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雪白的墙》教案

 

5.5《雪白的墙》教案1(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教学目标

德育 诗歌以惊人的单纯处理复杂的“文革”中人的情感历程,通过诵读和品味让学生通过“墙”这一物象理解诗人的沉痛经验与情感。

智育 鉴赏诗人对失落了的梦的追寻,理解诗人对未来的憧憬;鉴赏其口语化叙述式的语言。

美育 鉴赏本诗的象征意蕴;欣赏本诗语言的多义性、暗示性。

走近作者梁小斌,1954年生,山东荣成人。1972年毕业于合肥市第32中学。同年开始创作诗歌。1976年参加工作,在合肥制药厂做工人、秘书,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编辑,《婚育》杂志编辑部主任,珠海市石虎诗会会长。1979年经诗人公刘介绍到北京参加诗刊社举办的首届“青春诗会”。同年10月,《诗刊》发表《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雪白的墙》等作品,它们后来被列为新时期朦胧诗代表作,选入高中语文课本。1984年提出“必须怀疑美化自我的朦胧诗的存在价值和道德价值”,其间创作《断裂》组诗。近年出版思想随笔集《独自成俑》《地主研究》《梁小斌如是说》等。2005年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年度桂冠诗人。

导入:四十多年前,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运动(实则是内乱)——文化大革命,把古老的中国大地变成了一个实验场。人们怀着炽热的梦想试图砸烂旧世界,打破旧的文化和道德体系,建立一个美好的新世界。可是,人们在狂热之后发现,美丽的新世界并未能建立起来,自己并没有站在伟大领袖描绘出来的美好世界里,脚下只是一片废墟——美丽的变成了丑陋的,高贵的变成了低贱的,独立的变成了附庸的,思想的变成了盲从的。文革,把中国人从文化上变成了野蛮人,变成了不受道德和伦理约束的人群。每个经历过的人都会有自己的记忆和视觉,诗人梁小斌会从哪个角度来反映这场运动呢?

【原文】①妈妈, /我看见了雪白的墙。 / ②早晨,/ 我上街去买蜡笔,/看见一位工人 /费了很大的力气, /在为长长的围墙粉刷。// ③他回头向我微笑,/他叫我 /去告诉所有的小朋友:/ 以后不要在这墙上乱画。//④妈妈, /我看见了雪白的墙。/这上面曾经那么肮脏,/写有很多粗暴的字。/妈妈,你也哭过,/就为那些辱骂的缘故,/爸爸不在了,/永远地不在了。// ⑤比我喝的牛奶还要洁白、/还要洁白的墙,/一直闪现在我的梦中,/它还站在地平线上,/在白天里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我爱洁白的墙。 // ⑥永远地不会在这墙上乱画,/不会的,/像妈妈一样温和的晴空啊,/你听到了吗?// ⑦妈妈,/我看见了雪白的墙。//1980年

反复朗读诗歌,想一想,有些相同的词句,是否应该读出不同来?

【明确】诗歌中反复出现的“妈妈,我看见了雪白的墙”除了可以用不用语气读,其每一句的侧重点都不一样:第一句,侧重“我”,是“我”早晨去买蜡笔,是“我”看见了雪白的墙,刷墙的叔叔是对“我”微笑,强调了小孩那种急于向妈妈分享发现的快乐与自豪感;第二句侧重“雪白”,眼前雪白的墙与记忆中肮脏的墙形成鲜明的对比,且下文有多个“洁白”与之相呼应;第三句侧重“看见”,此“看见”不仅仅是视力之所见,还有向往与憧憬的含蕴。

《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和《雪白的墙》两首诗表达内容各有何侧重?

【明确】一个是表现“文革”中,对正在发生事件的真实再现;一个是“文革”后的回顾反思。

两首诗的表现手法、视角有何不同?

【明确】1《这》选取一个生活场景的定格,表现疯狂的时代热潮下,个人的惶恐与无助;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园林史名词解释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 上一篇:马倩《记承天寺夜游》说课稿
  • 下一篇:采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