选。

b.大自然用出神入化的手法,将深浅浓淡、隐显明暗的色彩,一搭配、一组合,天空一下子就变成万花筒啦。

c.我感到这是一次从特殊转向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也认为这是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尔的追求。

d.当浮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时,物体上浮,反之物体下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成青快速铁路"的正式运行,大大缩短了成都至青城山的时间,激发了成都市民去亲近自然的热情,也吸引了其他各地渴望"问道青城山"的群众的高度关注。

b.最近一段时间,中科院以及北大、清华等学府纷纷出台自己的学术戒律,力图在学术腐败成风的情况下,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

c.西方主流媒体发表评论说,欧盟能否帮助希腊成功度过债务危机将成为推动欧洲经济复苏的关键。

d.近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否得到提高作为衡量学校工作得失的重要标准,以往各个学校重分数、轻素质的观念开始得以改变。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龙涎香

龙涎香是一种名贵的动物香料,有"天香"、"香料之王"等美誉。它与麝香的香韵一样,几乎是所有高级香水和化妆品中必不可少的配料。龙涎香的香味清灵而温雅,既含有麝香气息,又微带壤香、海藻香、木香和苔香,有着一种特别的甜气和莫可名状的奇异香气。其留香性和持久性更是其它香料所不可比拟的,要比麝香长一倍,作为固体香料它可保持其香气长达数百年。历史上流传有龙涎香"与日月共长久"的佳话。据说在英国旧王室中,有一房间因为涂有龙涎香,历经百年风云,至今仍香飘四溢。

那么,如此美好的东西是怎样产生的呢?《星槎胜揽》中记载:"龙涎屿,独然南立海中,波击云腾,每至春间,群龙所集,于上交戏,而遗涎味......其龙涎初若胶脂,黑黄色,颇有鱼腥之气,久则成就土泥。"由此可知,先人相信龙涎香是"龙之唾液"。这种说法当然是不科学的。

后经反复研究,海洋生物学家才真正解开了龙涎香的诞生之谜。原来,它源于抹香鲸的体内。抹香鲸最喜欢吞吃章鱼、乌贼、锁管等动物,而章鱼类动物体内坚硬的"角喙"可以抵御胃酸的侵蚀,在抹香鲸的体内不能消化,如果直接从体内排出的话,势必割伤肠道,于是在千万年的进化中,抹香鲸慢慢地适应了这种"饮食"习惯,它的胆囊能够大量分泌胆固醇进入胃内将这些"角喙"包裹住,形成罕见的龙涎香,然后再缓慢地从肠道排出体外,有的抹香鲸也会通过呕吐排出。稀世香料就这样产生了。

奇怪的是,刚刚诞生的龙涎香不仅不香,还奇臭无比。它需要在海波的摩挲下,在阳光的照射下,在空气的催化下,臭味才能慢慢消减,然后淡香出现,逐渐变得浓烈;颜色也会由最初的浅黑色,渐渐地变为灰色、浅灰色,最后成为白色。白色的龙涎香品质最好,只是它往往需要经过百年以上海水的浸泡,将杂质全漂出来,方可"修"成上品。

5.下列对龙涎香的介绍,准确的一项是( )

a.龙涎香因其香气独特而享有"天香"、"香料之王"等美誉,和麝香的香韵一样,它是所有高级香水和化妆品中必不可少的配料。

b.龙涎香的香味清灵而温雅,有一种特别的甜气和难以形容的奇异香气,它含有麝香的气息,又带有壤香、海藻香、木香、苔香等较浓的混合香气。

c.龙涎香的留香性和持久性是其他香料不可比拟的,作为固体香料它可以保持香气数百年之久。

d.刚刚诞生的龙涎香是浅黑色,无香气可言,而且奇臭无比,它要经过复杂的过程和漫长的时间,香气才逐渐散发出来,最后成为香料中的珍品。

a.《星搓胜揽》中提到的"土泥"就是龙涎香,它是"龙的涎水"积久而成的。这种说法虽然不科学,但对海洋生物学家真正解开龙涎香的诞生之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c.海洋生物学家认为:龙涎香源于抹香鲸的体内,被抹香鲸吞吃的章鱼类动物体内有坚硬的"角喙",这些"角喙"不能被抹香鲸分泌的胆固醇消化,于是在抹香鲸胃内存积下来,它们是形成龙涎香的基本原料。

d.抹香鲸排出被胆固醇包裹的"角喙"有两条途径:一是缓慢地从肠道排出,二是通过呕吐排出。"角喙"被排出后,芳香袭人的稀世香料龙涎香就诞生了。

7.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龙涎香"修"成上品,需要许多条件,如海波的摩挲,阳光的照射,空气的催化,海水的浸泡等。因此可以说,龙涎香是大自然的美妙杰作。

b.白色的龙涎香是龙涎香中的上品,因此鉴定龙涎香的纯度和品质,从色泽上进行观察是最基本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c.龙涎香来之不易,它的形成需要漫长的岁月,因此这种罕见的植物香料一定非常昂贵,难以"飞人寻常百姓家"。

d.龙涎香的持久性虽然很强,但历史上流传的龙涎香可"与日月共长久"的佳话不过是夸张的说法而已,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三、(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也。父不疑,桂阳太守。欣少靖默,无竞于人,美言笑,善容止。泛览经籍,尤长隶书。不疑初为乌程令,欣时年十二,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甚知爱之。献之尝夏月入县,欣著新绢裙昼寝,献之书裙数幅而去。欣本工书,因此弥善。起家辅国参军,府解还家。隆安中,朝廷渐乱,欣优游私门,不复进仕。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常辞不奉命,元显怒,乃以为其后军府舍人。此职本用寒人,欣意貌恬然,不以高卑见色,论者称焉。欣尝诣领军将军谢混,混拂席改服,然后见之。时混族子灵运在坐,退告族兄瞻曰:"望蔡见羊欣,遂易衣改席。"欣由此益知名。

桓玄辅政,领平西将军,以欣为平西参军,仍转主簿,参预机要。欣欲自疏,时漏密事,玄觉其此意,愈重之,以为楚台殿中郎。谓曰:"尚书政事之本,殿中礼乐所出。卿昔处股肱,方此为轻也。"欣拜职少日,称病自免,屏居里巷,十余年不出。

义熙中,弟徽被遇于高祖,高祖谓咨议参军郑鲜之曰:"羊徽一时美器,世论犹在兄后,恨不识之。"即板欣补右将军刘籓司马,转长史,中军将军道怜谘议参军。出为新安太守。在郡四年,简惠著称。除临川王义庆辅国长史,庐陵王义真车骑谘议参军,并不就。太祖重之,以为新安太守,前后凡十三年,游玩山水,甚得适性。转在义兴,非其好也。顷之,又称病笃自免归。除中散大夫。

素好黄老,常手自书章,有病不服药,饮符水而已。兼善医术,撰《药方》十卷。欣以不堪拜伏,辞不朝觐,高祖、太祖并恨不识之。自非寻省近亲,不妄行诣,行必由城外,未尝入六关。元嘉十九年,卒,时年七十三。

--《宋书·羊欣传》(有删改)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欣少靖默,无竞于人 竞:争斗

b.称病自免,屏居里巷 屏:隐退

c.弟徽被遇于高祖 遇:对待

d.自非寻省近亲,不妄行诣 诣:去、到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献之书裙数幅而去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b.不以高卑见色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c.殿中礼乐所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转在义兴,非其好也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羊欣在十二岁时就得到王献之的赏识,王献之在羊欣睡觉的时候,在羊欣的新绢裙上写了几幅字,羊欣的书法也因此得到进一步提高。

b.会稽王世子元显经常让羊欣给他写字,羊欣坚决推辞,因而被贬为军府舍人,但羊欣却能泰然对之。

c.羊欣多次被征召为官,但他却无意于仕途,或辞不就命,或称病自免,即便在任,也常以山水为娱。

d.羊欣平常喜欢黄老之学,经常抄写黄老典籍,即使生病也不吃药,但他却精通医术,还撰写了十卷《药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共27分)

11. 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⑴欣以不堪拜伏,辞不朝觐,高祖、太祖并恨不识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不爱珍奇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言文断句:用"/"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3分)

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摇风忽起白日西匿陇雁少飞代云寡色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恨赋》 南朝·梁 江淹)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⑴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4分)

答:

⑵结合全诗赏析诗人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谪居此地的什么感情?﹙4分﹚ 答: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⑴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⑵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⑶师者,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⑷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⑸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⑹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今宵酒醒何处? , 。 (柳永《雨霖铃》)

〔8〕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李清照《醉花阴》)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仰望:一种精神姿势

王开岭

①在先哲关于"生命、时空、信念......"的声音中,有一帖话,于我堪称最璀璨、最完美的表述,此即康德的墓志铭:"有两样东西,对它们的盯凝愈深沉,它们在我心里唤起的敬畏与赞叹就愈强烈,这就是:头顶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②"仰望星空"──许多年来,这个朴素的举止,它所蕴含的生命美学和宗教意绪,一直感动和濡染着我。在我眼里,这不仅是个深情的动作,更是一种信仰仪式。它教会了我迷恋和感恩,教会了我如何守护童年的品行,如何小心翼翼地以虔敬之心看世界,向细微之物学习谦卑与忠诚......谦卑,人只有恢复到谦卑,生命才能获得神性的支持,心灵才能生出竹节的高度与尊严。

③如果说"仰望"有着精神同义词的话,我想,那应是"憧憬、虔敬、守朴、遵诺、履约、皈依、忠诚......"之类。"仰望"──让人端直和挺拔!它既是自然意义的翘首,又是社会属性的膜拜;它可形容一个人的生命动作,亦可象征一代人的文化品性和精神姿势。因此多年来,我养成了一个观察习惯:看一个人对"星空"的态度──有无"仰"之虔敬,有无和"仰"相匹配的气质......某种意义上,看一个人如何消费星空,便可粗略判断他是如何消费生命的。于一个时代的整体人群而言,亦如此。

⑤对星空的审美态度和消费方式,往往可见一个时代的生存品格、文化习性和价值信仰。我发现,凡有德和有信的时代,必是谦卑的时代,必是尊重万物、惯于膜拜和仰望的时代;凡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涨潮的季节,也必是凝视星空最深情与专注之时。应该说,半世纪之前的人类,在对星空的消费上,基本是一种纯真的、童年式的文化和精神消费──幻想式、恋曲式的,更多地,人们用一种唯美和宗教的视线凝望它;但现代以来,随着技术信心的膨胀和飞行工具的扩张,人们却变得实用了、贪婪了,开始用一种急躁的物理的方式染指她......手足代之目光,触摸代之表白。

⑥当星空变成了"太空"、意象变成了领地,当想象力变成了科技力和生产力,"嫦娥奔月"变成了"太空竞赛"和"星球大战"──人类对星空的消费,也就完成了由"爱慕"向"占有"的偷渡,对它的打量也就从"恋情式"进入了"科技式"和"政治式",膜拜变成了染指和窃取。不仅

恋曲结束了,连爱情也一并死掉了。

⑦至此,康德和牛顿所栖息的那个精神夜晚,彻底终结。他们的"星空"已被彻底物理化。

15.文章一开始就引用了康德的墓志铭,这样写的作用有哪些?(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二段中"仰望星空"所蕴涵的生命美学和宗教意绪具体指什么?(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文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不同时代的人对"星空"的不同态度。(4分)

(1)古埃及、古希腊、古华夏时代

(2)现代

18.请认真阅读全文,就本文突出的艺术手法,选择两个简要举例加以赏析。(6分) 答:

六、(15分)

19.阅读下面文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特点。

(4分,20字以内)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的宏大水利工程,建于公元三世纪,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距今已达2200多年。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顺应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自然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它担负着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7市(地)36县(市、区)1003万余亩农田的灌溉,成都市50多家重点企业和城市生活供水,以及防洪、发电、水产、养殖、林果、旅游、环保等多个项目的综合服务,余秋雨赞叹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与之同时代的郑国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学家考证的历史遗迹,都江堰依旧生机盎然,滋养着天府之国的子民。

20字

20.仿照下面的例句,自选两个事物,为它们各写一句"真情告白"(4分)

例:小溪------------我们的流量是有限的,汇入大海,却能托起万吨巨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你认真阅读下面文段,仿照前面的店名,结合上下文,为后面的小店分别取一个店名,要求:符合该店特点,生动形象,又能很快被大家记住。(3分)

成都某茶坊,在大门上方悬挂一大牌匾,上书龙飞凤舞的"圆茗缘"三字,既有前世今生的厚重,又有一见钟情的命中注定。

学校后门不远有家理发店,小老板是个光头,为人风趣,居然给理发店取了个" ① "的名字,店名与他的形象真是绝配。

楼下新开了一家舞蹈学习班,店名特别猛,叫" ② "。

一家卖卤品的小铺,取名叫" ③ ",展示了店家对古典名著的研究以及对自己的卤制品的自信。

①________________ 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

22.将下面五句话排好顺序填写在后面语段的横线上,并用一句话概括这一语段的观点。(不超过10个字)(4分)

①因为争论不出名堂。

②我是川人,深知川味之奇异。

③北京人不是说吗:"麻油拌韭菜,各人有所爱。"

④孟轲虽然说:"口有同嗜焉",也是就一般口味而言的,叫他这个山东人来尝尝四川口味! ⑤法国人说得好:"说到趣味,无可争论。"你说我的欣赏趣味很传统。你说的对。可是,有些异味,比如"咬姜喝醋",就是四川人受不了。但如果真有一个怪杰一边咬姜一边喝醋,吃得津津有味,你能怎么样?

答:顺序 。(只填序号)

观点:

七、(60分)

23.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有一个美丽的英国小姑娘叫玛丽,一天她打开房门时,发现一个持刀的男人正恶狠狠地看着她。玛丽微笑着面对那个凶恶的男人说:"是推销菜刀的吧?我喜欢,我要一把......"玛丽边说边让男人进屋,她接着说:"你很像我过去的一位好心的邻居,看到你我好高兴,你要咖啡还是茶......"

在玛丽的微笑里,脸带杀气的歹徒渐渐腼腆起来,他有些结巴地说:"谢,哦,谢--谢谢!" 最后,玛丽真的"买下"了那把明晃晃的菜刀,陌生男人拿着钱迟疑了一会儿走了。他在转身离去时,突然对微笑着的玛丽说:"小姐,你将改变我的一生。"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江口中学2013级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答题卷

题号

一、二、三

总 分

总分人

得分

一、二、三题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四、古诗文鉴赏(27分)

11.翻译(8分,每小题4分)

(1)欣以不堪拜伏,辞不朝觐,高祖、太祖并恨不识之。

(2)不爱珍奇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12. 文言文断句:用"/"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3分)

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摇风忽起白日西匿陇雁少飞代云寡色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恨赋》 南朝·梁 江淹)

13.(1)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4分)

(2)结合全诗赏析诗人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谪居此地的什么感情?(4分)

14.古诗文默写(8分,每小题1分)

⑴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⑵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⑶师者,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⑷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⑸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⑹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今宵酒醒何处? , 。 (柳永《雨霖铃》)

〔8〕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李清照《醉花阴》)

五、现代文阅读(18分,其中18题6分,其余每小题4分)

15. 答:

(4分)

16. 答:

(4分)

17. (1)古埃及、古希腊、古华夏时代

(2)现代

(4分)

18.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六、语言运用(15分)

20字

19.(4分)

20.(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3分)①___________ 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

22.(4分)

顺序 :(只填序号)

观点 :

七、作文(60分)

23.

参考答案

1.c(a shàn b yè d jiē)

2.d. a."恰如其份"应为"恰如其分"b."云宵"应为"云霄"c."车蓬"应为"车篷"

3.c.a.眼花缭乱:看到纷繁或新奇的东西而使眼睛发花,感到迷乱;b.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高超绝妙的境界。c.偶尔:强调频率。应改为"偶然",强调超出常情;d.反之:表示从相反的方面说,引出同上文相反的另一意思。

4.d.a. "吸引......关注"搭配不当。b."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应是"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迷雾",不搭配。c.两面对一面。

5. d.(a."它是所有高级香水和化妆品中必不可少的配料"应为"它几乎是......";b.原文是"微带有"而不是"较浓的";c."英国旧王室中,有一房间因为涂有龙涎香,历经百年风云,至今仍香飘四溢"仅仅是"据说"而已,并不确凿)

6. b.(a.古人的说法不科学,因此不能说对海洋生物学家揭开龙涎香的诞生之谜具有参考价值。c.是"角喙"不能被胃酸消化。d.刚排出体外的龙涎香并不是"芳香袭人"而是"奇臭无比")

7. c.(龙涎香不是植物香料而是动物香料)

8.c:遇合,指得到君主的信任

9.d,代词,他的(a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b.介词,因为/介词,用;c.所字结构/和"为"组成"为......所",表被动)

10.b,羊欣不是被贬,因为在他担任军府舍人之前并没有做官。

11、⑴羊欣因为不能承受拜伏之礼,推辞不上朝觐见,高祖、太祖都以没有见过他而感到遗憾。(关键词:以、堪、恨)

⑵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致天下优秀的人才,订立南北联合的盟约,结成一体。(关键词:爱、致、合从)

12.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摇风忽起/白日西匿/陇雁少飞/代云寡色/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评分标准:错两处扣1分,不倒扣)

13.⑴这首诗通过繁露、寒月、疏竹、石泉、山鸟等意象,生动地勾画出了幽深、寂静的月夜景色,营造了凄清、寂寞的意境。(意象2分,意境2分)⑵以动衬静。诗人抓住在静夜中听到的各种细微声音,用越远越清晰的泉水声和偶尔一喧的鸟鸣等,反衬出夜的寂静,环境的清远和空旷。从而衬托出他在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无人理解的寂寞情怀。(4分。答出"以动写静"或"反衬"给1分,简单分析得1分;感情理解准确,答到关键词"孤独、愁苦、寂寞、郁悒、无人理解"等给2分。)

(另:如果答出借景抒情,以空旷寂寞之景,衬托作者谪居中孤寂的情怀得2分) 赏析:这首五言古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半夜了,四野万籁无声。诗人辗转反侧,夜不成寐,百无聊赖中,连露水滴落的细微声音也听到了,多么寂静的环境啊!露水下降,本来是不易觉察到的,这里用"闻",是有意把细腻的感觉显示出来。于是他干脆起床,"开户临西园"。

来到西园,只见:一轮寒月从东岭升起,清凉月色,照射疏竹,仿佛听到一泓流水穿过竹根,发出泠泠的声响。"泠泠"两字用得极妙。"月"上用一个"寒"字来形容,与下句的"泠泠"相联系,又与首句的"繁露坠"有关。露重月光寒,夜已深沉,潇潇疏竹,泠泠水声,点染出一种幽清的意境,令人有夜凉如水之感。在这极为静谧的中夜,再侧耳细听,听得远处传来从石上流出的泉水声,似乎这泉声愈远而愈响,山上的鸟儿有时打破岑寂,偶尔鸣叫一声。 "石泉远逾响",看来难以理解,然而这个"逾"字,却更能显出四野的空旷和寂静。山鸟时而一鸣,固然也反衬出夜的静谧,同时也表明月色的皎洁,竟使山鸟误以为天明而鸣叫。"露""月""泉""鸟"这四种意象相互融合,以动衬静,突显了诗人被贬谪后所处环境的空旷寂寞。 面对这幅空旷寂寞的景象,诗人斜倚着柱子,观看,谛听,一直到天明。诗人"倚楹至旦"的沉思苦闷形象,发人深思。他在这样清绝的景色中想些什么呢?"寂寞将何言"一句,可谓此时无言胜有言。"寂寞"两字透出了心迹,他感到自己复杂的情怀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这首诗,构思新巧,诗人抓住在静夜中听到的各种细微的声响,来进行描写,以有声写无声,表现诗人所处环境的空旷寂寞,从而衬托他谪居中郁悒的情怀,即事成咏,随景寓情。从表面看来,似有自得之趣,而终难如陶、韦之超脱。

14.⑴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⑵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⑶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⑷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⑸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⑹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参考答案:

15.(1)引出下文"仰望星空"的话题,引起读者对于"仰望星空"的哲理意蕴的思考。(2分)

(2)统摄全篇,集中而凝练地揭示了文章主旨。(2分)

16.(1)在自己的生命中学会迷恋和感恩;(2)学会守护童年纯洁的品行;(3)懂得以虔诚之心看世界;(4)学习谦卑与忠诚,使生命获得神性的支持,心灵生出高度与尊严(每点1分)

17.(1)虔诚地膜拜,在星空的感召谕示中诞生文化灵感和生命智识;

(3)贪婪地占有,从使用出发把星空作为科技、政治力量角逐的领地.

(2)语言形象生动,借用词汇或赋予常见词语以新意,深入浅出。

如这一段中的黑体字--"嫦娥奔月"变成了"太空竞赛"和"星球大战"--人类对星空的消费,也就完成了由"爱慕"向"占有"的偷渡,对它的打量也就从"恋情式"进入了"科技式"和"政治式",膜拜变成了染指和窃取。

(3)引用诗文,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增添了文章文采,使议论、说理充满了文采和情感,

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4)描写、抒情、议论融合一体,富有形象感、画面感,缘情入理。

如:我发现,凡有德和有信的时代,必是谦卑的时代,必是尊重万物、惯于膜拜和仰望的时代;凡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涨潮的季节,也必是凝视星空最深情与专注之时。

(一点2分,其中答出技巧手法1分,内容分析1分,要适当举例,未举例可酌情扣分)

19.参考答案:历史悠久,顺应自然,作用巨大,功效长久。(每点1分)

20.略

21.参考答案:①一剪没 ②舞林大会 ③卤至深

(每条2分,给分依据:符合店铺特点即给1分,生动形象或符合谐音特点再给1分)

22. 顺序:⑤①③④② 观点:趣味不可强求统一,或趣味因人而异。 (4分)

23.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写作前,要认真阅读所给的材料,重点分析材料中的原因与结果。歹徒为什么放下屠刀?其原因就是歹徒被小姑娘的微笑所感化,小姑娘遇到危险情况能凭借良好的心态化险为夷,可见是微笑的心态所起的作用。

据此,可确定出与所给材料主旨相符的角度:1.微笑的力量2.微笑心态的作用3.要冷静地应对非常情况

写作时,要围绕所定角度恰当选材。所给材料可用可不用,如用,就要高度概括或化用,决不能按原材料照搬或复制。

写作时,既可从正面写微笑心态的好处,也可从反面论证不良心态的后果。如写记叙文,就要注意体现记叙文的要素,事例要典型,描写要生动,交代要清楚明白;如写议论文,论点要鲜明、突出,注意运用摆事实、讲道理、既摆事实又讲道理的方法进行论证,文中的典型事例不要过详,议论要画龙点睛,中心突出。

附译文:

羊欣字敬元,是泰山南城人。父亲羊不疑,任桂阳太守。羊欣年轻时性格沉静,不与人争强斗胜,言笑和美,容貌举止俱佳。广泛阅读经籍,尤其擅长隶书。不疑起初任乌程县令时,羊欣正好十二岁,当时王献之任昱兴太守,很赏识他。献之曾在夏天来到乌程县官署,主巫正穿着新绢裙午睡,献之在他的裙子上写了几幅字就离去了。羊欣原本善于书法,由此书法就更有长进了。最初出仕任辅国参军,军府解散后又回到家中。隆安年间,朝政逐渐混乱,羊欣在家中悠闲度日,不再仕进。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每回要羊欣写字,往往辞谢,不遵命。元显愤怒,就任命他为自己的后军府舍人.这个职务本来由寒门担任。可是羊欣意态泰然自若,并不因高门任卑职而怒形于色,人们议论时都称赞他。羊欣曾拜访领军将军谢混,谢混先拂扫座席更换服装,然后接见.当时谢混的族子灵运在座。他离开后,告诉族兄谢瞻说:"望蔡接见羊欣,就更换服装和坐席。"羊挞由此更知名了。

桓玄辅朝政,领平西将军,以羊欣为平西参军,又转为主簿,参预机要事宜。差巫打算主动疏远桓玄,故意不时泄露机密。桓玄察觉羊欣的心思,愈发敬重他,任命他为楚台殿中郎,对他说:"国家政务由尚书主持,朝廷礼乐由殿中省制定。你以前身处机要之地,与目前职务相比,还是轻的。"羊欣就职几天后,称病辞职,隐居里巷,十余年没有出仕。

义熙年间,其弟羊徽得到高祖的信任重用。高祖对证议参军郑鲜之说: "羊徽是一时杰出人才,舆论还认为他比不上兄长,未能结识羊欣,令人遗憾。"立即下书,以羊欣补右将军刘藩司马,又转为长史,又任中军将军刘道怜的谘议参军。又出任新安太守。在郡四年,以政治宽简爱护百姓著称。除授临川王义庆辅国长史,庐陵王义真车骑谘议参军,都未就任。太祖敬重他,让他担任新安太守,前后共十三年。其间游山玩水,很有怡情养性的乐趣。后来转任义兴太守,并非他喜爱的地方。不久,又称病重,辞职归家。被授予中散大夫。

他平常喜好黄老之学,经常手抄黄老典籍,有病不吃药,饮符水而已。又擅长医术,撰

《药方》十卷。羊欣因为不堪拜伏,便推辞不参加朝觐,高祖、太祖都以没有见过他为遣憾。如果不是探访省问近亲,他不随便去别人家。出行一定是在城外,从来没有进过建康城门。元嘉十九年去世,当时七十三岁。

第11 / 11页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


TOP最近更新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上课实录
    高考历史三轮复习:考前提分冲刺练2
  • 上一篇:18维生素C的故事
  • 下一篇:维生素C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