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风筝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 积累生字词
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内心感受
3、 品味语言
(二) 过程与方法
1、 合作讨论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运用比较揣摩法和语境创设法培养语感
(三) 情感与价值观
以培养语感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民族语言能力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内心感受
2、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
1、 合作讨论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1、 运用比较揣摩法和语境创设法培养语感
教学方法
语感教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预习检测
(一) 文学常识填空
1、《风筝》选自 ,作者,原名 ,字 ,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
学家、、 。
(二)生字词积累
各小组组织默写导学案上的生字词,并理解这些词语
(二) 课文内容填空
1、中年后"我"才认识到游戏是" ",玩具是" "(用原文句子回答)这样写的作用是
2、课文第五自然段中"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是指
,作者在结尾要"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的原因是
二、 课文研讨
(一) 初读感知--感受语言,触发语感
1、 师范读指导:感情基调:深沉悲哀 语速:缓慢
2、 学生自由朗读
3、 整体感知
这篇散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你读了有哪些感受?
(二)品读--品味语言,生成语感
1、"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一句中,将"惊异和悲哀"能否改成"惊喜和兴奋"?为什
么?
2、第3自然段中"远处的蟹风筝...跳跃",我想把这些文字去掉,觉得有些罗嗦,你们意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