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金版新学案》高三一轮精品练习(全国版)生物必修1单元综合测试
必修部分
第一章 单元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09年山东烟台)组成生物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中起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几种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c是组成糖类的基本元素,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从co2先后经c3、c5形成(ch2o) b.n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没有n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o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氧来自水
d.p是构成atp的必需元素,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均有atp的合成
【解析】 光合作用中c元素的转移途径是co2→c3→(ch2o);光合作用中h2o中的o以分子状态释放出去,有机物中的o来自co2;光合作用中光反应生成atp,暗反应消耗atp,故a、c、d皆不正确;叶绿素中含n,没有n不能形成叶绿素,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所述正确。
【答案】 b
2.下列关于无机盐在生物体内所起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合成atp、dna、rna、nadph、脂肪等物质时,都需要磷酸盐作原料
b.根瘤菌的固氮酶中含有钼、铁,说明某些金属元素可以成为一些复杂蛋白质的构成元素
c.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要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观察蛙的肠系膜中血液流动时使用的生理盐水浓度为0.65%,这说明无机盐在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中有重要作用 d.人缺碘会患大脖子病,是因为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
【解析】 脂肪中无磷酸盐。
【答案】 a
3.在下列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手段相似的一组是 ( ) ①证明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②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类胰岛素 ③单克隆抗体的产生 ④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⑤鉴定乳制品或饮用水中是否含有大肠杆菌
a.①④ b.②④
c.④⑤d.①②③
【解析】 ①、④是同位素标记法;②是基因工程和发酵工程,③是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⑤是利用鉴别培养基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答案】 a
4.在下列生理过程中,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增加的是 ( ) a.细胞衰老 b.作物越冬
c.种子萌发 d.细胞质壁分离
【解析】 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增加时,细胞代谢旺盛,如种子萌发,细胞衰老、作物越冬时,结合水相对增多,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会减小;细胞质壁分离失水也是丢失的自由水。
【答案】 c
5.(2009年荆州)水在生物体内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是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生物体内进行一切生化反应的必需条件
b.当人体缺水时,血浆的渗透压会降低,从而产生渴觉
c.在核糖体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有水生成
d.休眠或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下降
【解析】 当人体缺水时,会引起血浆等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使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这时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一方面产生兴奋并传至大脑皮层,通过产生渴觉来直接调节水的摄入量;一方面又使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从而促进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了尿的排出,保留了体内的水分,使血浆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趋向于恢复正常。
【答案】 b
6.如图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1,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链放大图(图2),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该蛋白质中含有1条肽链,124条肽键
b.图2中含有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
c.从图2可推知该肽链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羧基
d.该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答案】 d
7.(2009年河南郑州一中期中)如下图所示表示细胞中的5类有机化合物的关系,每个椭圆形代表一种有机物,下面列出这5种化合物名称中最合理的一组是 ( )
a.①~⑤:维生素、脂质、酶、蛋白质、激素
b.①~⑤:维生素、脂质、激素、蛋白质、酶
c.①~⑤:酶、蛋白质、激素、脂质、维生素
d.①~⑤:激素、脂质、维生素、蛋白质、酶
【答案】 b
8.(2009年安徽皖南八校联考)下列物质或结构在元素组成上最相似的一组是 ( ) a.atp、dna、细胞膜
b.促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性激素
c.核糖、核糖核酸、核糖体
d.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
【解析】 atp、dna含c、h、o、n、p,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和磷脂,也含有c、h、o、n、p;促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为蛋白质,含c、h、o、n,性激素为脂质,含元素c、h、o;核糖含c、h、o,核糖核酸含c、h、o、n、p,核糖体化学成分为rrna和蛋白质,含c、h、o、n、p;淀粉含c、h、o,淀粉酶为蛋白质,含c、h、o、n,基因含c、h、o、n、p。
【答案】 a
9.(2009年吉安)单位质量的脂肪与糖类相比,其所含元素与氧化时的耗氧量的特点是前者 ( ) a.含c、h多,氧化时耗氧多
b.含c、h多,氧化时耗氧少
c.含c、h少,氧化时耗氧多
d.含c、h少,氧化时耗氧少
【解析】 脂肪和淀粉虽然都是含c、h、o三种元素的化合物,但两者分子中的c、h与o元素的比例不同,脂肪中含c、h的比例特别高,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还原性氢([h])要比淀粉水解形成的葡萄糖再进行有氧呼吸中产生的还原性氢多,而还原性氢要与氧结合成水,故同质量的脂肪与糖类相比,氧化时耗氧量多。
【答案】 a
10.(2009年南昌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应激性是生物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b.适应性是由生物的遗传性决定的,而应激性是由环境刺激决定的
c.北极熊的白色体毛是对雪地环境刺激的反应
d.人类白天活动是对日光刺激发生的反应
【解析】 生物应激性的形成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是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应激性和适应性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北极熊的体色和人类的白天活动都是适应性的表现,而不是应激性。
【答案】 a
11.关于有机化合物的生理作用和组成的概括中,不正确的是 ( ) a.多糖和核酸都是大分子物质,它们都是由单体连接而成
b.生物体内作为能源储存的糖类有淀粉、糖元等
c.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的单体是葡萄糖
d.蓝藻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与绿藻细胞壁的成分一样,都是纤维素和果胶
【解析】 多糖、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属于多聚体,都是由单体连接而成的。糖类是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多糖中的淀粉和糖元也能储存大量的能量。蓝藻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不是纤维素和果胶。
【答案】 d
12.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
【解析】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原理。视野最暗的应是放大倍数最大的,放大倍数最大的是观察同一标本时在同一视野内细胞直径最长的,此时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
【答案】 c[
13.(2009年江苏苏北四市调研)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磷是脂肪、atp、dna等不可缺少的成分
b.酶和核酸都是含有氮元素的生物大分子
c.肌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的主要储能物质
【答案】 b
14.(2009年青岛质检)2009年春我国许多地方出现旱情,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下列有关水对生命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①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有利于抵抗不利的环境条件 ②细胞内自由水含量的降低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 ③癌细胞中自由水含量较正常的细胞低 ④当人体缺水时,血浆的渗透压会降低,从而产生渴觉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c
15.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xhyopnq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
a.q+1 b.p-1
c.q-2 d.p+1
【答案】 b
16.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右图所示,则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在禽流感病原体、幽门螺杆菌体内b均为4种
c.atp脱去两个高能磷酸键,可形成b,a为核糖
d.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8种
【答案】 c
17.下面是一肽链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肽链水解时,水中的氢的去向是参与形成氨基
b.图中含有的r基是②⑥⑧
c.该肽链中含有4个游离的羧基
d.控制该肽链合成的mrna中至少含有4个密码子
【答案】 d
18.水是生命之源,下面是有关水与生命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的过程需有水的参与
b.水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同的代谢终产物
c.标记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中的氧可在水中检测到
d.atp转化成adp的过程需要水
【答案】 b
19.下表是两种生物干重中有关元素的质量分数/%
元素
c
h
o
n
p
s
生物甲
43.57
6.24
44.43
0.20
0.17
生物乙
55.99
7.46
14.62
9.33
0.78
根据上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 )
a.如果它们分别是动物和植物,则甲是动物,乙是植物
b.等质量的组织中,甲所含的热量少于乙
c.两者体细胞中,乙的染色体和基因比甲多
d.两者的含水量比较,可推测甲比乙多
【答案】 b
20.在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生物大分子。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人体中,单体b的种类有4种
b.导致地球上生物多种多样的根本原因是a的结构具有多样性
c.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过程只是图中的①②
d.图中a和c是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答案】 c
21.将瘦肉精添加到饲料中,会使猪体内脂肪减少,蛋白质含量增加,提高瘦肉率。但残留在肉内的瘦肉精被人食用后会中毒。据此推断瘦肉精可以 ( )
①促进蛋白质合成 ②促进生长激素的合成 ③加速脂肪的转化和分解 ④抑制脂肪转化为糖类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 a
22.右图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最可能是核苷酸
b.若②主要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最可能是脂肪
c.若③为多聚体,且能贮存生物的遗传信息,则③是dna
d.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葡萄糖
【答案】 c
23.(2009年济钢一模)蛇体内有s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鼠体内有t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蛇捕食鼠之后,蛇体内一个细胞内含有的蛋白质种类、核酸种类及氨基酸种类最可能是 ( ) a.s,1,20 b.s+t,1,20
c.s+t,2,40d.少于s,2,20
【答案】 d
24.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参与体内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是自由水
b.某些无机盐是组成atp、rna和纤维素的必需成分
c.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要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这说明无机盐在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中有重要作用
d.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随生物个体代谢的强弱而变化
【答案】 b
25.(2009年长沙)用含32p的磷酸盐培养液培养动物细胞,一段时间后,细胞的结构以及化合物中均具有放射性的是 ( ) ①脱氧核糖 ②核膜 ③atp ④脂肪 ⑤转运rna
a.①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⑤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4分)(2009年汕头测试)已知某种动物激素是一种链状"十九肽",其分子式可表示为cxhyozmws(z≥22,w≥20),经测定,其彻底水解的产物只有以下五种氨基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激素从合成到发挥作用,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细胞参与。
(2)控制该激素合成的基因上至少有________个嘧啶碱基。
(3)一个该"十九肽"分子彻底水解后可产生________个赖氨酸,________个天冬氨酸。
(4)假设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0,则形成该十九肽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_。
(5)写出由天冬氨酸和赖氨酸形成二肽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天冬氨酸提供羧基)。
(2)转录翻译过程中,基因中碱基个数∶mrna碱基个数∶氨基酸个数=6∶3∶1,十九肽共十九个氨基酸,基因中至少有碱基114个,嘧啶个数是碱基数的一半为57个。
(3)分析组成此"十九肽"的氨基酸结构,发现只有赖氨酸含有两个氨基,其余的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氨基,因此分子式中所有的n原子个数减去氨基酸的个数就是赖氨酸的个数;五种氨基酸中只有天冬氨酸的r基中含有一个羧基,除r基外,多肽链中含有20个氧原子,r基中含有(z-20)个氧原子,天冬氨酸的一个r基中含2个氧原子,因此(z-20)/2即为天冬氨酸的个数。
(4)相对分子质量减少即为失去水分子的质量:18×18=324。
(5)写二肽的化学式时要注意r基中的-nh2和-cooh不参与肽键形成。
(2)57 (3)w-19 (z-20)/2 (4)324
(5)
27.(11分)(2009年江苏无锡期末)右图表示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组成关系及功能关系,其中d是rna,c、e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b是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请据图分析回答:
(1)真核生物体内的a物质有________种,b物质在生物体内约有________种。
(2)合成c、d的a物质的不同点表现在________和________,c物质和d物质在空间结构上的不同点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物质与d物质的关系是________。
(3)c存在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
(4)c与e相比特有的元素是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可判断a、b、c、d、e分别代表核苷酸、氨基酸、dna、mrna、蛋白质,所以a包括4种脱氧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共8种;组成c和d的核苷酸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它们的区别主要是五碳糖(前者是脱氧核糖,后者是核糖)和碱基(前者含有胸腺嘧啶,后者含有尿嘧啶)不同;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化学元素组成是c、h、o、n、p,而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h、o、n,所以dna特有的元素是p。
【答案】 (1)8 20 (2)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 碱基(胸腺嘧啶、尿嘧啶) c为独特的双螺旋结构,d一般为单链结构 c控制d的合成 (3)细胞核 (4)p
28.(11分)(2009年潍坊质检)下图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a和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请在图中横线上写出两种重要有机物a和e的元素组成。
(2)d为________,它彻底水解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具有多样性,其原因是:从b分析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a分析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反应过程为________,若b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r,通过④反应过程形成m条肽链,经盘曲折叠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e的e,则e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________。
(5)染色体是________的主要载体,它主要分布在细胞核里,用________溶液将洋葱根尖细胞染色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染色体。
【解析】 染色体的组成成分为dna和蛋白质,a为dna,a为脱氧核苷酸,含c、h、o、n、p。e为蛋白质,b为肽链,b为氨基酸,含c、h、o、n。d为mrna,来自a的转录,mrna彻底水解为核糖、磷酸和碱基。蛋白质的多样性是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及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但从根本上是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若蛋白质分子中有肽键x个,则(x+m)r-18x=e,得出x=。
【答案】 (1)n、p、 n (2)mrna 磷酸、核糖、碱基
(3)组成b的b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 组成a的a排列顺序不同 (4)脱水缩合 (e-rm)/(r-18) (5)dna 龙胆紫(或醋酸洋红)
29.(14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计划利用所学知识来鉴定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指导教师为培养同学们严谨的科学态度,提供了以下实验材料用具,并要求同学们先写出此实验的设计方案。
实验目的:验证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
实验步骤:(1)取样:将两瓶尿样编号甲和乙,用2只量筒分别从甲、乙尿样中各取2 ml,分别注入编号为1和2的试管内。
(2)取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样品与试剂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浴加热:将两支试管用酒精灯隔水加热,观察其颜色变化。
预计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属于实验设计题,关键是正确选择试剂和采取准确的操作步骤。此实验的原理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的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答案】 (2)用量筒先后量取2 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注入第3号试管内,振荡混合均匀
(3)用量筒从3号试管中量取2 ml混合均匀的斐林试剂注入1号试管内,振荡;将3号试管内剩下的2 ml斐林试剂注入到2号试管,振荡
(4)预计实验结果:1号和2号试管中仅有1支试管产生砖红色沉淀,另一支无此变化 结果分析:产生砖红色的试管所对应的尿样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样,另一瓶为健康者的尿样。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