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教案

 

《 一面 》阿累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记叙的顺序,和文章的结构形式。

2.学习本文抓住外貌特征,刻画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

3.体会本文遣词造句的浓烈的感情色彩。

重点:

1.引导学生体会三写鲁迅肖像在反映人物精神、气质上的作用。

2.选材典型,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

难点:通过“‘一面’的印象的分析,加深对‘一面’的力量”的理解。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见一次面就记忆深刻,无法忘记的人呢?如果有,请与大家一起分享(学生自由回答,谈自己的发现与感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作者阿累在见到文章主人公一面以后给他留下的印象而写的,你们知道是谁吗?(学生一起回答:鲁迅)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阿累的《一面》,看看他为什么只见到鲁迅先生一面就有如此深刻的印象。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1909年1月生,江苏涟水人。

2、字词积累

3、文章大意(注意六要素):本文以时间为序,回忆了作者1932年秋天在上海内山书店与鲁迅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一次会面。

作者抓住鲁迅先生的三次外貌描写,突出了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和伟大人格,从而激励作者不断努力,并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三、课文研读:

1、文章已经很自然地给我们分成了两部分,但是第一部分的内容较长,你能给它分层吗?并说说每层的意思。

明确:这一部分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1、2自然段),写“我”去内山书店的原因。

第二层(3——17自然段),写内山老板热情接待“我”。

第三层(18——38自然段),写“我”有幸见了鲁迅一面。

2、文章的中心事件是“一面”,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一、二层,并介绍了“我”的职业和身份,那么在全文中,这部分起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层写职业特点,联系下文可以看出鲁迅对“我”的态度,实质上是对普通工人、对人民群众的态度。第二层写内山老板的热情衬托出鲁迅的人民大众立场,这两层起到巧设伏笔、层层铺垫的作用。

3、有人说文章第二部分是多余的,与回忆性文章的写法不合,可以去掉,你认为呢?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园林史名词解释
  • 上一篇:《找宝藏》教案
  • 下一篇: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