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理科考点主干知识要点整理

 

2016年学业水平测试考前必备知识(理科班)

一、宇宙中的地球

考点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指出天体系统的层次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2.为什么说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物质的存在的天体。

①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 ②有液态水;③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使地球能够吸引住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④宇宙环境稳定。

考点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①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②太阳辐射能量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太阳辐射能是人类生活所用的主要能源,目前人类所使用的能源大部分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太阳能

2.太阳活动(耀斑、日珥、太阳风)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由里往外:

①光球:黑子(标志,变化周期11年))、

②色球:耀斑(标志,以称色球爆发,最激烈)

③日冕:太阳风(带电粒子流)。

(2)对地球的影响: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②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射的电磁波扰动电离层,电离层:地面以上80-500千米高度)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高能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的现象,对地质勘探、行船造成一定影响。④两极地区的夜空出现极光现象。

考点三、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地球的自转的特点和意义

特点: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每小时15°)。

意义:

1)昼夜更替

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纬度。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夏至、冬至: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23°26′)

2)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

①时间早晚的判断:越往东时间越早(越靠近东经180度,时间越早,越靠近西经180度,时间越晚)

②求时区=经度/15°(若余数大于7。5度,则时区数为商加1)区时差=时区差 ④世界时(标准时):本初子午线(0°)的地方时,也称格林尼治时间,即零时区的区时。 ⑤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东经120的地方时。

3)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赤道上地转偏向力为0,所以不偏)

3.地球公转的特点和意义

1)黄赤交角:自转形成。在数值上与地轴与黄道面的倾角互余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南亚,东南亚热带季风的夏季风西南季风的形成

1

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 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如果黄赤交角变大:(1)寒带变大,热带变大,温带变小。(2)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变大,全球各地(除赤道外)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变大;(3)公转周期不变,直射点移动速度加快;(4)北回归线以北各点正午太阳高度夏至日变大,冬至日变小。黄赤交角变小则相反。

2)特点:公转 速度: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区时计算:某地区时 = 已知地区时〒两地时差

◆公转意义如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昼夜长短变化 黄赤交角的存在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①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②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③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此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叠)④同一纬度,昼夜长短相同,日出日落时刻相同⑤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H=90°﹣纬差(纬差是指某地纬度与当日直射点纬度之差)

3)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②昼夜长短的变化 ③四季的更替 ④五带的形成 要求画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图:

(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①正午太阳高度角概念: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角.

注意两点:第一只有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能达到90度。第二、回归线到极圈之间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幅度相同,都是46度52分。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规律:由直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对称分布

(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规律: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12月22日达最小;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6月22日最小值;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地区:直射最大,12月22最小;赤道到南回归线之

0间地区,直射最大,6月22日最小(只有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达90,南

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

(2)昼夜长短

A、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

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越往高纬昼越长,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②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北半球6月22日昼最长,12月22日最短。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如海口市(北纬020)昼长最大值出现在6月22日,但6月22日太阳是直射在北回归线并不直射海口

B、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3月21日到9月23日),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广州

北半球冬半年(9月23日到第二年的3月21日),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晚日落越早)。如海口﹥广州﹥上海,

注意:昼长达到最大值,正午太阳高度角并不一定达到最大值

(3)产生四季的更替

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秋两季是过度。

气候统计上(以北半球为例)春季为3、4、5三个月,夏季6、7、8三个月,秋季为9、10、11三个月,冬季为12、1、2三个月。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

(4)五带的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为界,两条回归线之间为热带,极圈以内为寒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为温带。

2

考点四、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考点分析:共分为六大圈层①大气圈 ②水圈 ③生物圈 ④地壳 ⑤地幔 ⑥地核

二 、 大气专题

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在白天):吸收(有选择性)、反射(无选择性)、散射(有选择性)。

如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大气的散射;再如白天云越多,反射越强,白天温度较晴天低。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在夜晚)

大气的保温效应:CO2强烈吸收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夜晚云越多,逆辐射越强,多云的夜晚比睛朗夜晚温暖;

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十雾九睛。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的热源,所以高处不胜寒,到达的地面辐射少

考点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运最简单的形式。

各地的冷热不均,是形成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两地温差越大,热力环流越强。一天中午后温度最高,热力环流最强。

应用:局部地区的热力环流实例,如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

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建在热力环流之外(即城市风下沉距离之外,植树造林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起到净化空气作用)

2.大气的水平运动

1)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不是垂直运动)叫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温度差。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2)风向:

(1)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

(2)近地面的风:风向与等压线有一交角。受三个力的影响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影响风向和风速):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 ②地转偏向力方向(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③近地面受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影响风向和风速)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3)高空大气的风向:受两个力(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0注意: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成180夹角)

北半球从近地面到上空:风速加大,风向向右顺时针方向偏

3.全球性的大气运动(注意大气环流包括三圈环流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及季风环流)

(1)三圈环流的形成

①近地面的7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和位置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画出三圈环流图,标注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及风向)

②7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随季节的移动而移动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如右图所示: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移动方向:

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严格来讲,12月22日至次年6月22日,向北移动;6月22日至

12月22日,向南移动。

3

(2)季风环流

①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使气压带由带状断裂成块状—冬夏气压中心的变化

②冬夏气压中心的变化—季风环流的形成

读下图,指出东亚和南亚季风冬夏季风的风向、特点和成因

4

考点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主要分布规律及其判断(见学案表格) 1.形成气候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 人为因素:人类活动 2.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

可归纳为:定南北半球

定气候带 据当地的降水量、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及降水与气温的关系确定具体属于哪一种气候类型。可概括为12字方针法 以“温”定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考点四、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1大气考点延伸: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1.我国的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气候。 2.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5

3.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由东南沿海向内陆递减 分析思路:夏季风的路径

锋面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

由于冬夏季风随着季节的变化,各自的势力也随着有规律地消失。因此冬夏季风间形成的锋面雨带就会在我国东部地区产生有规律的南北移动。(如下表)

开始迟

结束早 雨季短 降水少

开始早 结束迟 雨季长 降水多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我国东部地区各地雨季开始和结束的迟早,主要是由夏季风的进退所决定。若夏季风进退速度正常,如上图所示;但若夏季风太强,雨带在南方停留的时间太短,在北方停留的时间太长,则易造成南旱北涝;但若夏季风太弱,雨带在南方停留的时间太长,在北方停留的时间太短,则易造成南涝北旱。

可见: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 4.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作出恰当评价。

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种植业发展;夏季风不稳定——多旱涝灾害——兴修水利。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热量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强烈;降水少,雨热不同期——解决灌溉,有利于园艺业(水果种植业)发展。

6

温带海洋气候——降水有余,光照、热量不足,不利于农作物成熟,产量低。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乳肉畜牧业。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烈(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气温日较差大),夏季高温——解决灌溉,有利于优质农产品生产(温带水果、棉花等);

注意瓜果甜,产量高是与光照强,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即日较差大有关,与年较差大无关.

华北发展农业的三大障碍: 旱涝(修建水利工程)、盐碱(科学排灌)、风沙(营造防护林)。 6.气候对地形的影响-----降水多的地区,外力作用以流水搬运,侵蚀为主,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化,风力侵蚀和堆积作用为主。

三 水专题

考点一: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循环可分为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和陆上内循环三种,

其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海陆间循环。海陆间循环的环节包括:①蒸发 ②输送 ③降雨 ④下渗 ⑤径流,目前人类最容易改造的是地表径流(修建水库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跨流域调水是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城市中最薄弱环节是下渗(水泥路面多,雨水难以下渗)。

水循环的意义:①维持全球的水量平衡;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③使地表各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出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④朔造地表形态

考点一延伸:地表径流之河流的五种主要补给类型及分布规律(示意图见《师说P43—44》)

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别:

①我国东部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东北春季有积雪融水,但没有夏季雨水补给量大)

注意:只有东北河流有春汛和夏汛。(东北河流仍以雨水补给为主) ②我国西北地区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冬季断流) 注意:外流河一般越往下游水量越大(黄河下游常断流);内流河越往下游水量越少(下游用虚线表示)

③地下水是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

④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外流湖泊对湖泊以下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湖泊以下河段流量曲线稳定,洪峰最大值延迟)

考点二、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洋流按性质分:寒流和暖流。寒流指洋流的温度比流经海区低。低纬寒流温度比高纬暖流水温高

2.画洋流模式图(标出流向和性质)

°

7

3.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落实导致世界地图)

①南北半球中低纬度分别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为顺 时针,南半球为逆 时针;

②北半球中高 纬度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逆时针大洋环流; ③南纬40o海域受盛行西风带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属寒流)

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环流,冬季吹东北风,海水向西流动,逆时针,夏季吹西南风,海水向东流,顺时针。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②寒暖流交汇处(只有中纬度大洋西岸有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只有秘鲁渔场是上升补偿流形成的

③影响航海:顺流速度快;寒暖交汇处有大雾和冰山 ④影响海洋污染 :净化污染海区,扩大污染范围 四、地表形态的内外力因素 考点一、地壳物质循环

★地壳物质的循环:包括岩浆和岩石之间的转化和三大类岩石间的相互转化。

A:冷却凝固

B: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

C:变质作用 D:重熔再生

★判断方法:“三进一出”的是岩浆,岩浆只能指向岩浆岩。

考点二、地表形态的内外力因素

1.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①内力作用:力来自地球内部,表现形式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火山地震、变质作用 ②外力作用:力来自地球外部(重力能,太阳辐射能);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内力作用与地貌

8

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考点一: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如生物在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使地球的 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考点二: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貌)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例如我国西北地区各环境要素都体现出干旱特征,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演化过程,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考点三: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分布规律)

3.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①山地所处的纬度:纬度越低,带谱越复杂;②山地的海拔,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大,水热差异大,带谱复杂,如珠峰的南坡;③阳坡比阴坡复杂;④迎风比背风坡复杂:天山只有北坡有森林。

注意:同一自然带越往高纬分布的海拔越低。基带等于水平自然带。

★自然带与气候的对应关系。

世界的气候类型

陆地自然带

9

中部

东岸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

性气候

温带 大陆 性气 候

温带季风气候

中纬度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

高纬度地区66°地中海 气候

六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点一、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方式的选择:一般优先选择公路,其次是铁路。

(2)选线原则: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3)技术要求:山谷中的道路要避开陡坡;道路在陡坡上呈“之”字形弯曲,即需要迂回前进

1.全球气候变暖成因:自然原因:全球处于升温期。

10

人为原因:a燃烧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排放二氧化碳多。

b毁林。两者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2.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

①海面升高(冰川融化和海水膨胀),沿海低地被淹。

②各地干湿状况变化,各地经济结构改变。

3.如何解决气候变暖问题:①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②开发新能源。③提高能源利用率。④加强国际合作。⑤保护森林和植树造林。

考点三、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1.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按可再生性质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前者如生物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后者如矿产资源

2.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师说P184—185》)

当前,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我国是石油进口国

能源问题:

(1):①以煤炭为主,利用石油、天然气,积极发展水电,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能、海洋能等。②能源利用存在问题:煤炭过多、水电少

(2)我国能源消费利用变化特点:煤炭比例下降,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比例上升。

(3)我国主要的核电站:广东-大亚湾、岭澳;浙江-秦山;江苏-田湾等。建设原因:①常规能源不足;②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大。

(4)目前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的原因:①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我国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②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③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④国际石油价格上涨;⑤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5)调整措施:①采取多元化战略,进口石油;②建立石油储备体系;③加大能源勘探、采取,增加能源产量;④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⑤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⑥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⑦加强宣传,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⑧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

3.以 水资源为例,说明自然资源(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1)概念

广义:包括水圈内的水量总体 狭义: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目前人类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2)分布 世界:分布不均

中国总量大(世界第六位)、人均少(只有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

空间分布: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时间分布: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 ,年际变化大

(3)合理利用

案例分析:我国缺水最严重的是华北地区:

原因:

(1)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少,季节变化大;(2)人口和水资源分布不均;(3)工农业迅速发展、人口增加,用水量大增;(4)水体的污染严重,造成水质型缺水;(5)水体的浪费严重。

解决措施(开源节流):

(1)修筑水库,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布;(2)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3)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4)海水淡化、人工增雨;(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6)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7)加强工业用水的利用率

考点四、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危害

自然灾害主要指气象灾害(寒潮、台风、干旱、和暴雨洪涝)、地质灾害(火山、地震、滑 11

坡、泥石流)和海洋灾害(海啸、赤潮)——复习《五三》P285—287

1.回忆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防御措施

1)在各种气象灾害,甚至自然灾害中,洪涝和干旱在我国最为常见,

①我国发生水旱灾害的原因

自然原因为: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将水分配极不均匀,且年际变化大,所以,常发生水旱灾害,有时南涝北旱(夏季风较弱时),有时则北涝南旱( 夏季风较强时)。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是造成洪涝灾害的原因,,而我国是多暴雨的国家之一。在我国,除沙漠的一些地区外,均有暴雨出现(一般年份集中在7、8两个月份)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和围湖造田严重

2.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滑坡等

(1)地震

1)概念: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断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从而引起地面震动的现象。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海底地震易引起海啸。

2)世界分布: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3)中国:

我国典型地区:东部台海地区;西南、西北新宁甘地区、太行山-京津唐

4)形成原因: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较活动,我国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2)川、滇、黔接壤地带形成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灾害系统的原因及措施: 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①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岩石破碎;②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起伏大③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2)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

治理措施:恢复植被、工程护坡

1)咸潮多发生在沿海(或河口)地区,以冬季最为严重

2)咸潮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哪些?

自然原因: (气候) ①冬季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正处枯水期,流量较小;②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地形)③地势地平,河汊纵横;(天文)④朔望日天文大潮加剧了咸潮。 人为原因:①人类生产、生活用水增多;②下游无序采沙,使河床降低等。

人文地理部分知识点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1)人口增长模式:①原始型(高高低模式,原始部落)②传统型(高低高模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③现代型(三低模式,发达国家)

(2)人口问题①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大多面临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就业压力大等问题,可采取计划生育等政策。②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可采取鼓励生育或接纳移民、建立社会保障、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等政策。

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①经济②自然环境(资源、灾害)③社会政治文化(政策、战争、婚姻)④个人动机和需求

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1)环境承载力: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其大小一般用环境人口容量表示的。

(2)环境人口容量: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知识、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3)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资源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 12

平及消费水平等。资源越丰富,科技水平越高,经济越发达,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5、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从城市化的三大标志判断是否是城市化现象:①城市人口数量增加②城市人口比重上升(最重要的标志)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2)从城市化的特点判断城市化所处的阶段①初级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慢;城市化问题较少。②加速阶段:城市化速度很快;出现了就业困难、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③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甚至停滞;中心城区衰落,出现逆城市化。

(3)从城市化过程看经济发展水平:①发达国家:一般处于城市化后期阶段,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②发展中国家:大多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 (4)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①生物多样性减少②改变了水质、水量和水循环,容易引发洪涝灾害③使土地质量下降④造成大气污染,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产生热岛效应和湿岛效应。

(5)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对耕地影响:耕地减少,污染耕地,地价上升;②对农业结构的影响:粮食种植面积下降,蔬菜,花卉等种植面积增加;③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农林用地面积减小,建设用地增加;④市场需求改变:需要花卉,蔬菜,园艺业增多;⑤农业地域类型发生改变,如珠三角由水稻种植业变为城郊农业等 1、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1)主要区位因素:①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②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劳动力、技术、政策、机械等。 (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ⅰ分布:东亚、南亚、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 ⅱ农作物:水稻

ⅲ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①气候:夏季高温多雨的季节或全年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宜水稻生长;②地形:多河流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平坦③水源:水源充足,能够满足水稻生长期供水;④土壤:肥沃。社会经济因素: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②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③市场:人们以大米为主食的习惯。 ⅳ特点:(1大1小1高3低):①水利工程量大②小农经营③单位面积产量高④商品率低⑤机械化水平低⑥科技水平低。 ⅰ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以及我国的东北和西北地区

13

ⅱ农作物:小麦(春小麦、冬小麦)、玉米 ⅲ区位因素分析:自然条件:①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夏季光热充足;②地势平坦开阔,③土壤肥沃,④灌溉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①交通运输发达,②市场广阔,③地广人稀,④机械化水平高,⑤农业科学技术高。

ⅳ特点:①经营方式:以家庭农场经营 (我国以国营农场为主)②生产规模大;③单产高;④商品率高;⑤机械化水平高;⑥科技水平高。

ⅱ产品:牛奶及乳制品

ⅲ区位因素分析:①市场:城市人口众多,牛奶和奶制品消费量大② 交通:交通便利。便于牛奶的快速运输,多以公路运输为主③ 饲料:既种植优质牧草,又种植精饲料作物 ⅳ特点:①经营方式:以家庭农场经营②商品率高;③机械化水平高;④科技水平高。

ⅱ生产结构:小麦种植业与牧羊业相结合 ⅲ区位因素分析:自然条件:①气候:气候暖湿,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②地形:地势平坦开阔(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 ;③土壤肥沃;④水源:灌溉条件较好;社会经济因素:①人口密度: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②交通:交通发达、便利;③市场:面向国际市场;④机械化水平高;⑤科技水平高,牧草和畜种优良;⑥政策:政府鼓励扶持 ⅳ特点:①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②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 ③科技应用水平高: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度④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

2、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1)工业区位因素:自然条件:①土地②水源;社会经济条件①原料 ②交通 ③市场④劳动力 ⑤技术 ⑥动力 ⑦政策等

(2)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3、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布局原则:有大气污染企业应布局在居民区盛行风向下风区或垂直盛行风向的郊外;有水污染的应布局在河流下游或远离水源地;有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企业应远离居民区和农田。其中①以大气污染为主:水泥厂、酿造厂;②以水污染为主: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

③以大气和水污染为主:化工厂、石油化工;④以大气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为主:火电厂、钢铁厂

4、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的形成

14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园林史名词解释
  • 上一篇:必修二地理
  • 下一篇:高二期中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