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及巩固提高答案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知识点

1.我们身边的生物主要有哪几大类? 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2.(考点1)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比如:呼吸、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排出代谢废物(2)能够生长发育,由小长大。(3)成熟的生物个体能够繁殖后代。(4)具有遗传与变异的现象。

(5)具有应激性,能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6)能够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3.生物的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新陈代谢

4.(考点2)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生命现象,也可根据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判断。不要误以为能运动、能生长的就是生物。

比如:珊瑚、钟乳石、汽车、机器人属于非生物。 【巩固提高】

1.“朵朵葵花向太阳”说明生物具有应激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生物能够繁殖后代并具有遗传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现象;“大树底下好乘凉”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生物影响环境。

2.珠穆朗玛峰虽然能不断增高,但不能说明它具有生命现象。因为,珠穆朗玛峰没有新陈代谢、繁殖后代、遗传与变异等其他生命特征。 3.小球藻是生物。文中证据是:“利用阳光将二氧化碳转化成人类可食用的营养物质,同时释放氧气”,这是新陈代谢现象,还具有繁殖现象,繁殖的后代依然是小球藻,这是遗传现象。所以,小球藻具有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属于生物。

第二节 生物的生活环境

【知识点】

1.什么是生物圈?

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叫生物圈。 2.(考点1)生物圈的范围是什么?

以海平面为标准,上下各10千米的高度,共20千米左右的圈层。 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3.(考点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 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 4.什么是栖息地?

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称为栖息地。 5.栖息地有哪些类型?

林地、草地、岩岸、沙滩、淡水溪涧等。 6.决定栖息地特征的因素是什么?

不同的土壤类型、温度、湿度等。

7.(考点2)栖息地与生物的关系。

(1)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2)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是破坏各种生物栖息地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这些往往与人类的活动有关。

【巩固提高】

1.仙人掌——沙漠,鲫鱼——淡水湖泊,鲨鱼——海洋,大熊猫——高山竹林, 企鹅——南极冰原,灰喜鹊——松林果园

2.不是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有生物生存,只有在生物圈范围内才有生物生存。超出生物圈范围,不具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也就是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3.(1)鱼、海龟等生物的栖息地具有多水、浮力大、含氧量少、温度变化小、环境相对稳定等特点。(2)因为泄漏的原油污染了这些水生生物的栖息地。(3)只有尽快清理海洋中的油污,才能让这些水生生物重返家园。

【课外实践】调查生物的栖息地

1.选择某一种生物的栖息地,调查该栖息地内主要动植物种类和数量。 2.描述该栖息地的特征。 3.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

(1)按形态结构特点: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2)按生活环境: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3)按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三节 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知识点】

1.巴斯德实验中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使肉汤变酸的微生物是肉汤本身产生的,还是从空气中进入的。 2.巴斯德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先期的研究,做出了怎样的科学假设? 引起肉汤变酸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3.巴斯德实验的实验过程:

(1)把肉汤分别注入A、B两个烧瓶里, A瓶口竖直向上,B是瓶口拉长呈S型的 曲颈瓶。两个瓶的瓶口都是敞开的。

(2)把A、B两个烧瓶内的肉汤煮沸,杀 死其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3)把A、B两瓶肉汤在自然环境下放臵, 观察肉汤的变化。 (4)实验结果

3天后,A烧瓶里的肉汤中出现了微生物,肉 汤浑浊变质。

B曲颈瓶里不但没有微生物,而且直到4年后 ,曲颈瓶里的肉汤依然新鲜如初,没有出现 微生物。

(5)把B曲颈瓶的长颈打断,使瓶口能竖直接触空气,不久,肉汤也浑浊变质了。

4.根据实验结果,巴斯德得出什么结论? 引起肉汤变酸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5.(考点1)设计该实验时巴斯德应注意哪些问题? (1)要设计对照实验。 (2)要控制实验变量。

6.在巴斯德制定的研究计划中,设计的曲颈瓶秒在何处? 妙在能让空气进入,而空气中的微生物不能进入瓶内。

7.科学探究过程中包括哪六个环节?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8.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是什么?

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9.科学探究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制定出恰当的科学研究计划

10.(考点2)生物学探究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1)观察法。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地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

(2)实验法。利用特定的材料和器具,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

(3)测量法。利用尺子、秒表、温度计等工具对确定对象的高度、速度、温度等进行测量,用数据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

(4)调查法。为达到设想的目的,制订计划,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比如,人口普查。

其中,观察法是其他三种方法的基础。

【补充知识点】 11.什么是对照试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12.(考点3)什么是对照实验中的变量?

在一组对照试验中,除一个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那么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该实验中的变量。

13.(考点4)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减少实验误差的方法)有哪些? (1)设计对照实验。 (2)控制单一变量。

(3)增加重复次数。对实验结果求平均值。

14.什么是对照组?什么是实验组?

(1)对照组:在对照实验中,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2)实验组:在对照实验中,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比如,在巴斯德实验中A瓶是对照组,B瓶是实验组。

【巩固提高】

1.★(1)陈重光所做实验的“假设”是:黄粉虫能够吃塑料,并能将塑料消化吸收;控制的“变量”是:食物中的泡沫塑料。(2)陈重光进行多次实验是为了防止偶然性,增强实验的可信度。(3)可以利

用黄粉虫来处理塑料垃圾,消除环境中的白色污染。

2.(1)观察法。(2)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体验,说出自己研究生命现象的经历,教师要及时提示学生总结出自己研究方法的名称。

第四节 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知识点】

1.(考点1)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包括哪些?各有什么作用?

(1)支持部分:镜座、镜柱、镜臂、载物台、镜筒、转换器(调换物镜) (2)光学部分:

目镜和物镜:放大物像。

其中遮光器调节光圈大小。反光镜分为平面镜和凹面镜。当需 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

2.如何使用显微镜?

方法步骤:取拿与安放,对光,安放装片,观察,整理和存放。 (1)取拿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镜座,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

?把显微镜轻轻放在实验台略偏左的地方,镜臂朝向自己,镜座距身前的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 (2)(考点2)对光(有四转):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2cm.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④转动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直到出现明亮的视野。 (3)安放装片

①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

②移动装片,使观察物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4)(考点3)观察:

(1)镜筒下降,侧视物镜: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镜头降至接近装片约2毫米出停止,防止压碎镜片和损伤镜头。

(2)镜筒上升,看目镜: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3)缓缓移动装片,注意物像移动的方向。

(4)整理和存放 实验结束后,要先升镜筒,取下装片,用纱布擦显微镜的外表,将镜头用擦镜纸擦干净。转动转换器,将镜头偏到两旁,将镜筒降到最低,反光镜竖立,然后将显微镜装回镜箱中,送回原处。 3.(考点4)细准焦螺旋一般在什么时候使用?

在找到物像后,但物像不清晰时。或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之后使用。 4.取显微镜时能否用一只手提着显微镜?为什么? 不能。否则容易使目镜和反光镜滑落损伤。

5.对光转动转换器时,能不能用手指扳着物镜转?为什么?应该怎么做? 不能。容易使物镜镜头松动,改变焦距,影响观察的清晰度。

正确方法是手指握住转换器的边缘转动。

6.对光和观察过程中,左眼注视目镜时,右眼应是怎样的状态? 右眼要同时睁开,即双眼都要睁开。

7.对光调反光镜时,能否将直射的阳光作为光源?为什么? 不能。光线过强会使视网膜受到损伤。

8.对光过程中,降镜筒时为什么一定要侧视物镜? 防止物镜压碎镜片和损伤物镜镜头。

9.(考点5)如何区分目镜和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长短有什么关系?

10.(考点6)显微镜放大倍数与视野明亮程度及视野中细胞数目有什么关系?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2)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

11、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方法?

(1)找:低倍镜下找物像 (2)移: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3)转: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4)调: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调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变亮。 12.若发现视野中的物像不在视野中央,应怎样将其移至视野中央? 显微镜下物体成倒立的像。相当于将物体旋转180°后的物像。 物像移动的方向跟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但圆形路径方向不变,即物体顺时针转动,则物像也顺时针转动。 13.判断污物存在的位置?

污物可能存在的位臵:物镜、目镜或装片。

判断方法如下:

移动装片:污物移动,则污物在装片上。污物不动,转动目镜,污物移动,则污物在目镜上,污物还不动,则污物在物镜上。

14.什么样的材料才可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15.其他常用的研究工具有哪些?

(1)刀片:切取材料。 (2)放大镜:用于观察。(3)酒精灯:加热物体。

(4)烧杯:用于加热、配制溶液、转移液体。(5)滴管:吸取或滴加少量试剂。 (6)试管:盛取少量试剂或用于加热。(7)镊子:夹取材料。

(8)培养皿:承载培养液或培养基,进行细胞或组织培养。 (9)载玻片:承载材料。

【巩固提高】

1、★(1)可能原因是:周围同学将光线挡住,使得经反光镜反射进入镜筒内的光线过少,导致视野黑暗。(2)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由于树叶太厚,不透光,显微镜内光线的通路被阻断。(3)装片与物象移动方向相反。向左下方移动装片时,物象向右上方移动,移出视野范围,从而无法观察到物象。(4)移动显微镜后可能导致反光镜没有朝向光源,视野内黑暗。

2.★(1)使物象放大50倍应选择的镜头组合:物镜10×、目镜5×或物镜4×、目镜12.5×。(2)最亮的镜头组合:物镜4×、目镜5×。3.在使用显微镜时,未出现明亮的视野,原因可能是环境光线太暗、反光镜没有朝向光源、选择了过少的光圈或使用了平面镜。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知识点】

1.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吗?

不是,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以细胞是生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2.(考点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1)实验步骤: ①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②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③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表皮撕取一块薄膜。④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展平。⑤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以免产生气泡。 ⑥染、吸: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从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让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2)注意事项:

①辨别气泡与细胞:气泡边缘呈黑色,内部一片空白。用镊子挤压玻片气泡会变形,细胞不会。 ②为什么用碘液染色?

给细胞染色便于观察,细胞核染色最深。

3.(考点2)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实验步骤:①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②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③漱、刮: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消毒牙签从口腔侧壁处轻轻刮几下,牙签上就附着了一些碎屑。 ④涂:把牙签在载玻片中央的生理盐水中均匀的涂抹几下。⑤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以免产生气泡。⑥染、吸: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从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让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4.显微镜下的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是怎样的?

5.(考点3)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有哪些?

(1)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2)不同点: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6.(考点4)植物细胞的一般结构名称及其作用分别有哪些? (1)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2)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3)细胞质——不停的流动,能加快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4)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 (5)液 泡——内含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 (6)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7)线粒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7.生物绘图应注意哪些问题? (1)用削尖的3H铅笔。

(2)图形大小、位臵要适当,一般偏左上方。

(3)图中较暗部分用密点来表示,不能涂黑。越暗的地方细点越多。 (4)标注结构名称时,一般图的右侧引出水平指示线。 (5)在图的下方写出所绘图形的名称。

8.什么是真核细胞?什么是原核细胞?什么是真核生物?什么是原核生物?

(1)原核细胞:细胞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即细胞核没有核膜包被,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2)真核细胞:细胞核的外面有核膜包被,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有明显的界限。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

9.玻片标本有哪些?

(1)生物学实验中用到的玻片有三种:

切片——用从生物体切取的薄片制成。如:叶的横切片。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进行涂抹制成。如:血涂片。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如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2)玻片根据保存时间的长短分为永久切片、涂片、装片和临时切片、涂片、装片。 10.为什么说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命体,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2)多细胞生物是由许多细胞构成,每个细胞都能独立地进行生命活动。 所以说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1.什么是细胞学说?

(1)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得出结论:所有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主要内容:生物大多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2.【探究实验】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1)在培养液中加入几丝棉花纤维是为了什么?限制草履虫的运动速度。

(2)草履虫会向哪边运动?草履虫的运动方向说明了什么?

向B处运动。说明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具有应激性。 【巩固提高】

1、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有的植物细胞中还含有叶绿体和明显的液泡,而动物细胞没有。 2、(1)?错误:不应滴清水。改正:滴生理盐水。④⑤:步骤出现颠倒,应该先盖上盖玻片,再染色。 (2)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避免产生气泡。(3)不对,生物绘图应该如实地绘出观察到的物象。

第二节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知识点】

1.(考点1)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的原因是什么?

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2.细胞能够无限的长大吗?

不能。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 3.(考点2)植物细胞分裂过程是怎样的? (1)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 (2)细胞核一分为二。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在细胞中央形成细胞膜和细胞壁,使细胞一分为二。 4.(考点3)动物细胞分裂过程是怎样的? (1)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 (2)细胞核一分为二。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在细胞中央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一分为二。 5.细胞分裂时哪个结构变化最明显? ? 细胞核。

6.(考点4)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是怎样变化的?

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先复制加倍,然后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使两个新细胞之间以及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保持一致。 7.什么是细胞分裂?

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8.什么是细胞分化?

在正常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 9.(考点5)细胞分化的结果? 形成各种不同的组织。

10.什么是组织?

形态功能相似,结构相同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11.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的关系。

(1)细胞分化必须建立在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基础上,即分化必然伴随着分裂和生长。但分裂的细胞不一定就分化,如癌细胞。

(2)细胞在分裂、生长、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 12.癌细胞有什么特点?

癌细胞只分裂不分化,易转移。 13.(考点6)植物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15.什么是染色质?什么是染色体?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1)细胞内有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质。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染色质中。

(2)在细胞分裂时,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 (3)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表现形式。

【巩固提高】

1、★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注:叶脉的上半部分,呈黄色的是木质部;下半部分,呈绿色的是韧皮部。大的叶脉外面一般会有机械组织支撑。)

2、骨髓干细胞先通过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产生的新细胞继续生长并分化形成白细胞、红细胞等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血细胞。

3、?表示细胞分裂,因为细胞数目增多;?表示细胞分化,因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出现了差异。

第三节 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知识点】 1.什么是器官?

由不同的组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2.绿色开花植物有哪六大器官?

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 花、果实、种子属于

生殖器官。 3.(考点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4.什么是系统?

由多个器官按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构成系统。

5.人体有哪八大系统 ?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 6.(考点2)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7.(考点3)比较植物和动物在结构层次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巩固提高】

1、构成羊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构成青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番茄的表皮是保护组织,果肉是营养组织,“筋络”是输导组织。因此,番茄果实是由不同的组织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属于器官层次。

3、有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等参与上述活动。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知识点】

1.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有的生活在淡水里,如水绵、衣藻。

有的生活在海水里,如海带、紫菜、石花菜等。 少数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上,如发菜。 2.(考点1)藻类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1)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2)大多生活在水里。

(3)细胞内含有叶绿素、藻红素等多种色素。 (4)靠孢子繁殖后代。

3.藻类植物对人类的作用有哪些? (1)是大气中氧的主要来源(90%)。 (2)可食用或药用。

(3)可做绿肥、工业原料、鱼类的饲料等。

4.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

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如葫芦藓、地钱、墙藓等。

5.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

(1)一般有茎、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有假根。没有输导组织。 (2)靠孢子繁殖后代。 6.苔藓植物对人类的作用有哪些? 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7.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

大多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如满江红(水中)、肾蕨、卷柏、桫椤等。 8.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

(1)有根、茎、叶的分化,有简单的输导组织。 (2)靠孢子繁殖后代。 9.蕨类植物对人类的作用有哪些? (1)蕨类植物与煤的形成有关。 (2)可食用或药用或观赏。 (3)可做优良的绿肥和饲料等。

10.种子植物的特征有哪些?

(1)个体一般比较高大,根、茎、叶内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2)用种子繁殖

11.(考点2)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异同点有哪些? 相同点:都能形成种子。

不同点:裸子植物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实。如油松、银杏等 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如玉米、大豆等

【巩固提高】

1、(1)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孢子生殖。(2)藻类植物:结构简单,大多为单细胞个体;生活在水中或阴暗潮湿的陆地;孢子生殖。(3)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叶,而且分化出了能运输水分和养料的输导组织,体型较大,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较强;孢子生殖。(4)裸子植物:根、茎、叶内都有发达的输导组织,种子是裸露的;适于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种子植物。(5)被子植物:

具有真正的花和果实,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是生物圈中适应性最强、种类最多、分布极为广泛的植物类群;种子生殖。 2、★(1)

(2)赤潮是海水中的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引起的。藻类植物是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为大气提供了90%的氧气。

3、大多数蕨类植物适合生活在陆地上阴暗潮湿的地方。因此,如果家中种养盆栽蕨类,应放置在背阴的地方,还要经常浇水。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知识点】

1.(考点1)蒸腾作用的验证实验:如图

(1)在一株健壮的绿色植物上选取两段枝叶 相似枝条,一段保留全部叶片,另一段 去掉全部叶片。

(2)将它们插入两个相同的盛有相同量 的水的锥形瓶里,并都将瓶的上口用塞子 塞严且密封。

(3)用两个塑料袋分别罩在两个枝条上 并用细绳将口扎紧。将植株放在阳光下照 射一段时间后,观察A、B塑料袋内壁各 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

A的塑料袋内壁上几乎无水珠出现;B的 塑料袋内壁上有很多水珠出现。 说明带叶的枝条进行了蒸腾作用。

2.什么是蒸腾作用?

水分以气体状态从生物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3.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本实验是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2)本实验中用的是双面刀片。

(3)切取薄片时要迅速一次切割,不能来回拉动。

4.(考点2

)叶的显微结构主要包括哪三部分?各有什么特点和功能?

(1)表皮——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有气孔(上表皮少,下表皮多),属于保 护组织。

(2)叶肉——细胞内有叶绿体。属于营养组织。

上层为栅栏组织,叶绿体多。下层为海绵组织,叶绿体少。 (3)叶脉——有支持和输导的作用。内有导管和筛管两种通道。

5.什么是气孔?

表皮有成对的半月形细胞——保卫细胞,保卫细胞内有叶绿体。一对保卫细胞之间的空隙叫做气孔。 6.(考点3)气孔有什么作用? 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7.(考点4)气孔的开闭是如何受保卫细胞调控的?

保卫细胞的细胞壁厚度不均,靠近气孔腔的一侧壁厚,不易伸展;远离气孔腔的一侧壁薄,容易伸展。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反之,气孔就关闭。

8.(考点5)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和空气流动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9.(考点6)蒸腾作用对植物体本身的意义是什么? (1)促进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2)促进水分和无机盐从根部输送到茎、叶等器官 (3)能使植物体有效的散热,降低叶片的温度。

【巩固提高】

1、★去掉一部分枝和叶;尽量在傍晚或阴天移栽;给移栽的植物遮阴;气温高时对叶片喷雾;多带土、少伤根等;早晚浇足水,不施肥或少施肥。 2、★(1)

(2)7:00-14:00,随着气温的升高和光照的增强,植物的蒸腾作用逐渐加强;15:00-24:00,随着温度的降低和光照的减弱,蒸腾作用会逐渐降低。结论:植物体的蒸腾作用受温度和光照影响。

★甲装置更合理。因为该实验是用来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的,塑料袋只需要包裹植物的茎和叶。乙装置中的塑料袋将花盆也罩起来,土壤中蒸发的水分和植物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混合在一起,干扰了实验结果。

第三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知识点】

1.(考点1)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过程是怎样的?该实验最终的实验现象是什么?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1)过程:暗处理→选叶遮光→酒精脱色→清水漂洗→滴加碘液→冲洗观察。 (2)实验现象:叶片见光的部分变蓝,遮光部分不变蓝,仍为黄白色。 (3)实验结论: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和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考点2)针对“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几个问题:

(1)若将银边天竺葵(银边内没有叶绿体)作上述处理,实验现象是怎样的?得出什么结论? 银边部分不变蓝,绿色部分变蓝色,证明光合作用必须在有叶绿体的部分才能进行。 (2)把天竺葵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的目的是什么? 运走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3)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的目的是什么? 做对照实验

(4)把叶片放在盛酒精的小烧杯中加热的目的是什么 ? 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5)酒精脱色时为什么要水浴加热? 酒精是易燃物,不能直接加热。

(6)为什么要给绿叶脱色?

使叶片褪色,避免叶片绿色干扰碘液滴到叶片上的现象观察。

(7)实验中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蓝,说明了什么? 叶片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

(8)在实验中,叶片见光部分产生淀粉,而遮光部分没有产生淀粉,说明了什么?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3.(考点3)“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中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玻璃管内,会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1)实验现象:快要熄灭的细木条立刻猛烈的燃烧起来。 带火星的细木条迅速复燃。

(2)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了氧气。

4.探究叶绿素形成的条件的实验说明什么?(可用大蒜或韭菜做材料) 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

5.(考点4)海尔蒙特的实验证明柳树增重的物质是什么?他的考虑全面吗? (1)他认为柳树增重的物质是水。

(2)不全面。他没有考虑到柳树同时生活在空气中,它可能需要空气中的某种气体。 6.(考点5)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实验。

甲装置中装的是碳酸氢钠溶液(可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乙装置中装的是清水。在玻璃管的同一位置做上标记。实验开始,两装置中的液面高度相同,把甲、乙两装置放在同样的光照处。 (1)实验中的碳酸氢钠的作用是什么? 为金鱼藻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

(2)该实验会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甲、乙两装臵试管中有气泡产生;两试管中的液面会下降,且甲装臵液面下降到标记处所用的时间短。 (3)设置甲乙两套装置的目的是什么? 作对照,乙装臵起到对照作用。 (4)该实验说明什么?

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7.(考点6)什么是光合作用?其表达式是怎样的?

(1)定义:绿色植物利用光能,通过叶绿体,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2)表达式: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 氧气

(3)光合作用的条件:光 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场所:叶绿体 产物:淀粉和氧气

8.(考点7)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有哪些?

间作套种、合理密植。大棚里还可以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增施有机肥。

【巩固提高】

1、(1)绿色部分变成黄白色。(2)A处不变蓝是因为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B处不变蓝是因为缺乏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产生淀粉。(3)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4)目的是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2、(1)播种量为120千克/公顷时,普通小麦的产量最高。(2)播种密度过大,作物的叶片互相遮挡,下面的叶片得不到充足的光照,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效率,造成作物的产量下降;播种密度过小,光合作用产物的总量低,同样造成作物的产量下降。(3)行正则利于通风,通风能使作物周围有充足的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原料。 3、通风或施加气肥(二氧化碳气体肥料),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并延长光照时间,调节大棚温度等。

第四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知识点】 1.(考点1)“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实验中:

(1)四个保温杯的温度计度数都一样吗?说明什么?

不一样。甲、乙两瓶内的温度计的度数会升高,丙、丁两瓶内的度数不变。 说明:正在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了能量。

(2)24小时后观察,蜡烛在甲、丙中的燃烧情况,会观察到什么现象?该现象说明什么? 现象:甲瓶中燃烧的蜡烛立即熄灭。丙中燃烧的蜡烛仍然燃烧。 说明:正在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3)将乙、丁装置分别进行如下操作:

实验开始时阀门是关闭的。过段时间以后,往瓶内注入清水,打开阀门,使瓶内的气体进入有澄清石灰

水的试管中。会观察到乙、丁装置相连的试管中各有什么现象发生?该现象说明了什么? 现象:乙装臵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丁装臵中澄清石灰水无变化。 说明:呼吸作用能释放出二氧化碳。

2.(考点2)什么是呼吸作用?表达式是什么?

(4) 定义:细胞内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5)(2)表达式:有机物(储存能量)+ 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3.(考点3)呼吸作用的意义?

释放出能量,一部分转变成热量散放出去。其余部分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主要的)。 4.(考点4)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所有活细胞中的线粒体。

5.(考点5)影响呼吸作用的两个主要因素是什么? 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6.(考点7)呼吸作用的应用。

(1)田间松土,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2)及时排涝,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3)新收获的粮食要及时晒干,避免种子呼吸作用强,使种子霉烂。 (4)水果、蔬菜放入冰箱,降低呼吸作用强度。

【巩固提高】

1、粗糙的瓦盆更有利于花卉的生长,因为瓦盆比瓷盆透气,更有利于根的呼吸。在养花过程中,我们还应注意及时浇水、松土、除虫,保持适宜的光照和温度等。 3、(1)再设置一组相同的装置,将装置内小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为等量的清水,其他条件均相同,与原装置形成对照。(2)应将实验装置放在暗处,这样可以避免光合作用将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吸收,影响实验效果。(3)实验过程中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是为了使培养液中有充足的氧气,保障玉米根正常呼吸。

第五节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知识点】

1.(考点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绿色的能量转换器 (2)自动的空气净化器 (3)天然的蓄水池

(4)防风固沙、减少噪音、为动物提供栖息场所

2.为什么说绿色植物是绿色的能量转换器?

(1)绿色植物能够吸收太阳光能,并通过光合作用将它转化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2)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从而获取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3)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成分。

3.为什么说绿色植物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

(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气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 (2)悬铃木能够分泌抗生素,杀灭空气中的病原菌。

(3)柳杉可以吸收二氧化硫。 (4)山毛榉可阻滞和吸附灰尘。

4.下图为普罗斯特勒实验的过程及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

实验结论: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浑浊的空气

5.(考点6)为什么说绿色植物是天然的蓄水池?

(1)绿色植物维护生物圈中水的循环和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2)在降雨过程中,绿色植物可以减缓雨水对陆地的冲刷,使更多的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3)绿色植物的根系和枯枝落叶对地面土壤有很好的固定和保护作用。

(4)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量,从而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6.自然界的水循环。

(1)海洋水和陆地水蒸发以及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发出的水分在空中形成云。 (2)通过降雨返回地表或海洋。

(3)一部分地表水渗入地下,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有一部分径流入海洋。 (4)循环往复,形成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巩固提高】

1、人类对植被乱砍滥伐,导致洪水泛滥、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因此人类应该按照生态规律办事,保护生物的栖息地,大力植树造林,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

2、略。3、绿色植物既可以遮阴、通过蒸腾作用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又能美化环境,所以可以再室内养花、室外植树、房顶栽培植物等,既能让环境自然降温,又能美化、保护环境。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知识点】

1.(考点1)无脊椎动物和有脊椎动物的区别? 主要区别:身体背部有无脊柱。(脊柱是由脊椎骨组成的) 无脊椎动物:身体背部没有脊柱。 脊椎动物:身体背部有脊柱。

2.(考点2)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有哪些?他们的主要特征又是怎样的? (1)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1)生活环境:水草茂盛的清洁淡水中。 (2)水螅的结构(如图) 用触手捕获食物。 (3)生殖方式:

?主要:出芽生殖。属于无性生殖。 ?食物较少、水温较低时,有性生殖。

4.(考点3)环节动物代表动物——蚯蚓? (1)与运动相适应的结构:肌肉和刚毛。

(2)蚯蚓体壁的特点是:湿润。 功能是: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完成呼吸。 (3)判断前后端的方法:环带靠近身体前端

5.什么是蠕虫动物?哪些动物属于蠕虫动物?

蠕虫借由身体的肌肉收缩而作蠕形运动,故通称为蠕虫动物。包括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6.(考点4)节肢动物代表动物——蝗虫?

(1)蝗虫的结构:

(2)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的相似点是:都由体节构成。 (3)蝗虫的足、翅、触角各有何特点来适应环境? 足:三对足,后足发达,适于跳跃。 翅:两对翅,适于飞行。

触角:触角分节,有触觉和嗅觉功能。

(4)气门的作用:气体进出蝗虫身体的门户。不是呼吸器官。呼吸器官是:气管。 气门主要分布在胸部和腹部。

7.节肢动物包括哪几个纲?举例说明。

(1)昆虫纲:蜜蜂、蜻蜓、蝗虫。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2)甲壳纲:蟹、虾。低等身体分头部和躯干部两部分,高等身体分三部分。 (3)蛛形纲:蜘蛛、蝎子。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

(4)多足纲:蜈蚣。身体分三部分。

8.(考点5)节肢动物外骨骼有什么作用?

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更加适应陆地生活。

【巩固提高】

1、雨后,土壤中因积水而缺少氧气,蚯蚓呼吸受阻,它们会到地面进行呼吸。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土壤能使它们的体壁始终保持湿润,正常呼吸。如果暴露在土壤以外,蚯蚓因体表干燥无法呼吸而死亡。

2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涡虫腔肠动物身体圆柱形,有口无肛门

环节动物 沙蚕线形动物

螳螂软体动物

3、节肢动物身体分部,躯体、足和触角均分节,使其运动更灵活,活动范围更大;体表有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

第二节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知识点】

1.(考点1)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有哪些?

变温动物: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恒温动物:鸟类、哺乳类。体温不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意义:减少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扩大了生存的空间和范围。

2.(考点2)以鲫鱼为例,说明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有哪些? (6)体色:背深腹浅。保护色。不易让水上和水下的敌害发现。 (7)体型:呈梭形。有利于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8)鳞片:呈覆瓦状排列,能分泌黏液,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9)运动:用鳍游泳。鳍是鱼的运动器官。游泳的动力由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提供。 (10)呼吸:用鳃呼吸。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的主要结构是鳃丝,能利用水中的氧气。 (11)侧线:有感知水流方向和水压的作用。身体两侧各有一条。 3.鱼口与鳃盖交替张合,在鱼的水生生活中起什么作用?

水由口流进,由鳃盖流出,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气进入鳃丝内的毛细血管,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 4.(考点3)鱼鳍的作用?

(1)胸鳍和腹鳍:有维持身体左右方向平衡的作用。胸鳍还有转换方向的作用。 (2)背鳍:有维持身体竖直方向平衡的作用。

(3)尾鳍:能够产生前进的动力和决定运动的方向。 (4)臀鳍:起协调作用。

5.四大家鱼有哪些?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6.(考点4)两栖动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有哪些?

(1)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生活在水中,又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裸露且湿润,能够辅助呼吸。如:青蛙、蟾蜍、大鲵、蝾螈。 (2)体外受精,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7.(考点5)爬行动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有哪些?

(1)皮肤干燥、厚实,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陆地上产卵 ,其卵有坚韧的卵壳,是真正摆脱对水的依赖而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成体既可以生活在水中,又可以生活在陆地上。如:

蛇、龟、变色龙、鳄鱼。 (2)体内受精,有性生殖。

8.鸟类飞行生活对鸟类有什么意义?

飞行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避敌和繁育后代。

9.(考点6)以家鸽为例,说明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有哪些? (1)体形: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的阻力。 (2)前肢变成翼,具有飞翔的能力。

(3)体表被覆羽毛。正羽有利于飞行,绒羽有助于保温。 (4)胸骨发达(形成龙骨突),附着发达的胸肌,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 (5)骨一般薄,大都是中空的。骨既轻又坚固,有利于飞行。 (6)飞行时进行双重呼吸,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 (7)直肠极短,粪便在体内不能贮存,减轻体重。 10.(考点7)什么是双重呼吸?有什么意义?

(1)双重呼吸:鸟类在飞行的过程中,空气两次经过肺,并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靠气囊来协助完成。

(2)意义: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可以供给鸟类飞行时充足的氧气。 (3)只在飞行时进行;两次气体交换都是在肺中进行的;鸟类特有的。 11.(考点8)鸟类的消化系统有哪些特点?

(1)口中没有牙齿,依靠角质喙啄取食物,取食快。 (2)嗉囊:暂时贮存和软化食物。 (3)肌胃(又称砂囊):磨碎食物,初步消化。 (4)腺胃:分泌胃酸,消化食物。 (5)小肠:彻底消化。

(6)直肠:极短,及时排便,减轻体重 (7)粪便经过泄殖腔排出体外。

12.(考点9)哺乳动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 结构和生理特征有哪些?

(1)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

(2)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的主要特点。意义: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3)体内有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用肺呼吸。 (4)牙齿分化。

门齿能够切断食物。 臼齿能够磨碎食物。 犬齿能够撕碎食物。

(5)草食性哺乳动物的盲肠粗大。 适于消化植物性食物中的植物纤维。 (6)有发达的神经系统。 能够适应复杂的环境。

(7)体温恒定。

13.(补充)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方法有哪些? (1)捆扎鱼鳍(最佳方案)。既不会对鱼造成伤害,又能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逐一对不同鱼鳍的作用进行观察。

注意:用纱布最好。捆扎时不要过于用力,动作要轻缓,以免使鱼受伤。

6.(考点5)举例说明运动系统是如何产生运动的?

(1)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就会收缩,并产生一定的拉力,牵动骨围绕着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运动。

(2)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两组肌肉(3)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自然下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提取重物: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 7.(考点7)在一个动作的完成过程中,运动系统与其他系统有什么关系?

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骼肌、骨和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

8.人体主要的关节。

【巩固提高】

1、不对。屈肘(或屈腿)时,屈肌肌群收缩,而伸肌肌群舒张,肌肉的收缩和

舒张都是在运动。2.在运动过程中,关节起到支点的作用。关节由关节囊、关节面、关节腔组成。关节的关节囊和韧带使关节更牢固,关节头的关节软骨内的滑液使关节更灵活。 3.利用木板、松紧带和螺丝听制作的模型如下图

:

第四节 动物的行为

【知识点】

1.动物行为可以分为哪几种?

(1)根据行为的目的分: 有觅食、攻击、防御、繁殖、迁徙等行为。 (2)根据获得途径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考点2)比较说明什么是先天性行为?什么是学习行为?这两种行为对维持动物生存有什么意义? (1)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行为。

比如:母鸡孵卵;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喂养金鱼;刚出生的小羊寻找母乳

(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比如:黑猩猩摘高处的香蕉;蚯蚓走迷宫;幼小的黑猩猩用树枝从洞穴中取白蚁;动物绕道取食。 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也越复杂。

(3)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关系: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 (4)意义:先天性行为是维持动物生存最基本的行为

学习行为更有利于动物适应多变的环境,更好的生存和繁衍。

3.(考点3)什么是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有哪些特征?

(1)营群体生活的动物,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这样的行为称为社会行为。

(2)社会行为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

4.(考点4)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的信息交流方式有哪些?信息交流对动物来说有什么意义? (1)运用动物的声音、形体姿态、动作、气味来传递信息。 (2)信息交流的意义:?有利于觅食(如蜜蜂的舞蹈);

?有利于逃避敌害(如黑长尾猴的叫声);

?有利于繁殖后代(如蝶蛾类昆虫的雌蛾分泌的性外激素能吸引雄蛾) 5.人类为什么要研究动物行为? 使人和动物在生物圈中和谐发展。 【巩固提高】

2.马戏团的黑熊能表演节目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属于学习行为。 3. (1)山雀偶然打开奶瓶就喝,这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2)其他山雀也用同样的方式偷喝牛奶属于学习行为。

第五节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知识点】

1.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有哪些?

(1)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能够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2)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3)动物对维持生物圈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相对稳定起着重要作用。所以直接或间接地起到维持其他生物的生存和稳定作用。

2.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有哪些? (1)生物农药防治。

(2)天敌防治。捕食性天敌:草蛉、瓢虫、蜘蛛、青蛙、蟾蜍、食虫益鸟等。

寄生性天敌:寄生蜂、寄生蝇等。

(3)昆虫激素防治。用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或类似物(称性引诱剂)来防治害虫。

【巩固提高】

1.(1)黄牛以牧草为食。其粪便覆盖在牧草上面。影响牧草的光合作用和生长。(2)蜣螂以粪便为食,可将牛的粪便滚成团并埋在地下,使牧草正常生长,同时为牧草提供肥料。

2.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调查:与人类的关系,与植物的关系,促进物质循环的作用,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第一节 病毒

【知识点】

1.(考点1)病毒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

(1)病毒的形态:形体极其微小,比细菌小的得多,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他的结构形态。有球状、杆状、蝌蚪状等。

(2)病毒的结构:结构简单,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两部分组成。

2.(考点2)病毒的生活方式和繁殖方式分别是怎样的?

(1)生活方式:只能营寄生生活。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生活。 (2)繁殖方式:病毒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

3.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病毒可以分为哪几类?

(1)动物病毒: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的细胞里。如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禽流感病毒、SARS相关冠状病毒等。

(2)植物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如烟草花叶病毒、郁金香碎色病毒、水稻矮缩病毒。 (3)细菌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又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病毒。 5.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1)危害:引起疾病。如非典、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鸡瘟、口蹄疫、水稻矮缩病等。

(2)益处:?利用细菌病毒可以治疗一些细菌性疾病。如烧伤病人用绿脓杆菌噬菌体杀死绿脓杆菌。?研制疫苗。如乙肝疫苗。?用动物病毒防治农业害虫。如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制成的杀虫剂能有效防治棉铃虫。

【巩固提高】

1.在外界环境中呈结晶体的病毒也是生物。这种呈结晶体的病毒具有烟草花叶病

毒的全部感染特性,说明这种结晶体进入烟草细胞后能增殖后代,着是生物的基本持征。2.可能会搜集到下面的资料:(1)使人和动植物致病的病毒:引起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甲型肝炎病毒(HAV)、鸡瘟病毒、禽流感病毒、(2)益处:大多数是有益的。?帮助人体抵御病菌的侵入(如大肠杆菌)?帮助消化(如乳酸杆菌)

?合成营养物质供人体利用(如双歧杆菌)?其他(如甲烷细菌生产沼气、苏云金杆菌制造生物杀虫剂) 【巩固提高】

1、★★★(1)AB段营养物质丰富、空间充足,细菌繁殖迅速,数量增加明显。(2)BC段营养物质被消耗,分裂速度减缓,新增个体与死亡个体达到平衡,活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2、(1)乙,设置了对照实验,而且实验变量唯一。(2)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于无菌培养基中的有机物。(3)细菌生长繁殖需要温暖、湿润、有机物丰富的环境,28℃是比较适宜的温度。

第三节 真菌

水稻黄矮病毒等。(2)利用病毒制造疫苗、预防疾病:流感疫苗、乙肝疫苗、腮腺

炎疫苗、狂犬病疫苗等。(3)病毒可以作为特效杀虫剂:利用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既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又对人畜健康和环境无害。(4)噬菌沐可以作为防治某些疾病的特效药。例如,烧伤病人在患处涂抹绿脓杆菌噬菌体稀释液。(5)基因工程方面:噬菌体应用于转基因、基因治疗等方面。

第二节 细菌

【知识点】

1.(考点1)细菌的形态有哪几种?结构是怎样的?

(1)形态:只有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细菌基本形态由三种:球状、杆状、螺旋状。

(2)结构:都是单细胞生物。

细菌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 但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 有的细菌有荚膜、鞭毛等特殊结构。 ——荚膜:对细菌有保护作用。

——鞭毛:能够转动,可以帮助细菌运动。

细菌结构示意图

2.(考点2)细菌的营养方式(同化作用)、繁殖方式分别是怎样的? (1)营养方式:大多数进行异养生活。异养生活又分为寄生和腐生两类。 寄生:从活的生物体内吸取有机物。

腐生:从动物的尸体、粪便或植物的残枝败叶吸取有机物。 (2)繁殖方式:分裂繁殖。

3.根据细菌的呼吸作用(异化作用)不同,可以将生物分为哪几类?

1)需氧菌:在有氧的条件下才能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如结核分枝杆菌。 2)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如破伤风杆菌。

3)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无氧的条件下都能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如大肠杆菌。

4.(考点3)芽孢是细菌的生殖细胞吗? (1)不是。(2)芽孢:当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生长时,有些细菌能够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 (3)特性:?芽孢对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可以生存十几年。?芽孢又小又轻,能随风四处飘散,落在适宜的环境中,又能萌发成新的个体。?一个芽孢只能萌发成一个细菌,所以芽孢不是生殖细胞。

5.细菌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1)危害:使人患病或使食物腐败。

【知识点】

2.(考点1)真菌的形态有哪几种?结构是怎样的? (1)形态:少数为单细胞个体。如酵母菌。

大多为分枝的丝状体,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如霉菌和蘑菇等。

酵母菌 (2)结构:都有2.(考点2)真菌的营养方式(同化作用)、繁殖方式分别是怎样的? (1)营养方式:异养生活。异养生活又分为寄生和腐生两类。

(2)繁殖方式:多数真菌是孢子生殖。 酵母菌主要通过出芽生殖,环境不适宜时进行‘;。 3.真菌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1)危害:使人患病或使食物腐败。

(2)益处:大多数是有益的。如平菇可以食用。青霉菌可生产青霉素。 4.(考点3)列表比较病毒、细菌和真菌的异同?(巩固提高1)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园林史名词解释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 上一篇:初一生物一二单元复习提纲
  • 下一篇: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及巩固提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