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体温调节》教案(1)(中图版必修3)

 

教学目标

(1)人的体温及其意义(知道);

(2)体温的调节(知道)。

2.态度观念方面

3.能力方面

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并绘制直观图;培养化繁为简的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难点:体温的调节。

教学模式

小组讨论探究学习。

教学手段

设计思路

教师从学生最熟悉的体温测量开始,以不断地设疑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将问题与学生的答案写在纸上,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视觉刺激。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记录,一方面发展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说读写四个语言中枢以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设疑,由学生经讨论后解疑。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索的过程,能够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两支探险队都在零下三十七度的南极艰难跋涉,阿蒙森队的胜利表明人类可以战胜严寒,而斯科特队永远留在了南极也表明如果严寒加上饥饿、疲惫也会危及人类的生命。

地球上的气温可高至60 ℃,低至零下70 ℃。人类的足迹几乎遍布全球,在不同的环境中,人是怎样维持体温恒定的呢?

二、新课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投射在大屏幕上)

某人用三种常用测体温的方法,得到了三个不同的数值,到底哪个是他的体温呢?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得出结果)

学生明确:体温指的是身体内部的温度,即内环境的温度,而上述的三种方法测出的都是体表温度,用于代替体温。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汇报自己的预习作业,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1)面对全班同学的数据,如何进行比较?(进行研究方法的训练)

(2)如何使比较的结果更直观?(组织学生绘制直观图)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得出比较项目:

1.选择一个人的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

2.选择一个家庭的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

3.选择同一年龄同一性别学生的个人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绘制上述比较的直观图,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井得出结论:

1.同一个人的体温昼夜有差别,不超过一度。

2.不同年龄的人体温有差异,年轻者体温高于年老者。

3.体温会有个体差异。

【教师活动】(设疑,将问题用实物投影仪投射在大屏幕上)体温恒定是不是体温维持一个数值?体温恒定的意义是什么?恒定的体温是怎样影响新陈代谢的呢?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明确:

1.体温相对恒定是指体温在一个范围内变动。

2.体温恒定是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

3.恒温动物能摆脱环境的限制,无论天气如何,只要体温恒定就能进行代谢活动。

4.相对恒定的体温可以保证酶在最适温度下发挥催化作用。

【教师活动】(设疑,将问题用实物投影仪投射在大屏幕上)

1.为什么斯科特探险队因饥饿劳累冻死在南极?

2.体温是哪来的?产热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3.主要细胞器是什么?

4.能源物质是什么?

5.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

6.散热的结构有哪些?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明确:

产热的主要器官是骨骼肌和肝脏。安静状态下以肝脏产热为主,运动时以骨骼肌产热为主,产热的主要细胞器是线粒体。

能源物质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

散热主要由皮肤经传导、对流、辐射和蒸发完成。

【教师活动】(设疑,将问题用实物投影仪投射在大屏幕上)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由于下面等式成立:产热=散热。请大家分析:在炎热和寒冷的环境中怎样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呢?

【教师活动】(设疑,将问题用实物投影仪投射在大屏幕上)请分析在寒冷和炎热的环境中怎样调节产热与散热以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呢?调节机制是什么?是神经调节还是体液调节?神经调节的调节中枢在哪里?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1.增加产热的生理活动有:骨骼肌会不自主地颤抖,皮肤立毛肌收缩,增加产热;有关神经作用于肾上腺促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导致机体的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2.减少散热的生理活动有:几乎不出汗,以减少蒸发散热;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以减少对流散热和辐射散热;皮肤立毛肌收缩,产生"鸡皮疙瘩",缩小汗毛孔,减少热量散失。

3.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弧实现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列出调节机制示意图。(见板书设计)(用实物投影仪投射在大屏幕上)

【教师活动】分析下列两个不等式:散热>产热、散热【学生活动】讨论后回答,应明确:因为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当长时间置身于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生的热量不足以补偿散失的热量,会引起体温降低;而在高温环境中过久,会因体内热量散不出去,导致体温升高。

教后感:

2. 体温恒定的调节应抓住产热与散热相等这个主干,再分析产热与散热的生理活动,再分析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过程,并从中体现出体温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由神经和体液共同参与完成。

3.体温调节注意与温度对酶恬性的影响相联系,产热过程与呼吸作用相联系。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


TOP最近更新内容

    高考历史三轮复习:考前提分冲刺练2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上课实录
  • 上一篇:1.2.《空间几何体》教案(新人教A必修2版)
  • 下一篇:古诗三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