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夫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 “胆瓶 用锡封着 所罗门 恩将仇报 智慧”等新词。
2、能抓住重点词句,揣摩作品中的魔鬼和渔夫的的内心世界,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魔鬼的凶恶、狡猾和渔夫的智慧等不同人物性格,进而明白:拥有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4、初步了解民间故事情节曲折的特点,拓展阅读,激发学生读故事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做个游戏,老师说一句话,你猜一猜这是什么故事。
芝麻开门——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主人,有什么事,请吩咐吧。——阿拉丁的神灯
我是个无恶不作的魔鬼,曾经跟所罗门作对。——渔夫的故事
2、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故事,仔细看老师写课题。
3、来,我们来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解决字词
1、《渔夫的故事》是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选自《一千零一夜》。想知道故事的主要内容吗?赶快去读读课文吧,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争取把整篇文章读正确,读通顺。读完后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刚才同学们读得真投入,这是非常好的学习习惯。这些词语会读了吗?
撒网 胆瓶 锡封
无恶不作 恩将仇报 倒霉 起誓
指名一生读一个。
撒网:“撒”是一个多音字,它还有一个读音读──sǎ,撒什么?(组三个词)下一个谁来读。
胆瓶:像胆一样的瓶子,请大家看,(出示文中黄铜胆瓶图片)我们经常提到清代有清瓷胆瓶。这里是一只──(黄铜胆瓶)
锡封 用锡封着:什么是锡封?封住瓶子的锡作的盖子就叫锡封,那么用铅封着的叫什么?(铅封)用纸条封着叫什么?(封条)
谁接着读。读第二排。
全部齐读。
3、那么课文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提示:可以浏览课文)语言要求:简洁 (捞胆瓶、救魔鬼、杀渔人、战胜魔鬼)
三、品读第一次对话,体会魔鬼的凶恶、狡猾。
1、在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渔夫又是怎样做的呢?老师想请同桌两人去读读5-25自然段。你们打算怎么读呢?(一个人当渔夫,一人当魔鬼)
为什么可以这么读呀?(对话描写)
你真会发现,像这种民间故事中往往有很多对话描写,这样故事才显得更加生动。 开始读吧。注意读的时候要想象他们的表情和动作。看哪组同桌合作得更好。
2、学生练读。
3、有趣吗?老师也特别喜欢这里的对话。但老师读着读着有一个问题不明白,渔夫救了魔鬼,为什么魔鬼还要杀他呢?
预设:魔鬼说谁来解救我,我就杀死他。
4、这渔夫可真够倒霉的,如果他是前四百年把胆瓶捞上来,那渔夫可就发大财了。他可以拥有享受终身的荣华富贵,可以拥有世界上所有的宝库,可以轻易实现自己的三个愿望。他怎么这样倒霉,四百年后才把它捞上来,同学们,你们相信魔鬼的话吗?
预设:相信。
不相信。为什么不相信呢?
这是一个怎样的魔鬼?(凶恶、残忍、狡猾??)
还有什么理由使你不相信魔鬼的话呀?这凶恶的魔鬼,杀就杀吧,为什么还要找这么多理由呢?从中,你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魔鬼呀?
看来,这真是一个狡猾的魔鬼。请大家看文中的这两句话(出示:一会儿,他听见魔鬼叫道:“所罗门啊,别杀我,以后我不敢再违背您的命令了!”
一听所罗门死了,魔鬼立刻凶恶地说:“渔夫啊,准备死吧!你选择怎样死吧,我立刻就要把你杀掉!”)谁想说一说自己的体会?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立刻)
多么凶恶、狡猾的魔鬼啊!谁来读读魔鬼的谎言。
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啊?
个别读——评读——齐读(引读)
老师来读提示语,你们来读魔鬼的话。
四、角色体验,训练语感,感悟渔夫的智慧、果敢。
1、魔鬼如此强大、如此狡猾、如此凶恶,渔夫又是凭着什么战胜了他呢?(智慧、自信、果敢??)(指名学生写板书)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呢?你可以从课文里找找依据。
2、预设:(出示:“你不是住在这个胆瓶里吗?照道理说,这个胆瓶既容不下你一只手,更容不下你一条腿,怎么容得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呢?”)
从这里你读出了什么?
是呀,你来当当这聪明的渔夫,来问问魔鬼。
你也是个聪明的渔夫。
(出示:这时候渔夫想道:“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他的妖气。”)
你从这里读出了什么?(智慧、自信)你来读一读。如果你把“堂堂”、“一定”读得响一点,就更好了。
3、看来,渔夫说的没有错。人的智慧是能压制妖气的。人的智慧,也是能战胜邪恶的。从渔夫的身上,我们领略到了智慧的巨大力量!
五、创设情境,口语交际
1、情境(多媒体播放家门口渔夫和妻子的对话图):收服了魔鬼的渔夫,拖着渔网回到了家。妻子见他空手而归,就问:“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一条鱼都没打上来?”渔夫说;“你听我慢慢讲讲海边的故事吧。”渔夫的妻子说:“说吧,可要简短点,我还要去织渔网呢!”想想渔夫会怎样简短地讲给妻子听?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