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生物非洲大蜗牛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东方科技学院班级:13级动植物检疫2班

姓名:戴铃辉学号:201341918105

课程论文题目:非洲大蜗牛

课程名称:入侵生物学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非洲大蜗牛

学生:戴铃辉

(东方科技学院13级动植物检疫2班,学号:201341918105)

摘要非洲大蜗牛(Achatina fulica)是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全球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黑名单的一种陆生螺,现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大部分湿热地区. 非洲大蜗牛自20世纪初传入我国,现已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省(区)及港澳台地区均有分布,并在农业生产、病虫传播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通过文献查阅,研究分析了非洲大蜗牛在我国的发生历史、分布现状、生物学特性、危害现状和防治方法以及今后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非洲大蜗牛入侵生物生物学特性防治方法

非洲大蜗牛的形态特征

1.非洲大蜗牛的生态界分类地位

2.非洲大蜗牛的生物学特性

1)鉴定特征

非洲大蜗牛是腹足纲动物,是一种中大型的陆栖蜗牛,通常体长7-8厘米,最大20厘米,体重可达32克。壳略呈纺锤形,高约8厘米,壳质稍厚,有光泽,呈卵圆形。非洲大蜗牛有6.5~8.0个螺层,整个螺壳呈圆锥状,螺旋纹与生长纹相交错,体螺层大,螺旋纹不明显。壳顶尖,螺层间缝合线较深;呈现黄或深黄底色的壳面有焦褐色雾状花纹,因此俗名又称褐云玛瑙螺、花螺、菜螺、东风螺、法国螺。

壳口呈卵圆形,其可将整个身体缩入壳内。壳顶尖,缝合线深。胚壳一般呈玉白色。其他各螺层有断读的棕色条纹。生长线粗而明显,壳内为淡紫色或蓝白色,体螺层上的螺纹不明显,中部各螺层的螺层与生长线交错。壳口呈卵圆形,口缘简单,完整。外唇薄而锋利,易碎。内唇贴缩于体螺层上,形成“S”形的蓝白色的胼胝部,轴缘外折,无脐孔。足部肌肉发达,背面呈暗棕黑色,遮面呈灰黄色,其粘液无色。螺体色泽变化很大,一般为黑褐色,但也有白色且能稳定遗传的变异品种,螺体色泽不能作为鉴定的依据。

2)不同时期的特点

卵:卵为椭圆形,色泽乳白或淡青黄色,外壳石灰质,富含碳酸钙,长4.5-7mm,宽4-5mm,体积约35-85mm3 。

幼螺:刚孵化的螺为2.5个螺层,各螺层增长缓慢,壳面为黄或深黄底色,似成螺。其鉴定特征为有壳,外形呈长卵圆形。

成螺:成体壳长一般为7-8厘米,最大则可长到超过20厘米。

3)生活习性及生活史

非洲大蜗牛食性广而杂,幼螺多为腐食性,主要取食动植物残体、地衣、藻类和真菌,成螺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园林史名词解释
  • 上一篇:黄粉虫的利用价值及开发前景
  • 下一篇:2012材料科学基础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