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1-26题,每题2分,共52分)
1.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哪位思想家对自己一生的概括?
A.孔子 B.孟子 C.荀子D.老子
2. 司马光在《涑水家书议》中说:“凡为人子者,毋得蓄私财。俸禄及田宅收入,尽归之父母,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假(借),不敢私与。”限制子女经济权的目的是
A.维护嫡长子继承制B.维护封建小农经济
C.教育子女勤俭持家D.维护纲常伦理秩序
3.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等表达的是对中国戏曲形象生动地描述。这种描述反映中国古代戏曲的特点是
A.动作程式化B.场景虚拟化 C.人物脸谱化 D.语言音乐化
4.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经典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这表明当时
A.“中学西传”与“西学东渐”客观并存 B.传教士为中国的自然科学注入新的生机
C.儒家经典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重要武器 D.“相互的启蒙”推动中西文明转型进步
5.新浪潮电影产生于1958年的法国,一经出现即风靡全球。这类电影刻意描绘现代都市人的处境、心理与爱情,主张即兴创作,大多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这种现象反映了人们
A.对“理性王国”的失望B.对社会问题的典型再现与剖析
C.对时代的困惑和迷茫D.对工业化带来的精神满足
6. 薄伽丘的《十日谈》因充满“可怕的人欲”而为教会所不容,该书所反映的人文主义的内涵是
A.批判古典主义
C.讴歌自然的人性 B.追求伦理道德D.反对专制王权
7.观察下图,据图可以得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 B.实用性技术应用性强
C.科学观察、实验的研究方法 D.重视经验综合,轻视理论研究
8.孙中山将其民权思想用“天下为公”四字概括,其核心内容为“民有、民治、民享”,这一思想
A.与儒家大同思想并无二致B.与卢梭政治思想相类似
C.与孟德斯鸠分权思想接近 D.深受伏尔泰思想影响
9.近代有学者认为,“若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则都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按之皆有文法??凡京津之稗贩,均可用为教授矣”。这一言论意在
A.推广民间俚语
C.否定外来文化 B.提倡文言文复兴 D.抵制白话文运动
10.西汉中期,人们发明了犁壁。犁壁在使用时,可以把土按一定的方向翻到,并能同时完成翻土、灭茬、开沟、起垄等工序。犁壁的发明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农业
A.自给自足的特征 B.精耕细作的特征
C.脆弱性的特征 D.男耕女织的特征
11.中科院自然科学所研究员宋正海认为,即使郑和航海到达西欧,今日世界历史格局也不会有根本性不同。下列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中国是小农经济和专制制度B.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
C.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 D.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12.宋初,民户需轮流充当州县差役。后改由州县官府自行出钱雇人应役,由民户按户等高低分摊相应的雇人费用。这一政策的调整
A.改变了服役主体资格 B.产生了新型生产关系
C.改善了国富民穷状况 D.保证了小农生产稳定
13.明代后期,有学者谓:江南一带,以前“四民各有定业,百姓安于农亩,无有他志??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这一现象反映了
A.士、农、工、商结构被彻底打破 B.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C.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人们的观念 D.政府放弃抑商政策
14.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
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15. 阅读下表,表格数据反映了当时中国工业资本中官营资本与私营资本的产值(1920—1936年)
A.国内政策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B.官营资本迅速膨胀
C.民营资本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 D.政府弱化经济控制
16.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记载“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据此可以推知当时中国
A.小农经济逐渐瓦解 B.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C.不受外国经济的冲击
D.经济结构没有出现变动
17.旗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其社会原因是
A.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 B.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
C.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 D.民国建立以来,人们思想观念变化
18.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为“探索的时代”“发现的时代”“扩张的时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世界孤立状态 B.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广泛传播 D.引发英国的殖民扩张
19.某同学在学习时养成了搜集图片解读历史现象的好习惯。据下列图片,他研究的主题最可能是
A.西方文明的兴起 B.工业文明的扩展
C.世界市场的出现 D.逐步缩小的世界
20. 下表是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英国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情况统计表。(注:当时资本输出的利润率是商品输出的5 倍左右)
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英国 A.经济指导思想的转变 B.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
C.经济扩张方式的调整 D.世界工厂地位的动摇
21. 某班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列出的研究提纲。该研究的主题应是
奠基与立国 扩张与起飞
1607—1789 1789—1865 重建与发达 1865—1930 危机与兴盛 1930—1945
A.英国殖民帝国的兴衰 B.法国近代政治的演变
C.德意志的统一与强盛 D.美国的崛起与繁荣
22.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1906年,支持国会通过《赫本法案》,授权州际贸易委员会设置铁路运费上限,推动国会通过《肉类产品监督法案》,对养畜和肉类加工进行稽查和实施强制卫生标准。这反映当时美国
A.整顿社会经济秩序 B.放弃自由经济政策
C.市场经济功能失效 D.探索出经济发展新模式
23.苏联问题专家郑异凡指出:“俄文本身并无‘余粮’的意思,而是指征收(摊派)粮食。所谓余粮实际上由国家和军队的需要确定,国家先确定所需要粮食数量,然后分配给各省、县和村。”据此作者认为
A.“余粮”指农民口粮之外的多余粮食 B.政府“征收”考虑了农民的基本生活
C.政府“征收”措施在苏俄一直延续 D.政府“征收”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24. 1932—1933年,苏联在国内出现严重饥荒的情况下仍然向国际市场出售了281万吨粮食。这样
做的目的或后果是
A.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B.为了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有助于缓解当时国际上粮食短缺状况 D.实际上有利于国际关系趋向缓和
25.据统计,1965年,美国最大的100家工业公司中,家族控制的占36%,经理控制的占64%。推动这一现象出现的因素是
A. 政府打击私人垄断资本 B.“经营者革命”的实施
C.“人民资本主义”的影响 D.“新中间阶层”的出现
26.读“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下列对1958、1963、1973、1978年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的分析,正确的是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