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二框题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组编教师:方伟
教 学 目 标
1、知识目标:(1)真理是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2)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3)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体总是具体分析的能力及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认识真理(2)使学生树立在实践中不断认识、丰富和发展真理的思想
先回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p46-47页课堂探究:(1)詹姆士关于真理的说法错在哪里?
(2)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中,什么样的结论能够被称为真理?或你认为真理是什么?
(3)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为何会有真理和谬误的区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说法正确吗?
(一)、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的含义: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人的认识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真理
人的认识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不符--谬误
2、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第一 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
第二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则是谬误。正确的认识只能有一个,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可以出现的,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于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正确。因为对于同一个确定的对象的真理性认识是惟一的,不存在反映同一个确定的对象的相互矛盾的真理。
如某块黑板是什么颜色的呢?是黑的,就不会又变成红色的了。张三这个人要不是男的,要不就是女的,答案只有一个,绝对不会有两个答案同时存在的。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是相对的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我问大家下雨是好事还是坏事?大家能回答吗?(不能)为什么?(你没给我具体的条件。当谷物播种完毕,下起小雨,这雨对谷物生长有利。当已经积涝成灾,天还下倾盆大雨,这雨对庄稼是无益的。离开一定的条件,不好判断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因此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结合p47页有关三角形内角和小于、大于180度的科学发现的材料。
课堂探究:(1)罗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发现是否表明,欧几里得定理不再是真理?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