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利用资料、图像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
在向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不怕艰辛、勇于探索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雄心和壮志。
●教学重点
宇宙空间资源和宇宙探测的意义。
●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1.3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板书)
一、宇宙探测的发展(板书)
1.古代对宇宙的探测(板书)
同学们刚才提到了不少。在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宇宙""太空"的描写。如远古时代的"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以及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大闹天宫""月宫",还有《封神演义》中的许多描写等。
在古代,人们不仅对宇宙怀有美好的想像,而且劳动人民运用杰出的智慧还发明创造了许多天文观测仪,如圭表、日晷、浑象、漏刻等,在一些地方还建有天文观测仪台,如北京古观象台、河南登封的测景台等。可见,古代劳动人民是聪明而伟大的。
(过渡)到了近代,自从1957年10月原苏联向太空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人类对宇宙的探测就已跨入了一个新时代。
2.宇宙探测的新时代(板书)
(引导)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看看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取得了哪些成果?
(讨论、分析)人类进入太空的时间是20世纪60年代。图1.13显示,从1969年至1972年,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先后6次将12名航天员送上月球,从此以后,各种载人飞船、航天站、航天飞机先后进入太空,开创了对宇宙空间进行探索的新时代。
(打出下列图片)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追月的故事"
(提问)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有哪些重大发现,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成果呢?
(学生活动、教师总结)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人类对宇宙空间的观测、探索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
(1)发现在地球上大气层外存在磁层;
(2)发现宇宙空间存在着大量的x射线和γ射线;
(3)测量了许多行星表面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
(4)在没有大气干扰的情况下,人类完成了对月球、大行星的逼近观测和直接取样观测。 (承转)人类在向宇宙空间的探索过程中,我国也同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一样不甘落后,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请同学们阅读"中国向宇宙空间进军大事记"和图1.15来了解。 (设问)人类对宇宙的探测有何意义呢?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