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是最棒的
——给孩子留下创造的空间
在十一月我去大班级进行听课,看到孩子们进行美术绘画活动——蜗牛比赛。老师精心准备了活动材料,在观摩过程中,看到老师在教孩子构图方法,老师想好了如何启发幼儿去照着老师的范例绘画。突然,一个念头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为什么我们总是想着让孩子们按照我的想法与要求去做呢?为什么不去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创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呢?为什么不让他们自己去想去做呢?在孩子操作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都有自己的创作想法,但是老师走到孩子的跟前都会跟孩子描述作画的情况,部分孩子们都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在认真完成作品,但是有的幼儿始终都是画不完,不敢下笔区绘画。当时我看到一些能力比较弱的孩子,我就问他“你的小蜗牛呢?去哪儿啦?”孩子很快就回答我“我的蜗牛还没有爬山来,等它爬上来,你就会看到了”,后来我就决定等会儿再来看这位小朋友,我选择去看其他的小朋友,我发现有的幼儿画很多蜗牛,有的小朋友花很多树木、有的按照老师的范画绘画,我有发现另一个孩子,她不敢在画纸上画画,生怕画得不好,我就问她“你的小蜗牛呢?”孩子在支支吾吾也不说出来,我看到孩子的表情,心理就想可能孩子不敢下笔,我就问她“你的小蜗牛是不是也没有跑上来?”孩子一会点头、一会摇头,后来我就跟她说,我们要给小蜗牛“加油”,我看到了小蜗牛的壳,是蜗牛线的形状(螺旋形),不断鼓励孩子画出来,起初是握着她的手进行的,慢慢的我就放手,孩子自己吧蜗牛的壳画出来了,我又再鼓励孩子把蜗牛的头和身体都给画出来,十五分钟过去了,孩子把整只蜗牛给描绘出来,慢慢把画面都给添加丰富起来,二十五分钟过去了,有些孩子完成,但是有些孩子未完成,孩子 1
们在完成之后,我再次观察先前那位小朋友的作品,我发现他又画多一只蜗牛,然后跟我说“老师,你看又有一只蜗牛追上来了,因为蜗牛跑得很慢,所以后面还有其他蜗牛在后面”我马上给孩子大拇指,我发现孩子思维真的很好,但是我也发现有部分孩子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和范画进行绘画,整节活动结束啦,教师组织孩子排队,可是孩子并不是那么“自律”教师花费了一定的时间进行组织,跟孩子小结的情况也是简单几句,孩子就跟着老师去做其他活动了,我当时就自己反思这节活动,我觉得教师的控制太强,孩子没有多余的自己空间,循规蹈矩的孩子永远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给予孩子的创造、创新、自主的时间还是比较少,表扬孩子的形式不够明显,孩子的讲述也少,如果教师换一个角度去进行,让孩子区讲述自己的作品,我相信常规会更好。老师们,请大胆的将你信任而支持的目光投给孩子们吧,你将获得一份惊异的收获。
晚上,我想了很多——是啊,在孩子的心里,没有规矩,没有约束。很多时候,作为家长、老师,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处处给孩子们设置了很多的“限制和规矩”,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许干,孩子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怯于老师和家长的“威严”,是想做不敢做,想言而怯于言。试想一下,行为习惯和常规可以培养,但是如果活动时给孩子足够自由的空间,教师只做指导者或旁观者,会有什么收获?
面对广阔的生活天地,无限的未知世界,孩子们的心中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和求知的渴望,给孩子更多的自主学习、展现自我的机会,放手让孩子撑开属于自己的那片蓝天,给机会孩子去创造,我们一定会发现:孩子,是最棒的。 2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