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世说新语》三则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有关《世说新语》的文学常识。

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

能力目标

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

德育目标

从古人身上学习吸取做人的道理:人应谦虚;与人相处应落落大方,有礼有节,诚实守信。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准确把握重点字、词。

2.流利地翻译全文,达到自动讲述故事的程度。

二、整体感知

《世说新语》亦称《世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笔记小说集,也是同类小说中的代表作。有许多作品,批判黑暗,讽刺奢淫、表彰善良,全书语言精练,善于通过一言、一行来刻画人物肖像和精神面貌,意味隽永,今天我们一同学习《世说》三则故事,体会作者遣词造句,塑造人物的独特语言风格。

三、疏通字词并翻译全文

1.介绍作者刘义庆的有关知识以及《世说新语》这部小说的特色。

2.检查预习。

3.要求学生根据书后注释翻译三则故事。

4.重点语句解析。

四、总结、扩展

教师点评翻译的优劣,概括指导古文译法:变单为双,联想推敲,补充省略,调整词序等。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思考:

1.三则故事分别表现主人公怎样的性格。(用一句话概括)

2.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3.体会三则故事的语言特点。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分析人物性格

2.体会语言特色

二、课文分析

1.读课文,分析人物性格。

孔融:聪明机智

陈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曹操:好猜忌、嗜杀、残暴。

2.小说通过人物的哪些方面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

孔融:语言描写

对守门人所言:初步展示(开始)

与李膺对话:逐步表现(发展)

回陈韪之语:进一步表现(高潮)

陈元方:语言描写

曹操:行动描写

使...代;自...立→令间谍问→闻之,追杀

3.读《世说新语?排调?第二十五》这则故事,体会语言特色

谢公(人名)始有东山之志(指优游山林的意愿),后严命屡臻(下达)势不获已(看情势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了),始就桓公司马。于时人有饷桓公药草,中有"远志"。公取以问谢:"此药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称?"谢未即答。时郝隆在座,应声答曰:"此甚易解:处则为易'远志',出则为'小草'"。谢甚有愧色。桓公目谢而笑曰:郝参军此过乃不恶,亦极有会。(话说得极有意味)

思考:①谢安听了郝隆的话后感到惭愧的原因。

②本文语言特色。

附参考答案:①谢安始有东山之志,可后来毕竟出山为官了。郝隆所志处山则这处山为 "远志",出山则为小草。因此谢安"出山"则为小草。

②语言隽永,意味深长。

远志:名为药名,更指人的洁身自好的志向。

三、总结、扩展

1.《世说新语》善于通过特征性的细节勾勒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使之栩栩如生。

2.善于把记言、记事相结合。

3.语言精练含蓄,隽永传神。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


TOP最近更新内容

    高考历史三轮复习:考前提分冲刺练2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上课实录
  • 上一篇:29.满井游记
  • 下一篇:28.《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