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师版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

6.1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教学目标:

1、 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用方程进行描述,进而让学生初步体验: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 通过与小学教学的衔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方程与现实世界的密切关系,感受教学的自身价值。

3、 使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了解方程和方程的解。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在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比较用算术解法与列方程解在分析数量关系上的区别,体会方程带来的直接、明了的优点。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创设:

(用投影或小黑板)出示课本第2页问题1。

问: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有哪些方法?

(学生通过思考,大体有两种解法,然后选择列方程的方法板书。)

设:需租用客车x辆,

44x+64=328。

(由于小学已接触过,学生能叙述方程的定义,从而得出识别方程的方法——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

板书课题: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二、 知识导学:

刚才的春游问题中你能得出租用几辆客车吗?

(用算术的方法计算答案,得到答案6辆。也可尝试解方程,同样得出答案) 我们把使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X=6是方程44x+64=328的解。

三、 思维拓展:

1、 出示教科书第2页问题2。

请大家思考,本题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

1

(根据学生的不同方法,教师可以总结、归纳出两种解法,并加以比较。) 板书教科书第2页的两种解法。

从这个题目来看,我们发现有时候用列方程的办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比用算术的方法要来得更自然,更直接、明了。

(针对学生的回答整理修改完善。)如何求所列方程的解,我们可以从算术方法中得到启发,你会得到答案吗?由于未知数一定是正整数,所以可以用尝试、检验的方法找出方程的解,只要将x=1、2、3、4------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看看哪些数能使方程两边的值相等,这个数就是方程的解。

四、反馈训练:

1. 检验下列括号里的数是不是它前面方程的解。

(1)6(x+3) =30 (x=5,x=2)

(2)3y-1=2y+1 (y=4,y=2)

(3)(x-2)(x-3)=0 (x=0,x=2,x=3)

(4)x(x+1)=12 (x=3,x=4,x=-4)

2. 教科书第3页,练习1、2。

3. 设某数为x,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不必求解):

(1) 某数的4倍是10。

(2) 某数减去1的差是15。

(3) 某数的3倍与5的和是26。

(4) 某数的三分之一减去2的差比该数的3倍大3。

五、小结: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学生初步体会方程的价值,体会设元以后在思维、列式上直接、明了的优点,从而获得对方程良好的感性认识,产生想研究方程的欲望。

六、布置作业:

七、课后反思:

2

6.2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简单变形(1) 教学目标:

1、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促使学生与方程相联系,感受方程的简单变形。

2、 通过方程的简单变形,体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两个基本步骤:“移项”和“化未知数的系数为1”。

3、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互相合作的能力。

4、 逐步渗透数学的归纳和类比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移项”和“化未知数的系数为1”。

难点:两个变形步骤的特点的掌握以及在具体问题中的处理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 同学们,你会跷跷跷板吗?如果你想让自己跷起来,你该怎么办?有没有其它的情况?

(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可以假设一个重50千克,另一个人的体重如何变化会产生哪些不同的结果?)

如果设另一个人的体重为x千克,则当x=50时,两个人就跷得一样高。

2、 假设你去超市购物,如果买4盒相同的面纸一共化了12元,那么再多买2盒,就应再付多少钱呢?

(由学生思考得到答案,并能用简单的方程表示出来。)

3、 同学们能否在日常生活中类似于上面两个例子的问题?(教师可加以引导,如天平的例子。)

请同学们观察下图中天平托盘,你知道是怎样变化的吗?

板书: x+2=5.x=5-2

3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天平托盘的变化及相应方程的变化,有规律可寻吗?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归纳整理,得到两个变化规律,导出课题。) 板书课题:方程的简单变形

二、知识导学:

既然方程能这样变形:

板书:1、方程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方程的解不变。

2、 方程两边都乘以或都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方程的解不变。

因此,通过对方程进行适当的变形,可以求得方程的解。

实践1:解下列方程:

(1).x?5?7 (2). 4x?3x?4

解:(1)方程两边都加上5,得 (2)方程两边都减去3x,得 x?7?5 4x?3x??4

即 x?12 (口头检验) 即 x??4 (口头检验)

像这样,将方程中的某些项,如-5、3x, 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了方程的另一边的变形叫做移项。

实践2:解下列方程:

31x? 23

32解:(1)方程两边都除以-5,得 (2)方程两边都除以(或乘以),得

23(1). ?5x?2 (2).

4

x??22 (口头检验)x? (口头检验) 59

问:这两个方程的变形是移项吗?(先学生交流,后教师指名回答)

三、思维拓展:

从刚才几个方程的变形来看,解方程就是对方程进行适当的变形,得到x=a的形式,但要注意“移项”与“化未知数的系数为1”的区别。(强调x=a的结果形式。)

问题:求下列方程的解是移项还是化未知数的系数为1?(小黑板或投影)

(1) 5?x?3 (2) 5x??2

211x?5(4) x?x?1 923

1(5) ?x?2 (6) x?6?4 3(3)

四、 反馈训练:

a) 课本第7页练习1、2(学生回答)

b) 解方程:(1)2x?3?1;(2)2x?1?x?3;(3)4x?7?6x?2?x (由3位同学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也可同桌讨论完成。)

c) 由同桌相互各编类似的方程2题,让对方解答,看谁解得既快又准确。

五、 小结(要点,可让学生自行小结):

1、方程的变形有两种,各有特点和作用;2、求方程的解就是对方程进行适当的变形,使之得到x=a的形式;3、移项要改变符号,且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与加法交换律有本质的区别;4、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时要注意系数的负号;在解一个方程时,往往两种变形都存在,也可能交替使用。

六、课后作业:

七、课后反思:

5

6.2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简单变形(2) 教学目标:

1、 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方程的变形法则。

2、 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让学生对较复杂方程的解法作自主探索,体会方程的不同

解法中所经历的转化思想,让学生亲身体验成功的感觉。

3、 使学生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同时体验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和创新精神。

4、 在教与学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由方程的变形法则在解方程过程中自主探索、归纳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难点:方法的灵活应用和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学:

回顾训练:解方程

1x?9 3

12(3) 3x?2?4x (4) x??0 43(1) 5?x?7(2)

(由四位同学上黑板计算,其他同学独立完成,并由学生分析矫正,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指出: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方程的变形。(板书课题)从上一堂课我们知道方程可通过适当的变形化为:x=a这样的标准化形式。你能把方程5x-2=3x+4也变形为这样 的形式吗?

(由学生思考,个别发言,互相补充,教师板书过程,并让学生说出每一步的依据) 请同学们再把这个方程试试看:13x?1?(让一名学生上黑板解) 22

问:通过解这两个方程,你能归纳出它们的解法步骤吗?

(先移项,再合并同类项,最后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请同学们讨论这三个步骤的依据以及各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然后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发言。

小结:移项要变号,通常是将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合并同类项是将系数相加;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要注意系数的符号。

二、思维拓展:

1、应用与实践:解下列方程

(1) 8x?2x?7 (2) 6?8?2x

6

(3) 2y?11?y?3 22

2、对以上三道题,你还有更好的解法吗?想一想应如何选择解方程的步骤?(步骤通常是:移项、合并同类项、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三、巩固训练:

1、 课本第8页练习(学生先独立解答,后口答)

2、 列方程求下列各数:(小黑板或投影出示)

2的和等于2; (2)x的3倍与9的差等于15; 3

11 (3)x的等于x的 与2的和; 23 (1)x与

(4)某数的5倍加上3,等于该数的7倍减去5。

(由4名学生板演,讲评时注意强调步骤以及纠正一些易犯的错误)

六、 本课小结:

a) 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各步骤的注意点。

b) 解方程的方法不是惟一的,各步骤的先后顺序也不惟一。

c) 解方程的结果,一定要转化到x=a的形式。

七、 课后作业:

八、 课后反思:

7

6.2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1)

教学目标:

1、 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 能用去括号、移项、化系数为1来解一元一次方程。

3、 通过解方程,能体会到“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能熟练地利用去括号、移项、化系数为1来解一元一次方程,并能注意每个过程中易出错的地方。

教学过程:

一、 复习训练:

1、 解方程:(1—4题口答,5—8题板演)

(1)?2x?4,x?____; (2) ?x??2,x?____;

11,x?____; (4) x?4,x?____. 22

(5)?3x?7?7 (6)9x?6x?6 (3)4x??

(7)8z?4z?1 (8)10y?5?11y?5?2y

二、知识导学:

1、 看方程4x?3(20?x)?6x?7(9?x)与刚才的方程有何区别?你有办法解吗?

2、 解:4x?3(20?x)?6x?7(9?x)

去括号:4x?60?3x?6x?63?7x

移项: 4x?3x?6x?7x??63?60

合并同类项:?6x??3

系数化为1:x?1 2

3、 请同学们归纲一下,如果给定的方程中有括号,那么解这样的方程应有哪些步骤?

4、 观察以上各个方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

(学生相互讨论,通过比较异同,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看待问题,学会辩证地看事物,教师可作必要提示)

共同点:(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是整式;

8

(3)未知数的次数为1。

5、 归纳小结: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

数的次数是1,这样的方程我们称为一元一次方程。

三、思维拓展:

实践1:解方程 3(x?2)?1?x?(2x?1)

实践2:下面的方程的解法对不对?如不对,应怎样改正?

2(x?3)?5(1?x)?3(x?1)

2x?5x?3x??3?5?3

?6x??1

x?1 6

由上面的解答及错误分析,请同学们总结在去括号解方程时应有哪些注意点?务必防止以下错误:(1)括号外面是负号,去括号时忘记变号;

(2)漏乘;

(3)移项不变号。

四、反馈训练:

解下列方程:(1)5(x?2)?2(5x?1)(2)(x?1)?2(x?1)?1?3x

(3)2(x?2)?(4x?1)?3(1?x)

五、本课小结:

1、解方程的步骤通常是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

2、要确定方程是否解对,可以把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检验。

六、课后作业:

七、课后反思:

9

6.2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2)

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体会运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简捷性和重要

性,逐步学会运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2、 让学生通过探索,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并学会灵活运用。

3、 使学生逐步养成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会运用比较的方法来探索更

好的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去分母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解下列方程:(1)y?4?12 (2)3x?1?7 4

1 2(3)2?(1?z)??2 (4)?5(x?1)?

(通过以上练习,让学生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学生清楚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为本课学习作好准备。在解完后,指出本课继续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板书课题)

板书:解一元一次方程(2)

二、知识导学: 问题提出:对于方程:x?x?1x?3?7? ,你准备如何解? 35

(让学生根据题目特点,互相交流、讨论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发挥集体的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在学生充分交流后,把学生不同的解法板书到黑板上。) 解法一:先去括号(略)

解法二:方程两边同乘以15,去掉分母(略)

问:(1)这些解法是否都正确?它们的每一步依据是什么?

(2)哪一种方法既方便又不易出错?

(让学生发言,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在问题的回答过程中得到满足和自信。) 指出:像这种方程中出现分母的,我们一般通过方法二来解比较简便,这样的方法叫做去分母。

思考:(1)如何确定方程两边乘以的数?

(2)在去分母时,你认为哪些地方要注意呢?

(让学生通过谈自己的想法,各抒已见,在交流合作中,把问题补充完整。)

三、实践应用:

10

5x?17? 63

x?32x?1??1 (2)23 实践1:解方程:(1)

实践2:指出下列解方程过程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3x?14x?2x?1x?24?x??1(2)?? 25362

解:15x?5?8x?4?1解:2x?2?x?2?12?3x

15x?8x?4?1?5 2x?x?3x?12?2?2 (1)

7x=8 4x=16

x?8 x?4 7

在解题过程中,让学生注意:

1、 去分母时,每一项都要乘以各分母的公分母,不能漏乘不含分母的项。

2、 分数线有“除”和“括号”的两重作用,当分子是多项式时,去分母别忘记加

括号。

3、 解方程除了按一般步骤进行外,还可以灵活运用方程变形方法,使解题过程更

合理简洁。

四、反馈训练:

解下列方程:(1)2134x?8??0.2x (2)(x?)?1 5443

11(3)1?x?x? 23

五、本课小结:

在解方程中,去分母是很容易出错的地方,这节课通过比较,让我们认识到运用去分母解方程的简便性和重要性,通过对例题的分析、讨论,要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六、课后作业:

九、 课后反思:

11

6.2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3)

教学目标:

1、 巩固去分母解解方程,提高准确率。

2、 探究、学习当分母出现小数的方程的解法:化整法。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小数化整与去分母原理的不同而导致的过程不同,计算中要密切注意两者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训练:

1、 列方程去分母后,所得结果对不对?若不对,错在哪里?应怎样改正?

2x?110x?1??1,得:2(2x+1)-10x-1=6 36

3(2) 由方程(3x?7)?2,得:21(3x?7)?14 7

2x?15x?1??1,得:2(2x?1)?3(5x?1)?1 (3) 由方程64

2x?39x?5??0,得:4(2x?3)?(9x?5)?8 (4) 由方程28

7x?533?xx?4? (2)?2、解方程:(1) 4823(1) 由方程

二、知识导学: 问题提出:给定方程:0.4x?0.9x?50.03?0.02x?? 0.520.03

(5) 观察此方程有何特点?

(6) 小数计算比较麻烦,能否把它化为整数?怎么化? 0.77与的关系,用的是什么性质?) 0.33

0.4x?0.94x?9由此你认为这里可以怎样处理? 0.55

0.03?0.02x3?2xx?5x?5 (没有变0.03322(引导学生,回想

化)

(7) 思考:同一个方程,不同的分式进行了不同的变化,这正确吗?

再与去分母比较一下它们的区别,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

正确。因为它们的依据不同。小数化整是依据分数性质,只是对分数本身的变形,不涉及到其它;而去分母是根据等式的性质,所以等式的两边的每项都要进行同样的变形,这两者并不矛盾。

12

(充分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描述,也可用分组讨论的方式,从而了解学知识要抓原理,懂根本,以不变应万变。)

三、实践与拓展:

实践1:解方程:x0.17?0.2x??1 0.70.03

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有哪些步骤?

实践2:在梯形面积公式S?

四、反馈训练:

解方程:(1)1(a?b)h中,已知S=120,b=18,h=8,求a.. 22xx?30.3x?14x?8??0.4 (2)??1 0.30.50.020.5

五、本课小结:

通过比较、分析去分母与小数化整的原理及解题方法的区别,不仅使我们在解题中合理选用,正确解题,而且让我们体会到学习不能只看表面,而是要搞懂本质,只有抓住根本才能灵活解题目,合理应用。

六、课后作业:

七、课后反思:

13

6.2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4)

教学目标:

1、对前三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反思、总结。

2、能对各类一元一次方程作出正确的判断,选取适当的方法来解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题目特点,灵活选择解题步骤,使解题过程简化。

难点:要注意解题过程及其表达的规范性,以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巩固:

11x??的两边都______,得x=____,这个变形叫做_________。 53

22、 在解方程x?2?1时,移项得___,合并同类项得___,系数化为1得___。 3

x?22x?3??1去分母,得_______。 3、 将方程461、 在方程?

二、实践与探索:

实践1:解方程 x?6x?3x?2?x?1?? 632

反思小结:(1)去分母时,不要漏乘每一项;

(2)小数化整时,只有分母是小数的才需变化,而且是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变化,不需要每一项都变。

(3)去括号时,既要注意符号,又不能漏乘。

实践2:当x=3时,代数式5(x+4a)的值比4(x-a)的值的2倍多1,求a的值。 反思小结:解这类问题通常是先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再求解。

实践3:在公式S?V0t?12at中,已知 S=80, t=4, a=5, 求V0。 2

三、反馈训练:

4、 填空:

(1) 若3x-2=4,则3x= 4+____,这是根据等式基本性质___,在两边都________。

(2) 若4x=6,则x=___,这是根据等式基本性质___,在等式两边都________。

(3) 当x=____时,代数式2x+1与x-2的值相等。

(4) 在公式S?1(a?b)h中,当S=20 , a=2 , h= 4 时,b = ____。 2

x?5x1与?的值相等? 464

14 (5) 当k=____时,关于x的方程2x-k-3=0的根与方程3x-2=2x-1的根相同。 2、x 为何值时,代数式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园林史名词解释
  • 上一篇:新华师版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
  • 下一篇:一年级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